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震論四知

楊震論四知

自公元 108 年(東漢永初二年)楊震“四知卻金”之後,天知、神知、你知、我知,便成為美談。

基本信息

原文

(楊)震少好學,大將軍鄧騭聞其賢而辟(bi)之,舉茂才,四遷荊州刺史、東萊太守。當之郡,道經昌邑,故所舉荊州茂才王密為昌邑令,謁見,至夜懷金十斤以遺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無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謂無知!”密愧而出。後轉涿郡太守。性公廉,不受私謁。子孫常蔬食步行,故舊長者或欲令為開產業,震不肯,曰:“使後世稱為清白吏子孫,以此遺之,不亦厚乎!”

譯文

楊震小時候喜歡學習。大將軍鄧騭聽說楊震賢明就派人徵召他,推舉他為秀才,四次升遷,從荊州刺史轉任東萊郡太守。在他赴郡途中,路上經過昌邑,他從前舉薦的荊州秀才王密擔任昌邑縣令,前來拜見(楊震),到了夜裡,王密懷揣十斤金子來送給楊震。楊震說:“我了解你,你不了解我,為什麼這樣做呢?”王密說:“夜深了沒有人會知道。”楊震說:“上天知道,神明知道,我知道,你知道。怎么說沒有人知道呢!”王密(拿著金子)羞愧地出去了。

後來楊震調任做涿郡太守。他品性公正廉潔,不肯接受私下的拜見。他的子孫常吃素食,步行出門,他的老朋友中德高望重的人想要讓他為子孫開辦一些產業,(勸他),楊震(回答)說:“讓我的後代被稱作清官的子孫,把這種為人清白的風氣留給他們,這樣的遺產不也很豐厚嗎?”

詞語解釋

1辟:徵召

2舉:推薦

3茂才:秀才,意為才能優異,它是漢朝舉薦人員的科目之一,與明清時代專指府、州、縣學的生員含義不同。東漢秀才之所以要改稱茂才,是因為避東漢光武帝劉茂才:秀才,意為才能優異,它是漢朝舉薦人員的科目之一,與明清時代專指府、州、縣學的生員含義不同。東漢秀才之所以要改稱茂才,是因為避東漢光武帝劉秀的諱。這是封建社會的特定產物。類似的還有李世勣(ji第四聲)改名為李勣是避唐太宗李世民的諱;《捕蛇者說》中的“民風”改為“人風”也是避唐太宗李世民的諱

4東萊:古地名,今山東境內

5為:擔任

6懷:懷揣

7遺:送給

8故人:老朋友;楊震自稱

9何也:為什麼

11故舊長者:老朋友及德高望重的人

12以:把

13.昌邑:今山東巨野東南

14.楊震在荊州推舉王密為秀才,按當時習慣,保舉的官員稱舉主,被推舉的人稱門生,因此他們之間有政治性的師生關係

道理

1、人要做到於心無愧,就是傳統的“暗室不欺心” 。

2、不能以為別人不知道就可以做不該做的事,要講究廉潔。

楊震曾出任過山東萊州的太守。。上任時,途經昌邑,昌邑縣令王密夜間送十斤黃金給他,說夜深人靜無人知曉。楊說:“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何為不知?”王密慚愧而去、後人因之稱楊震為“四知先生”。如今,人們常用“金投暮夜”表示秘密行賄,用“四知金”表示非義之贈。為官清廉,當潔身自好。

史籍記載

後漢書 卷五十四

楊震字伯起,弘農華陰人也。八世祖喜,高祖時有功,封赤泉侯。高祖敞,昭帝時為丞相,封安平侯。父寶,習《歐陽尚書》。哀、平之世,隱居教授。居攝二年,與兩龔、蔣詡俱征,遂遁逃,不知所處。光武高其節。建武中,公車特徵,老病不到,卒於家。

震少好學,受《歐陽尚書》於太常桓郁,明經博覽,無不窮究。諸儒為之語曰:「關西孔子楊伯起。」常客居於湖,不答州郡禮命數十年,眾人謂之晚暮,而震志愈篤。後有冠雀銜三鱣魚,飛集講堂前,都講取魚進曰:「蛇鱣者,卿大夫服之象也。數三者,法三台也。先生自此升矣。」年五十,乃始仕州郡。

