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論起家

兩論起家

1960年4月10日,大慶石油會戰一開始,大慶會戰領導小組以石油部機關黨委的名義作出了《關於學習毛澤東同志所著《實踐論》和《矛盾論》的決定,油田廣大職工通過學習”兩論“,認識大慶油田的具體實際和開發建設的規律,分析和解決了會戰中遇到的各種問題。

綜合概況

1960年4月10日,大慶石油會戰一開始,大慶會戰領導小組以石油部機關黨委的名義作出了《關於學習毛澤東同志所著《實踐論》和《矛盾論》的決定,號召廣大職工學習毛澤東同志的《實踐論》和《矛盾論》及其他著作,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指導石油大會戰,用辯證唯物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認識油田規律,分析和解決會戰中遇到的各種問題。油田廣大職工通過學習”兩論“,認識了大慶油田的具體實際和開發建設的規律。廣大職工說,我們的會戰是靠“兩論”起家的。

大慶黨委通過30多年的學習和實踐,總結“兩論起家”有如下內容。調查研究是一切工作的第一步,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認識只有回到實踐中去,才能得到檢驗,才能糾正其錯誤或片面性;矛盾貫穿於事物發展過程的始終,正是矛盾推動事物的運動和發展;正確處理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的關係;誠心誠意地、卓有成效地依靠並調動民眾的智慧和力量;主觀和客觀,理論和實踐的統一,不是一次完成的,必須靠“兩分法”前進。

按石油生產規律,一個油田儲量采出程度達百分之四十、百分之五十,其高產穩產階段早已過去。然而,大慶油田一直堅持“兩論起家”的基本功,堅持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

事件詳情

大慶石油會戰是在困難的時候、困難的地區、困難的條件下打上去的。當時,我國國民經濟發生嚴重困難,石油工業的發展也面臨嚴峻的形勢。國民經濟發生嚴重困難的一個主要原因,是1958年開展的“大躍進”運動。全國大煉鋼鐵,大辦人民公社,想一下子進入共產主義。結果使國家和人民遭受重大損失。石油工業和全國各行各業一樣,也搞了大躍進,參加了大煉鋼鐵。那個時候,我國只有一個玉門石油工業基地,克拉瑪依油田正在勘探開發中,玉門油田的原油產量占全國天然原油產量的一半以上。大躍進的結果,玉門油田的自噴油井幾乎全部停噴,原油產量急劇下降。當時,集中石油系統的主要力量,在四川川中地區進行了石油會戰,但也未能達到預期效果。大慶石油會戰是在“大躍進”、“反右傾”給國民經濟發展造成嚴重困難的情況下開始的。

3月25日至27日,石油部黨組在哈爾濱召開了大慶會戰第二次籌備會議。康世恩主持了會議,唐克在會上做了關於4月份工作安排的報告。出席會議的除會戰領導小組成員外,還有有關石油企事業單位的領導。根據部黨組調整會戰部署的決定,會議著重討論了4月份工作,重新劃分了各單位會戰的區域。

會議確定4月份工作方針是:“全面完成準備工作,集中力量拿下薩爾圖油田,打響第一炮,迎接大會戰。”主要任務是全面完成會戰的準備工作,繼續調動隊伍,調整就位,大抓鑽機安裝和探井開鑽。要求完成20口探井,在薩爾圖探明一、二級含油麵積100平方公里,可供開採試驗的面積50平方公里。會議要求,在以薩爾圖——喇嘛甸為重點進行鑽探的同時,要加快杏樹崗的鑽探速度,不放鬆葡萄花、高台子、太平屯的工作。

這次會議還宣布了石油部黨組的決定:在石油部黨組領導下,由部機關黨委組成會戰期間黨的辦事機構,立即遷往會戰前線安達市辦公。余秋里兼任書記,吳星峰、雷震為副書記,也同時到達會戰前線辦公。

3月底,余秋里、康世恩來到會戰指揮機關臨時駐地——黑龍江省安達縣城。3月底至4月上旬,石油部機關黨委、各司局參加會戰的幹部和原駐吉林省長春市的松遼石油勘探局機關先後搬到安達,會戰領導機關正式辦公。這時,參加石油會戰的人員已達4萬人,其中總工程師、總地質師、大學教授、工程師和地質師等各類工程技術幹部達1000多人。同時,從全國各地運到大慶的各種器材、設備等物資已有幾十萬噸。開始,余秋里、康世恩等石油部領導住在原安達縣政府財政局的一棟兩層小辦公樓。會戰機關幹部和科研設計技術人員,有的住民房,有的住板房和帳篷。會戰一線隊伍住在老百姓臨時騰出的房子或者牛棚、馬廄里。

