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全球核安全峰會緣於歐巴馬2009年4月5日在布拉格的演說:“美國政府將致力於建立一個‘無核世界’……作為世界上的核大國和唯一在實戰中使用過核武器的國家,美國在銷毀核武器問題上負有‘道義責任’。”歐巴馬在演講時承諾將由美國主辦一個核安全峰會。
全球核保護存在著一定的不安全性,核材料與核技術有被濫用的危險。數據顯示,世界現存大量可用於製造核武器的核材料,這些材料足以製造出超過十萬枚核炸彈。然而在許多地區,核材料和核技術缺乏有效的保護,這些物資一旦落入恐怖主義分子之手,可能造成災難性的後果。
全球核安全峰會正是為應對這一威脅而召開的。會議將凝聚國際社會共識,加強各國在核安全領域的合作。
會議
華盛頓峰會
2010年4月12-13日,在華盛頓舉辦第一屆全球核安全峰會。來自47個國家的領導人或代表及聯合國、國際原子能機構等組織的負責人出席會議。
此次峰會主要討論恐怖主義威脅、各國和國際社會的應對措施以及國際原子能機構在核安全領域的作用等問題。
會議取得多項突破,烏克蘭、加拿大、墨西哥等國已相繼承諾消除境內剩餘的所有高濃縮鈾,美俄兩大有核國家也簽署了一項將武器級鈽轉化為民用核反應堆所需燃料的新協定。
峰會發表公報並通過了《華盛頓核安全峰會工作計畫》,呼籲國際社會在4年內確保所有易流失核材料安全。
首爾峰會
2012年3月26-27日,第二屆全球核安全峰會在韓國首都首爾召開。53個國家和4個國際機構的領導人或代表將參加會議。
峰會將討論核安全領域最新形勢發展,並就進一步推進防範和打擊核恐怖主義目標尋求協調一致的國際行動與合作。
2012年3月23日,首爾核安全峰會的宣言《首爾聯合聲明》最終文案最終確定。
《首爾聯合聲明》內容包括,為了防止核與放射能恐怖主義的綜合實踐措施,儘可能減少或不使用高濃縮鈾和鈽等用於武器的核物質;對核與放射性物質的安全管理、對核設施的保護;防止核物質與放射性物質的非法交易;核安全與原子力安全之間的關係;確保核相關敏感信息的安全;增進核安全文化;增進國際機構及多邊合作機制的活動等。
荷蘭峰會
2014年3月24日,第三屆核安全峰會將在荷蘭舉行。此次核安全峰會以“加強核安全、防範核恐怖主義”為主題,53國領導人或代表,以及國際組織負責人將應邀與會。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並發表重要講話(全文)。介紹中國核安全措施和成就,闡述中國關於發展和安全並重、權利和義務並重、自主和協作並重、治標和治本並重的核安全觀。會議通過《海牙公報》,與會領導人在減少高濃鈾核材料數量、增強放射性材料安全保障措施、增進國際信息交流和合作三方面達成共識。
意義
核安全峰會的召開,反映了國際社會對核恐怖主義現實威脅的共識。
核安全峰會是國際社會通過多邊合作尋求共同安全的重要嘗試。
2010年4月,首屆核安全峰會通過公報,確認各國願共同行動防範核恐怖主義。會議還發表了一份指導各國加強核安全建設並開展相關國際合作的工作計畫。這些高級別會議及其重要成果,既構築了國際社會對日益嚴峻的核恐怖主義威脅的政治共識,也為各國強化核安全措施和行動指明了方向,並為開展相關國際合作奠定了基礎。
中國參與
2010年4月12-13日,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出席了全球核安全峰會華盛頓會議並發表講話,這是中國領導人首次在多邊場合專門就核安全問題發表看法。胡錦濤在峰會上提出的主張有五點:第一,切實履行核安全的國家承諾和責任;第二,切實鞏固現有核安全國際法框架;第三,切實加強核安全國際合作;第四,切實幫助開發中國家提高核安全能力;第五,切實處理好核安全與和平利用核能的關係。
自首屆核安全峰會以來,中國政府加大了對核設施安全建設的投入,進一步夯實了中國核安全法律法規基礎,核安保標準體系建設取得新進展;胡錦濤主席在華盛頓峰會承諾的面向亞洲地區的“核安全示範中心”建設進展順利。中國還與美國開展了打擊核和放射性材料非法販運和走私的執法合作。
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於2012年3月26日至27日出席在韓國首爾舉行的核安全峰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