大將軍鄧騭聞其賢而辟之,舉茂才,四遷荊州刺史、東萊太守。當之郡,道經昌邑,故所舉荊州茂才王密為昌邑令,謁見,至夜懷金十斤以遺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無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謂無知!」密愧而出。後轉涿郡太守。性公廉,不受私謁。子孫常蔬食步行,故舊長者或欲令為開產業,震不肯,曰:「使後世稱為清白吏子孫,以此遺之,不亦厚乎!」

元初四年,征入為太僕,遷太常。先是博士選舉多不以實,震舉薦明經名士陳留楊倫等,顯傳學業,諸儒稱之。

永寧元年,代劉愷為司徒。明年,鄧太后崩,內寵始橫。安帝乳母王聖,因保養之勤,緣恩放恣;聖子女伯榮出入宮掖,傳通姦賂。震上疏曰:

臣聞政以得賢為本,理以去穢為務。是以唐虞俟乂在官,四凶流放,天下鹹服,以致雍熙。方今九德未事,嬖倖充庭。阿母王聖出自賤微,得遭千載,奉養聖躬,雖有推燥居濕之勤,前後賞惠,過報勞苦,而無厭之心,不知紀極,外交屬託,擾亂天下,損辱清朝,塵點日月。《書》誡牝雞牡鳴,《詩》刺哲婦喪國。昔鄭嚴公從母氏之欲,恣驕弟之情,幾至危國,然後加討,《春秋》貶之,以為失教。夫女子小人,近之喜,遠之怨,實為難養。《易》曰:'無攸遂,在中饋。'言婦人不得與於政事也。宜速出阿母,令居外舍,斷絕伯榮,莫使往來,令恩德兩隆,上下俱美。惟陛下絕婉孌之私,割不忍之心,留神萬機,誡慎拜爵,減省獻御,損節徵發。令野無《鶴鳴》之嘆,朝無《小明》之悔,《大東》不興於今,勞止不怨於下。擬蹤往古,比德哲王,豈不休哉!

奏御,帝以示阿母等,內幸皆懷忿恚。而伯榮驕淫尤甚,與故朝陽侯劉護從兄瑰交通,瑰遂以為妻,得襲護爵,位至侍中。震深疾之,復詣闕上疏曰:

臣聞高祖與群臣約,非功臣不得封,故經制父死子繼,兄亡弟及,以防篡也。伏見詔書封故朝陽侯劉護再從兄瑰襲護爵為侯。護同產弟威,今猶見在。臣聞天子專封封有功,諸侯專爵爵有德。今瑰無佗功行,但以配阿母女,一時之間,既位侍中,又至封侯,不稽舊制,不合經義,行人喧譁,百姓不安。陛下宜覽鏡既往,順帝之則。

書奏不省。

延光二年,代劉愷為太尉。帝舅大鴻臚耿寶薦中常侍李閏兄于震,震不從。寶乃自往候震曰:「李常侍國家所重,欲令公辟其兄,寶唯傳上意耳。」震曰:「如朝廷欲令三府辟召,故宜有尚書敕。」遂拒不許,寶大恨而去。皇后兄執金吾閻顯亦薦所親厚于震,震又不從。司空劉授聞之,即辟此二人,旬日中皆見拔擢。由是震益見怨。

時詔遣使者大為阿母修弟,中常侍樊豐及侍中周廣、謝惲等更相扇動,傾搖朝廷。震復上疏曰:

臣聞古者九年耕必有三年之儲,故堯遭洪水,人無菜色。臣伏念方今災害發起,瀰瀰滋甚,百姓空虛,不能自贍。重以螟蝗,羌虜抄掠,三邊震擾,戰鬥之役至今未息,兵甲軍糧不能復給。大司農帑藏匱乏,殆非社稷安寧之時。伏見詔書為阿母興起津城門內第舍,合兩為一,連里竟街,雕修繕飾,窮極巧伎。今盛夏土王,而攻山採石,其大匠左校別部將作合數十處,轉相迫促,為費巨億。周廣、謝惲兄弟,與國無肺腑枝葉之屬,依倚近幸奸佞之人,與樊豐、王永等分威共權,屬託州郡,傾動大臣。宰司辟召,承望旨意,招來海內貪污之人,受其貨賂,至有臧錮棄世之徒復得顯用。白黑混淆,清濁同源,天下F446嘩,鹹曰財貨上流,為朝結譏。臣聞師言:「上之所取,財盡則怨,力盡則叛。」怨叛之人,不可復使,故曰:「百姓不足,君誰與足?」惟陛下度之。 豐、惲等見震連切諫不從,無所顧忌,遂詐作詔書,調發司農錢穀、大匠見徒材木,各起家舍、園池、廬觀,役費無數。

震因地震,復上疏曰:

臣蒙恩備台輔,不能奉宣政化,調和陰陽,去年十二月四日,京師地動。臣聞師言:「地者陰精,當安靜承陽。」而今動搖者,陰道盛也。其日戊辰,三者皆土,位在中官,此中臣近官盛於持權用事之象也。臣伏惟陛下以邊境未寧,躬自菲薄,宮殿垣屋傾倚,枝柱而已,無所興造,欲令遠近鹹知政化之清流,商邑之翼翼也。而親近幸臣,未崇斷金,驕溢逾法,多請徒士,盛修第舍,賣弄威福。道路F446嘩,眾所聞見。地動之變,近在城郭,殆為此發。又冬無宿雪,春節未雨,百僚DF76心,而繕修不止,誠致旱之徵也。《書》曰:「僭恆陽若,臣無作威作福玉食。」唯陛下奮乾剛之德,棄驕奢之臣,以掩訞言之口,奉承皇天之戒,無令威福久移於下。

震前後所上,轉有切至,帝既不平之,而樊豐等皆側目憤怨,俱以其名儒,未敢加害。尋有河間男子趙騰詣闕上書,指陳得失。帝發怒,遂收考詔獄。結以罔上不道。震復上疏救之曰:「臣聞堯、舜之世,諫鼓謗木,立之於朝;殷、周哲王,小人怨詈,則還自敬德。所以達聰明,開不諱,博採負薪,盡極不情也。今趙騰所坐激訐謗語為罪,與手刃犯法有差。乞為虧除,全騰之命,以誘芻蕘輿人之言。」帝不省,騰竟伏屍都市。

會三年春,東巡岱宗,樊豐等因乘輿在外,競修第宅,震部掾高舒召大匠令史考校之,得豐等所詐下詔書,具奏,須行還上之。豐等聞,惶怖,會太史言星變逆行,遂共譖震云:「自趙騰死後,深用怨懟;且鄧氏故吏,有恚恨之心。」及車駕行還,便時太學,夜遣使者策收震太尉印綬,於是柴門絕賓客。豐等復惡之,乃請大將軍耿寶奏震大臣不服罪,懷恚望,有詔遣歸本郡。震行至城西幾陽亭,乃慷慨謂其諸子門人曰:「死者士之常分。吾蒙恩居上司,疾奸臣狡猾而不能誅,惡嬖女傾亂而不能禁,何面目復見日月!身死之日,以雜木為棺,布單被裁足蓋形,勿歸冢次,忽設祭祠。」因飲鴆而卒,時年七十餘。弘農太守移良承樊豐等旨,遣吏於陝縣留停震喪,露棺道側,謫震諸子代郵行書,道路皆為隕涕。

歲余,順帝即位,樊豐、周廣等誅死,震門生虞放、陳翼詣闕追訟震事。朝廷鹹稱其忠,乃下詔除二子為郎,贈錢百萬,以禮改葬於華陰潼亭,遠近畢至。先葬十餘日,有大鳥高丈余,集震喪前,俯仰悲鳴,淚下沾地,葬畢,乃飛去。郡以狀上。時連有災異,帝感震之枉,乃下詔策曰:「故太尉震,正直是與,俾匡時政,而青蠅點素,同茲在籓。上天降威,災眚屢作,爾卜爾筮,惟震之故。朕之不德,用彰厥咎,山崩棟折,我其危哉!今使太守丞以中牢具祠,魂而有靈,儻其歆享。」於是時人立石鳥象於其墓所。

