八位胎藏

【八位胎藏】 八位胎藏:指在母胎中形成小兒之八個時期。又作胎藏八位。(一)羯羅藍位(梵kalala ),譯作凝滑。指受胎後之七日間。(二)遏部曇位(梵arbuda ),譯作皰。指受胎後之二七日,此時其形如瘡皰。(三)閉屍位(梵pes/i^ ),譯作聚血或軟肉。受胎後之三七日,其狀如聚血。(四)鍵南位(梵ghana ),譯作凝厚。受胎後之四七日,其形漸漸堅固,有身、意二根,然未具眼、耳、鼻、舌四根。(五)缽羅賒佉位(梵pras/a^kha^),受胎後之五七日,肉團增長,始現四肢及身軀之相。(六)發毛爪位,受胎後之六七日,已生毛髮指爪。(七)根位,受胎後之七七日,眼、耳、鼻、舌四根圓滿具備。(八)形位,受胎至八七日以後,形相完備。

一、受胎後七日間,叫做羯羅藍,華譯為凝滑。二、受胎十四日後,形狀如瘡疤,叫做額部曇,華譯為□。三、受胎後二十一日,其狀如聚血,叫做閉屍,華譯為聚血或軟肉。四、受胎後二十八日,漸漸堅固,有身意二根,但還沒有眼耳鼻舌之四根,叫做健南,華譯為凝厚。五、受胎後三十五日,肉團漸漸增長,四肢與身分之相貌也開始顯現,叫做缽羅奢□。六、受胎後四十二日,毛髮爪齒逐漸生長,叫做毛髮爪齒位。七、受胎後四十九日,眼耳鼻舌等四根已經俱備,叫做根位。八、受胎後五十六日,在胎藏中,形相完備,叫做形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