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性轉變:重塑21世紀的全球經

第一章 注釋 注釋

圖書信息

出版社: 商務印書館; 第1版 (2007年6月1日)
叢書名: 當代地理科學譯叢·學術專著系列
平裝: 597頁
開本: 16開
ISBN: 9787100054720
條形碼: 9787100054720
尺寸: 23 x 17 x 2.6 cm
重量: 921 g

作者簡介

作者:(美國)彼得·迪肯

內容簡介

本書是經濟全球化研究領域的經典和權威讀物,對經濟全球化的現象、過程和影響進行了全面的闡述。作者在回顧和評價全球化爭論中各種觀點的基礎上,將全球化置於劇烈技術(特別是信息技術)變化的大背景之下,通過分析跨國公司、國家及利益集團之間的相互作用,以及不同的部門案例,為讀者展示了21世紀全球經濟“新地圖”的形成過程。貫穿全書,作者強調空間層級和發展的地理不均衡性對於理解全球化過程的重要作用,並提出全球化是一個穿透各種空間尺度的過程,具有“地方”和“區域”維度,應將全球、區域、國家和地方等不同空間層級的地理過程緊密聯繫起來。本書為理解全球化和評估其影響提供了各種理論分析工具,是了解全球化的必讀之物;也是經濟地理學、社會學、政治科學、國際關係學、管理學和國際商學研究領域最常使用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教材。