人物介紹

楊震(公元59一公元124),字伯起,東漢弘農華陰人。他出身名門,八世祖楊喜,在漢高祖時因誅殺項羽有功,被封為"赤泉侯".高祖楊敞,漢昭帝時為丞相,因功被封安平侯。父親楊寶,因刻苦攻讀歐陽生所傳授講解的《今文尚書》,而成為當時名儒。衰、平二帝時,楊寶隱居民間,以教書為生。居攝二年(公元7),楊寶與龔勝、龔舍、蔣翊一起被朝廷徵召,他因不願出仕做官,便逃避隱匿、不知去向。東漢光武帝劉秀很敬重楊寶才華、學識、品德和氣節,建武中特派官家車輛徵召他人朝做官,他因年老有病,未能成行,而老死家中。 楊震從少年起就特別聰明好學。當時,今文經學居官學正統地位,非常盛行。他為了通曉今文經學的深刻含義,就拜桓郁為師,深鑽細研《歐陽尚書》。桓郁是當朝九卿之一的太常,主管宗廟禮儀和選試博士,曾為漢章帝和漢和帝講授儒經,是當時既顯赫又有很高學術威望的經學大師。在桓郁的教授下,他通曉經傳,博覽群書,對各種學問無不深鑽細研。 楊震對教育事業特別熱心,從20歲以後,對於地方州郡長官徵召他出仕做官的召請任命置之不理,一心一意自費設塾授徒,開始了他長達三十年的教育生涯。他當時家住華山腳下的牛心峪口,就利用其父授徒的學館收徒傳業。他堅持有教無類,不分貧富,因此,四方求學者絡繹不絕,學生多達2000餘人。由於他教學有方,名氣很大,學生很多,因此,學館如市,書聲朗朗,規模很大。當時牛心峪槐樹很多,故當時人稱牛心峪為"楊震槐市".他教書育人以清白正直為要,其嚴謹的治學精神和高尚的師德情操被人們譽為"槐市遺風".繼牛心峪學館講學之後,楊震還在華陰雙泉學館、客居於湖(今河南靈寶市豫靈鎮董社源)講學將近十多年,弟子多達1000多人,加上牛心峪學館的學生已超過了3000人,完全可以同孔子有三千弟子相媲美。所以,當時人們就稱楊震為"關西孔子楊伯起(後人亦稱其為'關西夫子')。"楊震教授的學生,英賢甚多,不少成為國家的棟樑之材,如虞放、陳翼就出自楊震門下,虞放在漢桓帝時,官至司空(掌管國家工程建設的官員)。 楊震在家鄉辦學30多年,為社會培養了一大批人才。因此,名聲很大,遠近欽慕,連當時職掌統兵征戰大權的軍事首領大將軍鄧鷺都深知和十分敬重楊震的學識、賢名和品行,親自派人徵召楊震到自己幕府出仕任職。這時,楊震年已五旬,只好停止了他心愛的教育事業,到鄧府上任。到大將軍鄧鷺幕府不久,楊震又被推舉為"茂才"(即"秀才,')出任了地方官,擔任過襄城(今河北省襄城縣)令;漢安帝永初四年(公元110年)升為督察州郡政務的官員——荊州刺史;永初六年(公元112年),升遷為負責一郡政務的官員東萊(今山東省掖縣)太守。漢安帝元初元年(公元114年),調任為涿郡(今河北省涿縣)太守。元初四年(公元117年),楊震進入朝廷任職,擔任了九卿之一的太僕,負責輿馬及牧畜之事。同年十二月調為九卿之一的太常,掌管朝廷禮、樂、郊廟社視之事。漢安帝永寧元年(公元120年),升為司徒,為"三公"之一,主管教化。漢安帝延光二年(公元123年),升為太尉,掌管朝廷軍事大權,任此職至延光三年三月。