4月9日,余秋里主持召開了油田開發技術座談會。這是會戰領導小組組織的第一個大型會議。根據當時的勘探情況,初步確定的開發區是大慶長垣南部的葡萄花油田。這次油田技術座談會的一項主要內容,是討論這個油田的開發部署和方案。在會場裡,地質技術人員擺出了一張根據探井試油資料繪製的油田地質圖。按照當時的做法,探井試油的不同結果要以不同的顏色標在油田地質圖上,出油井標成紅點,出氣井標成黃點,出水井標成藍點。這樣,在這張油田地質圖上就出現了許多紅點點、黃點點和藍點點。由於當時探井試油工作做得比較粗糙,所取資料不夠齊全,不夠準確,油田地質圖上所標出的紅、黃、藍色的點很不規則。對這種情況地質技術人員也說不明白。

還在1959年12月的時候,東北協作區會議在哈爾濱召開,周恩來親自參加了會議。當時,石油部黨組正運籌著松遼石油大會戰。會議期間,余秋里、李人俊在向周恩來匯報工作時說,松遼石油勘探有新的發現,石油部準備組織一次會戰,迅速拿下油田。周恩來對此非常關切,對組織會戰表示同意。他預見到會戰將遇到種種風浪,重重困難,是一場大仗、惡仗。周恩來對余秋里等人講,要用毛澤東思想指導大會戰,用辯證唯物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分析、解決會戰中可能遇到的各種問題。

余秋里在石油部黨組會議上傳達了周恩來的這一指示。大家認為,總理的指示,為即將進行的石油會戰和大慶油田的開發建設指明了方向。毛澤東思想是中國革命和建設的指導思想,只有靠毛澤東思想,才能統一人們的認識和行動;只有運用辯證唯物主義這個有力的思想武器,才能正確地認識和解決矛盾,奪取會戰的勝利。

在會戰開始之後,面對著種種矛盾和重重困難,余秋里等會戰領導者想到了周恩來的指示。他們認為,面對錯綜複雜的各種矛盾和困難,從領導思想上不能就事論事,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必須透過現象看清本質,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主要矛盾解決了,其他問題就會迎刃而解。為此,他們決定組織全體會戰隊伍認真學習毛澤東的《實踐論》和《矛盾論》。

《實踐論》、《矛盾論》是毛澤東哲學思想的代表著作。會戰領導者認為,組織學習這兩本著作,不僅是當前開展石油會戰的實際需要,也是加強石油職工隊伍、幹部隊伍長遠建設的根本要求。余秋里說:“學習‘兩論’不能僅僅停留在一般號召上,要由黨的組織正式作出決定,對黨、團員和幹部、民眾提出明確的要求。”經過會戰指揮部主要領導成員集體討論,以石油部機關黨委的名義,於4月10日作出了《關於學習毛澤東同志所著〈實踐論〉和〈矛盾論〉的決定》。這是松遼石油會戰中的第一個決定,發表在4月13日會戰指揮部機關報《戰報》的創刊號上。

理論總結

1964年12月,周恩來總理在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大慶油田的建設,“是學習運用毛澤東思想的典範。用他們自己的話說,是‘兩論起家’,就是通過大學《實踐論》和《矛盾論》,用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去分析、研究、解決建設工作中的一系列問題”。石油工業部機關黨委(大慶會戰初期黨的臨時辦事機構)在石油會戰一開始,就旗幟鮮明地將“兩論”作為指導油田開發建設的思想武器、理論指南。石油工業部機關黨委於1960年4月10日作出的《關於學習毛澤東同志所著〈實踐論〉和〈矛盾論〉的決定》中指出:“在會戰中,把別人的經驗都學到手,但又不迷信別人的經驗,不迷信書本,我們要勇於實踐,發揚敢想、敢說、敢幹的風格,闖出自已的經驗。同時,我們在實踐中要不迷失方向,就要掌握馬列主義的理論武器,把實踐經驗上升到理論,包括正確認識油田規律,使我們的實踐具有更大的自覺性。”“部機關黨委決定立即組織全體共產黨員、共青團員和幹部學習毛澤東同志的《實踐論》和《矛盾論》,並號召非黨職工都來學習這兩個檔案,用這兩個檔案的立場、觀點、方法來組織我們大會戰的全部工作。”“掌握武器,勇於實踐,認識油田規律,這是我們學習的目的。”根據這一決定精神,廣大會戰職工認真學習“兩論”,努力掌握馬克思主義哲學這一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強大思想武器,努力清除唯心論和形上學的思想影響,逐步地認識大慶油田的具體實際和油田開發建設的規律,比較好地解決了會戰工作中的一系列問題。1974、1975、1978年,大慶黨委多次總結了“兩論”起家的實踐。主要包括:

①調查研究是一切工作的第一步,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油田找到了,但是油田有多大,油層有多厚,成條還是成塊,是個好油田還是壞油田等等,都要靠實踐,靠系統地、周密地進行調查研究,在占有大量的第一性資料的基礎上去認識。大慶廣大幹部、工人和科技人員,把高度的革命精神同嚴格的科學態度結合起來,狠抓第一性資料。從打一口井必須取全取準20項資料72個數據做起,取得了4.9萬米岩心、5萬多條測井曲線,分析了70多萬個岩樣、1000多個油層試油情況,進行了800多萬次化驗,3800多萬次地層對比。這樣,就比較客觀地搞清了油田多大、油層多厚,油層物理化學性質以及油層連通情況。原來,大慶油田下面存在著幾套油層,每一套又由若干個小層組成,每一小層的厚度,薄的只有幾十厘米,厚的有幾十米。還認識到,地下油層不是像想像的那樣整個連成一片,而是犬牙交錯,極為複雜。

②認識只有回到實踐中去,才能得到檢驗,才能糾正其錯誤或片面性。搞清了油田的地下情況,為制訂比較符合實際的油田開發方案提供了依據。方案是否正確,是否合乎實際,還要接受實踐的檢驗。油田開發遇到的第一個問題,就是如何保持油井的自噴開採。按照一切經過實踐的觀點,首先開闢了一塊30平方公里的生產試驗區,開展了10項開發試驗,並採取領導、工人和技術人員三結合的方式,充分發揚民主,確定了早期內部注水,保持油層原始壓力的開發方針。為了試驗注水效果,不僅在室內進行模擬試驗,還先後打了63口試驗井,進行64種注水效果試驗,不斷認識並逐步解決油水之間的矛盾,避害趨利。這樣,就取得了注水的主動權。實踐證明,早期內部注水的開採方針是合乎實際的。在油田開發的具體實踐中,也不是一次就把井打完,而是採用分區開採的原則,開發一個區,總結一個區,修正方案再開發一個區。這樣,開發方案就經歷了一個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的循環往復的過程,使之一次比一次更接近於實際。

③矛盾貫穿於事物發展過程的始終,正是矛盾推動著事物的運動和發展。油田的開發充滿著矛盾。油田一經開採,地下的油氣水就開始產生劇烈的變化。從大慶油田來說,水蘊蓄著油的驅動能量,要長時期地保持油井自噴能力,就必須注水以保持壓力。但是油層壓力有大小,水在油層中通過的能力有高低。因此,層間出現的新矛盾,有的油層水推進快,油出得快;有的油層水推進慢,油出得慢;有的油層水淹。所以,對每個具體油層必須天天作具體分析,及時掌握地下油水變化的情況。全油田每天要錄取幾十萬個數據,全面了解油層間的矛盾、油井間的矛盾、局部和全局的矛盾,準確地予以調整。最理想的是想往哪一層注水就往哪一層注,想注多就注多,想注少就注少,以具體解決特殊矛盾。油田工程技術人員和幹部、工人自力更生,奮發圖強,經過1018次試驗,製成了我國獨有的多級水力式封隔器——能夠同時、多層、有控制地注水的新技術,從而創造了一套大慶油田特有的“六分四清”採油新工藝,它能充分調動注水之利,努力控制注水之害。加上油井壓裂等改造措施,保持了油井的旺盛生產能力以及油田的長期高產穩產。

④正確處理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的關係。大慶油田的發現並儘快投入開發,影響著我國石油工業的全局。集中全國石油企業的優勢兵力,全國石油院校的優秀人才,來到大慶會戰,形成弱者中的強者,劣勢中的優勢,大大加快了大慶油田開發建設步伐,只用3年多時間就拿下了大慶油田,結束了靠“洋油”過日子的時代,使得全國石油工業變被動為主動。在油田建設上,抓住產能建設這一主要矛盾,集中兵力,快速全殲,全部建設項目的92.8%做到了當年開工、當年建成、當年投產,提高了投資效益。在生產建設與安排職工生活的關係上,大慶領導機關堅持勤儉建國的原則,把國家有限的資金用到油田開發建設上去,生產建設力求高速度、高水平,生活設施則因陋而簡,不脫離全國絕大多數人民,在優先發展生產的基礎上逐步改善民眾生活。

⑤誠心誠意地、卓有成效地依靠並調動民眾的智慧和力量。大慶石油會戰的勝利,油田開發建設的成就,絕對離不開相應的物質技術基礎。但是,在大體相同的物質條件下,由於人們的精神面貌不同,必然產生不同的結果。在會戰初期極為艱難的條件下,大慶領導機關樹立了以“寧肯少活20年,拚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王進喜為代表的一大批英雄模範。大慶會戰職工繼承和發揚我國工人階級的革命傳統、優良品質,以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和民族自豪感,不怕困難、勇挑重擔的革命英雄主義氣概和高度的國家主人翁責任感,堅持“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不怕苦,不怕死,不為名,不為利,一心為會戰,戰勝重重困難,贏得油田開發建設的高速度、高水平。

⑥主觀和客觀,理論和實踐的統一,不是一次完成的。要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達到新的主觀和客觀的統一,就必須堅持靠“兩分法”前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