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八仙戲,民間百姓稱“打八仙”、“八仙慶壽”,溫州一帶藝人統稱之為“八仙”。
“八仙”是一種吉祥小戲,也是在正戲開演之前演出的摺子小戲,分“大八仙”和“小八仙”。蒼南縣在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和民族民間藝術普查中,發現龍港鎮戲劇協會主席高福玉先生保存了15套“八仙”劇本,其中“大八仙”有《三張桌》(又名文武會)、《天官八仙》、《七星八仙》、《賜福》、《上壽》、《獅子鶴八仙》、《拾福》、《堆仙》(又名《奉蟠桃》)等劇目;“小八仙”有《萬道金光》、《三星》、《抬壽》、《富貴長春》、《一文錢》、《上台盤》、《送子》等劇目。
不論“大八仙”還是“小八仙”,八仙戲的形式皆為神仙聚會,亦唱亦舞,主要內容是祈求賜福、慶壽、加官、送子、魁星點斗、財神進寶等。演出此類小戲,主要是為了祈求平安吉祥、生意興旺、五穀豐登、六畜興旺等。舊時凡遇廟會、修祠、圓譜等活動,或者地方上有喜慶之事,必打“八仙”,而戲曲演出團體如不會“打八仙”,就無人下訂單請戲。為此,演出團體對此頗為重視,任何班社招收藝徒學藝,首先要學會“打八仙”中的跳加官。
八仙戲的淵源
八仙戲源於宋元雜劇和南戲,莊一拂《古典戲曲存目匯考》中稱:“宋官本雜劇,即有《宴瑤池爨》。”元陶宗儀《南村輟耕錄·院本名目》中載有《瑤池會》、《蟠桃會》、《八仙會》、《王母祝壽》等多種名錄,元鍾嗣成亦著有《宴瑤池王母蟠桃會》。明朱有燉著有《新編福祿壽仙官慶會》、《群仙慶壽蟠桃會》、《新編瑤池會八仙慶壽》等。刻於明代的一本戲劇和散曲合集《風月錦囊》(在我國失傳已久、但在西班牙埃斯科里亞爾的聖洛倫索皇家圖書館保存著一種重刊本)第二十卷保存著朱有燉的《八仙慶壽》。清無名氏選編的《千家合錦》也選錄了明傳奇《長生記》中的《八仙慶壽》一出。明代教坊編演的群仙慶壽劇中,有《眾群仙慶賞蟠桃會》、《祝聖壽金母獻蟠桃》等劇目。日本的古典戲劇“能樂”劇本《謠曲》中,也保存著《西王母》、《東方朔》等劇目。
此外,在明清小說中常有演出“八仙”戲的描述:《水滸傳》第八十二回《梁山泊分金大買市宋公明全伙受招安》中,描述梁山好漢受招安後,皇帝大宴梁山好漢時,教坊司、禮樂司出演八仙慶壽的情景。明末小說《鼓掌絕塵》第三十九回中,描述五月十三日關聖生辰時,在三義廟正殿前搭戲台演戲,當正戲《千金記》開演前則先演了《八仙慶壽》。清乾隆年間進士趙翼《檐曝雜記》卷一“大戲”條中有一段文字:“……有時鬼神畢集,面具千百,無一相肖者,神仙將出先有道童十二三歲者作隊出場,繼有十五六歲、十七八歲者,每隊各數十人,長短一律,無分寸參差。舉此則其他可知也,又按六十甲子,扮壽星六十人,後增至一百二十人,又有八仙來慶賀,攜帶道童不計其數……”記述的便是“八仙慶壽”的內容。
現狀
如今浙南一帶流傳的“八仙”戲與宋、元時期的“八仙”戲有淵源關係,但兩者之間有所不同。宋、元時期的“八仙”戲表現的是“神仙道化”和“隱居樂道”內容。到了明初,《蟠桃會》、《八仙慶壽》、《仙官慶會》等戲,則主要表現神仙慶壽和獻瑞、驅邪,成為歌舞昇平的吉祥戲了。從蒼南得以保存的“八仙”劇本看,角色上仍沿用南戲的“生、旦、淨、醜、外、末、貼”七種,但劇本本身幾乎看不出有何故事情節和戲劇衝突,僅是一種展演式的短本。從蒼南現仍在表演的“打八仙”形式來看,內容上雖表現了西王母慶壽的熱鬧場面,但僅是一種熱鬧的吉祥戲,借其熱鬧的排場來烘托節令氣氛,兼具祈福除煞的內容。特別是“八仙”中的“大八仙”,場面盛大,氣氛異常熱烈,需劇團的全班人馬上場,也有向觀眾亮行頭、亮角色、亮實力的作用。可見現仍在演出的“八仙”是從明代以後開始演變的吉祥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