楊震從應徵人鄧鷺幕府起,到被罷免太尉止,出仕二十多年。這二十年間,楊震能恪盡職守,秉公辦事,勤政廉潔,為國為民,成了千秋萬代學習的楷模。 楊震為官清廉,不謀私利。他始終以"清白吏"為座右銘,嚴格要求自己,"不受私謁",這在古代不但是十分可貴的品德,就是在現代也是人們十分歡迎和敬仰的品質。 楊震在由荊州刺史調任東萊太守赴任途中,路經昌邑(今山東巨野縣東南)時,昌邑縣令王密,是他在任荊州刺史時舉"茂才"提拔起來的官員,聽說楊震途經本地,為了報答楊震的恩情,特備黃金十斤,於白天謁見後,又乘更深夜靜無人之機,將白銀送給楊震。楊震不但不接受,還批評說:"我和你是故交,關係比較密切,我很了解你的為人,而你卻不了解我的為人,這是為什麼呢?"王密說:"現在深夜無人知道。"楊震說:" "天知、地知、我知、你知怎能說無人知道呢?"受到譴責後,王密十分慚愧,只好作罷。楊震"暮夜卻金"的事,古今中外,影響很大,後人因此稱楊震為"四知先生". 楊震為官,從不謀取私利。在任涿郡(今河北省涿縣)太守期間,從不吃請受賄,也不因私事求人、請人、托人,請客送禮。他的子孫們與平民百姓一樣,蔬食步行,生活十分簡樸。親朋好友勸他為子孫後代置辦些產業,楊震堅決不肯,他說:"讓後世人都稱他們為'清白吏'子孫,這樣的遺產,難道不豐厚嗎!" 楊震為官唯才是舉,選賢任能。漢安帝元初四年(公元117),楊震被調人朝廷擔任太僕之職,後來升調為太常。楊震在任太常之前,博士選舉大多名不副實。楊震任太常後,唯才是舉,他所選用的陳留、楊倫等,都是通曉經書、學識過人的名士,能將所從事的本門學業弘揚光大,儒生們對此稱讚不已。延光二年,楊震代替劉愷為太尉,漢安帝的舅父、官居大鴻臚(九卿之一,分管禮儀)的耿寶向楊震推薦中常侍(傳達皇帝詔令和掌管文書的官員)李閏的哥哥,想讓其入朝做官,楊震堅決予以拒絕。於是耿寶就親自到楊震住處拜訪,並威脅說:"李常侍是皇上所重用的人,想讓你徵召他的哥哥人朝做官,我耿寶僅僅只是給你傳達一下皇上的意思而已。"楊震義正詞嚴地說:"如果朝廷想讓"三公"之府徵召誰,就應該由尚書那裡把皇帝的敕書送來,怎么能讓你來傳達皇上的意思呢?"耿寶無言以對,憤恨而去。皇后的哥哥官居執金吾(督巡三輔治安)的閻顯也利用職權向楊震推薦自己的親友入朝做官,楊震同樣予以拒絕。而掌管工程建設的司空劉授聽到這個訊息後,當即徵召此二人入朝做官,並且在很短時間內予以提升。兩相對比,可見楊震為官是何等的光明磊落,無私無畏。但楊震因此召致閻顯怨恨。 楊震為官嫉惡如仇,敢於直諫。永寧元年,他代替劉愷任司徒職務,第二年,鄧太后逝世後,朝廷中皇帝身邊的內寵開始橫行。漢安帝的乳母王聖,因從小保養安帝辛勤周到有功,深受安帝信任尊重。王聖便仗此地位驕橫放縱,連她的女兒伯榮也經常出入禁宮,傳通賄賂。於是,楊震就給安帝上書說:"臣聽說,自古以來施政,主要是選用德才兼備的賢能人士治理國家,管理主要是懲治去除違法亂紀行為,所以唐堯虞舜時代,賢能有德的人,都在朝中為官,而惡人則被流放監禁,天下百姓都心悅誠服,國家一派興旺發達的氣象。