媒體評論


自“全球性轉變”(Global Shift)最初立項以來的20年中,不僅世界經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而且人們的“全球”意識也大大地強化了。“全球化”已經從一個在聚會上引起異樣眼光的辭彙,變成相當普遍的流行語(儘管它仍有可能引來異樣的目光)。但它意味著什麼?在那兒究竟發生著什麼事情會影響我們的日常生活?儘管有關全球化的文獻大量湧現,但在各種觀點和意見的漩渦中通常難以看出一個清晰的軌跡。世界是一個相當令人困惑的地方。全球性轉變旨在通過展示全球經濟是如何運行的,以及它對世界不同地區的人們和社區有何影響,來確立一條清晰的軌跡。
我的基本觀點是,全球化並非某種不可避免的終結狀態,而是一組複雜、不確定的過程,很不均衡地發生在時空之中。由於這些過程,世界不同部分之間的相互聯繫的本質和程度一直處於變動之中。某個國家(或國家的一部分)在全球體系中的位置可能會發生巨變。阿根廷目前(2002年)的經濟崩潰就是一個例子。《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的一篇文章給出了這樣一個圖示標題:“危機將阿根廷橫掃到世界的底端”。
阿根廷可能是最常引用的例子,來展示將各國拉到一起的全球化力量。現在,阿根廷正走向相反的方向;儘管使出了最大的努力,還是陷入孤立之中。它是一個令人瞠目結舌的全球化的反面例證……21世紀全球化的象徵開始變得像一些遺蹟,而一代人之前已經消失的產品又不斷回到現在……國際航空公司已經停飛了到美國和歐洲的直達航線,或大幅度削減了頻次……電話也不怎么樣:由於外國電話運營商……停止投資,這個國家的通信網路正在衰敗。(《金融時報》,2002年6月22日,重點為作者所加)
一方面,我們對當前事件作長期預言要小心。在1997—1998年,當東亞金融危機吸引世界注意力之時,類似的充滿注定覆滅的警告也出現過。但總體上,這個區域已經出現了實質性的恢復。另一方面,世界的一些部分,特別是次撒哈拉非洲,與全球經濟的融合程度仍非常低。
這些案例的教訓是:理解全球經濟變化的長期、潛在的過程是至關重要的,而這正是本書的視角。在我看來,這些過程是被兩個主要角色的作用及相互作用塑造出來的,即跨國公司和國家——它們處於一個動盪的技術環境中,其中交通和通信(特別是後者)方面的“空間壓縮”技術是最顯著的促進因素。當跨國公司重組其運行時,當國家政府試圖建設或保護自己的經濟體系時,以及當技術進步的步伐加快、本質改變時,世界上很少有地方不會被影響。這些變化無論在地理上還是在部門中,都是不均衡的。正是因為如此,我們將不僅僅檢驗變化的一般過程,也要分析它們在不同的地點和不同種類的活動(包括製造業和服務業)中的具體體現。這個過程不是簡單的從全球到地方的“自上而下”。不同地理層級的條件,本身就在調和、影響著“全球”力量的實際運行。事實上,任何全球的東西在最真實的意義上也是地方的。
本書第四版有明顯的擴大,但總體結構仍保持不變——原因很簡單,這個結構看上去是有效的。但是,不僅實證數據被全面更新,而且每一章都進行了徹底的修改、全面的改寫,並增加了大量新材料。特別是,新材料包括了:
·對全球化與反全球化之間相互衝突的爭論進行了更為全面的討論。
·第四部分篇幅增加較明顯,擴展了對發展、環境及管制問題的討論。
·第三部分增加了部門案例,包括了很大程度上被忽視的流通產業(特別是物流、零售和電子商務)。
此外,精心製作的解釋框圖增加到了200多幅,所有關鍵字匯都被定義並在全書交叉引用。我的目標是使沒有專業知識的讀者也能夠閱讀此書,但同時增加它對專業人士的價值。在這方面,每章都有對相關重要文獻的詳細注釋,並與龐大的文獻目錄聯繫起來。本書是一本多層次、跨學科的著作。
我從世界各地朋友和同事的諸多有益的評論和建議中受益匪淺,他們來自歐洲、東亞、北美和拉丁美洲。離開如此寬厚的網路,這樣一本書根本不可能存在。一如既往,我在學術上(以及社交上)需要向他們感謝的太多,使我無法一一提及,而我的感謝之意是無比真誠的。但是,一些人值得在這裡特別提及。首先是曼徹斯特大學的同事,特別是傑米·佩克(Jamie Peck)(他現在在威斯康星一麥迪遜大學)、尼爾·科(Neil Coe)(特別是他對第十四章的價值非凡的幫助以及對其他章節的評論)、凱文·沃德(Kevin Ward)、諾埃爾·卡斯特里(Noel Castree)、傑夫·亨德森(Jeff Henderson)、馬丁·赫斯(Martin Hess)和珍妮·約翰斯(Jenny Johns),他們為我創造了一個非常順暢的工作環境,而尼克·斯卡利(Nick Scarle)再一次給出了完美的示圖。其次,我有幸在新加坡國立大學度過了六個月。這不僅有助於我與楊偉聰(Henry Yeung)合作的延續,也創造了與菲利普·凱利(Philip Kelly)和克瑞斯·奧爾茲(Kris OLDS)的合作機會。