當今之世,古人推崇的忠、信、敬、剛、柔、和、固、貞、順等九種道德,未能發揚光大,而按幸小人卻充斥朝廷內外。阿母王聖,出身卑微,因遭千載難逢的機會,得以奉養聖上。雖然有推燥居濕撫養陛下的辛勤勞苦,但陛下對她前後所封賞的財富榮耀,已遠遠超過了她的功勞。然而她貪得無厭的心理無法得到滿足,經常交際朝臣,接受賄賂、請託,擾亂夭下,使朝廷清正的名聲受到損毀,如同日月蒙上灰塵一樣。《尚書》曾告誡說:母雞啼鳴是不祥之兆;《詩經》也諷諭奸詐多謀的女子參政是喪國的根源。過去鄭莊公屈從母親意願,任由弟弟叔段驕橫不法,結果,叔段準備謀反,鄭莊公不得不用暴力手段將其弟誅殺。《春秋》對此事持貶抑態度,認為鄭莊公'不教而誅',是不道德的。自古以來,奸詐的女子和小人都是很難相處的,親近她們,她們就會嬉鬧放縱;疏遠她們,她們又會心懷怨恨。《易經》上說:'無所遂其心愿,只能在家中操持家務',說的就是奸詐的婦人不能幹預政事。因此,應當迅速送阿母出宮,讓她居住在外面,同時還要阻斷她女兒同宮內的往來,這樣就能使恩情和德行都繼續保持下來,對陛下和阿母都是好事。請陛下捨棄有礙大局的兒女私情,革除有害國家的仁愛優柔之心,把精力集中在日理萬機的朝政上,謹慎使用封賞拜爵的權力,減少下面的貢奉,減少百姓的賦役徵發,使天下德能兼備的'鶴鳴之士'都群集在陛下周圍,為朝廷出力;讓正在朝廷做官的士大夫莫因朝政不清而懊悔出仕;對諸侯國不要橫徵暴斂,使他們心存不滿;讓百姓安居樂業而不抱怨朝廷。要循著先朝英明皇帝的治國法則而行,與英明偉大的哲王比德,這豈不是很美好的事嗎!"書上安帝後,安帝不僅不採納楊震的忠諫,還把奏章拿出來給乳母王聖等看,一方面加深了這些人對楊震的憎恨,另一方面,這些人認為有皇帝的庇護,其行為更加驕橫放縱。乳母王聖的女兒伯榮,得意忘形,與已故的朝陽侯劉護的遠房堂兄劉瑰勾搭成奸,劉瑰為趨炎附勢,遂姿伯榮為妻。安帝因此而讓劉瑰承襲了劉護的爵位,官至侍中之職。對此,楊震堅決反對,再次向安帝上書說:"臣聽說過去高祖皇帝執政時曾與群臣相約,不是有功之臣不得封侯拜爵。在爵位的繼承上,自古以來都是父死子繼,兄亡弟及,以防別人篡奪爵位。臣見詔書踢劉護的遠房堂兄劉瑰承襲了劉護爵位為侯,而劉護的同胞弟弟劉威如今還健在,為什麼不讓劉威襲其胞兄劉護的爵位而讓劉瑰承襲呢?臣聽說,天子只封有功之臣,諸侯靠德行獲得爵位。現在劉瑰沒有任何功勞和德行,僅僅以匹配阿母之女的緣故,一時間就位至侍中,又得以封侯,這既不符合高祖定下的老制度,又不合乎道義,以致滿朝文武議論紛紛,百姓迷惑不解。請陛下以歷史為鏡鑒,按照帝王應該遵循的規則辦事,很人心,安天下。"對於楊震的再次忠諫,昏庸的安帝仍然我行我素,不予理采。 延光年間楊震任太尉時,安帝下語派人為阿母王聖修建府第,中常侍樊豐及侍中周廣、謝揮等人,便從一旁推波助瀾,弄得朝廷傾搖,不得安寧。為此,楊震又向安帝上書說:"臣聽說耕種九年必有三年的儲備積蓄,所以堯帝遇到洪水災害時,人民照樣有飯吃,有衣穿,不受飢俄折磨。臣思慮,如今災害發生,且日見擴大,百姓儲備空虛,不能自足,再加上蝗蟲成災,羌虜侵掠,邊關震擾,戰事連年不息,兵馬糧草難以供應,大司農主管的國庫資財匱乏,恐怕國家到了難以安定的時候了。臣適才看到皇上下詔為阿母在津城門內大建府第,合兩坊為一坊,將街道都占完了,雕刻裝飾極其精緻。如今盛夏,正是草木旺長農業生產大忙的時候,在自然災害嚴重、國庫空虛、農業大忙的情況下,動用大量人力、財力、物力,開山取石,修建府第,不是很不合時宜嗎?特別是動用大匠、左校以及其它官員,建造衙門官署幾十處,相互攀比,費用過億,耗資特別巨大。周廣、謝惲兄弟,既不是皇上重要親戚,又不是皇室枝葉貴屬,僅僅依附皇上周圍親幸的奸債小人,與樊豐、王永等人共分權力,囑託遍布州郡,威勢動搖大臣,宰相衙府想徵召人材,大多都要看他們的眼色行事,被招來的人差不多都是通過行賄買官的無能之輩,甚至一些過去因貪污納賄被禁錮不許做官的人,一些放浪形骸、胡作非為的人,也都通過行賄重新得到了高官顯位,以致黑白混淆,清濁不分,天下輿論譁然,都說上流地位是用金錢買來的,使朝廷招來無數諷刺漫罵。臣曾聽老師說過:國家向人民徵用賦役太多的話,百姓財盡就會埋怨,力盡就會叛亂。百姓同朝廷離心離德了,朝廷怎么去依靠百姓?所以,孔夫子說:'百姓不富足,君王又怎能富足呢?'請陛下斟酌考慮。"樊豐、謝揮等人見安帝不聽楊震接二連三的苦諫,便更加肆無忌憚,進而假造詔書,調撥司農所管國庫錢糧、大匠所管眾多現成材木,各自大起家舍、園地、廬觀,花費人力、財力不計其數。 為了規勸皇帝親賢臣、遠小人,楊震因京城地震一事又上書宣帝說:"臣幸蒙皇上恩寵,得以位列三公之位,卻不能弘揚正氣,調和陰陽。去年十二月四日,京城發生地震,臣曾聽老師說過:'地是陰氣之精,應當安安靜靜地承受陽氣。'而現在發生地震,其原因就是陰氣太盛所致。地震的那天是戊辰日全天干中的戊和地支中的辰都位列第五屬土性,加上地震,三方面都是土,其徵兆應該指的是中宮,是皇上周圍的宦官過分擅權乾予政事的徵象。臣想陛下常常為邊境戰事未完需要大量錢物而憂心忡忡,因而自己生活異常儉樸,宮殿牆傾屋斜,僅用柱子來撐,並不進行修建,這樣做是想讓遠近百姓都知道國家財政困難,皇帝帶頭實施政化清流,使老百姓學習效法皇帝的做法,節儉辦事。而陛下身邊那些親幸小人,不與皇上同心同德,驕奢淫逸,超越禮法規則行事,廣招工匠,盛修宅第,賣弄權勢,作威作福,致使天下百姓人人怨恨。現在,地震就發生在京城,恐怕是上天發怒而懲罰的吧。再說,去年一冬無雪,今春又沒有下雨,百官為此十分焦慮,而陛下身旁那些勢利小人,仍舊修繕不停,這才是真正導致上天久早不雨的原因呢。《尚書》中說:'只有君主可以作威作福,錦衣玉食,做臣子的是不能仿效的。'請陛下剛健中正,逐棄那些驕奢不法的近幸小人,讓那些蠱惑人心的傳言停止傳播,誠心誠意地接受皇天上帝的警示告誡,不要再讓那些作威作福的幸臣小人再繼續掌握實權,橫行霸道,則天下幸甚,國家幸甚。" 楊震前後所上奏章婉轉誠懇,切中時弊,安帝對此一點也聽不進去,而且產生了厭煩不滿情緒,樊豐等人更是側目而視,恨之人骨。但都因楊震是當時名儒,名聲很大而不敢加害於他。不久河間(今河北雄縣一帶)有一名叫趙騰的男子到宮門上書,批評朝政。安帝閱後非常生氣,下詔將趙騰收捕人獄,嚴刑拷問,最後以誣惘皇上的罪名結案。楊震知道後,立即上書營救趙騰。他說:"臣聽說堯舜時代,在朝廷置放敢於直諫的鼓,標立敢於誹諦的木,用以鼓勵官吏和百姓給皇帝提批評意見;殷周時代的英明君主,特別注意傾聽百姓的怨憤謾罵和不滿,用以修正自己治國中的缺點和錯誤,用德行去教育感化人民。之所以這樣做,就是為了讓下情盡數上達,使人民無所忌諱地楊所欲言,讓最下層人都能把意見講出來,以便廣泛採納眾議擴集思廣益。現在趙騰雖因言語激烈攻擊朝政而獲罪,但這與那些殺人放火的犯罪分子是有明顯差別的,臣請陛下減免已經定下的罪名,保全趙騰的性命,並以此鼓勵最下層的廣大人民坦率直言,以求廣開言路,獲取教益。"安帝看了楊震奏章,仍不醒悟,將趙騰押赴都市斬首。 適逢延光三年(公元124)春天,安帝東行巡遊泰山,樊豐等人乘皇帝在外巡遊之機,競相修建宅第。楊震屬下椽吏高舒召來大匠官署的令史查問,得到樊豐等人偽造假詔書等罪行證據,於是楊震便準備好奏章,等安帝巡遊回京後上奏此事。 樊豐等人獲悉這個訊息後非常害怕,當時恰好發生太白犯昴的自然星象變化,太史官奏說此星變逆行,昭示人臣有悖逆犯上行為。樊豐等人乘機將此星象變化歸罪到楊震身上,並在安帝前造謠誣陷楊震說:"自從趙騰死後,楊震對朝廷深懷怨恨,楊震本是鄧氏家族的門生故吏,對當今朝廷一直存有怨恨之心。"等到安帝車駕東行歸來,準備選擇吉日人宮時,就連夜派使者收繳了楊震的太尉印緩,於是楊震就緊閉大門,謝絕一切賓客來訪。樊豐等人對此還覺得不夠解恨,就請大將軍耿寶再上奏章,誣陷楊震對朝廷收繳他的印緩心懷怨氣,有不服處置之罪。安帝於是下詔遣送楊震回歸故里。楊震接詔後,立即動身返鄉,在返鄉途經洛陽城西幾陽亭時,慷慨悲憤的對他的兒子和門人說:"死,本是士大夫的尋常本分之事,我蒙聖上之恩官居上司,痛恨奸臣狡猾而不能誅殺,厭惡奸邪的女人傾亂朝廷而不能禁止,我還有什麼面目活於人世。我死之後,以雜木做棺板,以粗布作壽衣,既不要送我回歸祖塋,也不要設祠祭祀".說完就飲毒酒而死了,當時年已七十多歲。弘農太守移良,秉承樊豐等人的意旨,派人在陝縣截住了楊震的靈車,不準運回本籍,並將靈樞露停道旁,一任日曬雨淋。楊震的幾個兒子則被罰做苦役,代替郵差往來送信,廣大百姓無不為之垂淚。 一年以後,漢順帝即位,樊豐、周廣等人都被處死,楊震的門生虞放、陳翼等人上書順帝要求重新調查處理楊震冤案。當時朝廷上下都交口稱讚楊震的正直忠烈,於是,順帝就下詔給楊震平反,除拜楊震的兩個兒子為郎官贈錢百萬外,還下詔以很高的禮儀改葬楊震於華陰潼亭。改葬這天,遠近百姓絡繹不絕都來參加葬禮,以紀念這位清正廉潔、正直無私、疾惡如仇、敢於直諫的好太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