他們提供了非常好的學術氛圍。第三,我很榮幸地作為瑞典社會科學高級研究院(SCASSS)院士在烏普薩拉(Uppsala)度過了一段時光,也加強了我與安德斯·馬姆伯格(Anders Malmberg)、斯特·奧伯格(Sture Oberg)、艾什·艾米(Ash Amin)和奈傑爾·思瑞夫特(Nigel thrift)的長久聯繫。第四,我在墨西哥蒙特瑞(Monterrey)的杜克斯(Duxx)工商精英研究生院訪問,卡洛·布魯曼特(CarloBrumat)和那裡一批出色的研究生,一直是一個激勵我的真正源泉。第五,一批同事一直以各種各樣的形式提供著鼓勵和支持,特別是羅傑·李(Roger Lee)、瑞·哈德遜(Ray Hudson)、梅里·格特勒(Meric Gertler)、加里·傑瑞菲(Gary Gereffi)、埃米·格拉斯米爾(Amy Glasmeier)、埃瑞克·舍恩伯格(Eric Schoenberger)、亞當·蒂克爾(Adam Tickell)和宮町良廣(Yoshihiro Miyamachi)(非常感謝他將本書翻譯為日文)。我要特別感謝賽奇出版公司(Sage)的羅伯特·羅傑克(Robert Rojek),他是一個認真負責的、樂於助人的、令人振奮的編輯;也感謝瓦尼莎·哈伍德(Vanessa Harwood)出色的出版工作。我真的非常感謝賽奇出版公司(Sage)的氛圍。我也要感謝桂福德(Guilford)的西摩·溫加滕(Seymour Weingarten)以及本書原來的編輯彼得·威斯克(Peter Wissoker),我與他一起工作了好幾年。當然,上述任何人不需要為本書仍有的缺陷負責。我必須加倍努力。
最後要感謝真正重要的人物:薇萊麗(Valerie)、克里斯托弗(Christopher)、米歇爾(Michael)、薩莉(Sally)以及傑克(Jack)。正如我以前提到的,他們是一切的開始和結束。米歇爾和克里斯托弗拼讀本書名的第二個單詞(Shift)至今仍有困難這件事,一直讓我難受(儘管他們的確在其他方面作了補償)。薇萊麗容忍我經常不在身邊(各種意義上的),這不斷使我感嘆;但我想她知道我是多么感謝她做的每一件事。沒有她,所有這些都是不可能的。
彼得·迪肯
於曼徹斯特後記
星期三的中午,校對完最後一行字,坐在辦公桌前有些發獃。沒有完成《牛津經濟地理學手冊》之時那種如釋重負和興奮的感覺;而是一絲平靜。一方面,仍沉浸在作者那簡明、睿智,有時又有些詼諧的語言之中,細細體味著他用簡單語言所表達出來的深刻道理,以及他在學術研究之中所貫穿的人文關懷。這些是除了本書所闡述的知識之外我們更應該學習的東西。另一方面,沒有激動起來的原因,也來自一些遺憾——我們沒能原汁原味地反映出作者的語言功底和風格。應該承認,本書比《牛津經濟地理學手冊》要通俗易懂得多,翻譯工作的確容易些。但本書也存在難點,即如何將簡明而嚴謹的英文翻譯為相應的中文。由於中、英文學術寫作風格的差異,以及中西思維方式的差異,做到這種“簡單”並不容易。例如,英文學術寫作通常會使用大量副詞來限定語句的意思(這不僅是習慣問題,而是思維嚴謹的一種體現),而中文則更傾向於直來直去的表達。因此,在學術著作翻譯上兼顧“信、達、雅”,對於我們這些中文寫作功底不強的人而言,是可望而不可及之事。當然,除了不能達“雅”之外,翻譯中肯定也存在著錯誤和漏洞。在此,我代表本書所有譯者懇請讀者原諒和賜教。
在組織翻譯《牛津經濟地理學手冊》之後,我再一次“不務正業”,從事英文學術著作翻譯工作,其主要原因有三。首要原因是這本書的學術價值和影響力;第二個原因來自我與作者的友情;第三是出於對商務印書館堅持“當代地理科學譯叢”系列圖書翻譯的欽佩。自1986年問世以來,這本書已經在全球銷售了十幾萬冊,成為經濟全球化相關課程最常用的教材,也是英美很多大學經濟地理學本科課程的首選教材。本人在攻讀博士期間認真研讀了第三版,獲益匪淺。當然,就在我們翻譯第四版之際,勤勞的作者已經讓第五版走進了書店!本書的難能可貴之處在於,其影響力遠遠超出了地理學界,成為國際商務學、管理學、社會學、政治學、國際關係學等領域的重要參考書。作者在書中確立的研究架構,已經成為經濟全球化研究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礎,並提供了理論視角。將這樣一本具有重要影響力的著作介紹給國內讀者,雖然耗用很多時間和精力,我還是從內心裡願意。
就我個人理解而言,本書的主要貢獻有以下三點。首先,它是經濟地理學中第一本明確採用“全球”視角的著作。20世紀80年代是“區域”重新回到西方經濟地理學視野的重要時期,學者們聚精會神地研究“第三義大利”、“矽谷”以及日本的經濟成功所形成的新區域現象,創造了“新產業區”、“新的產業空間”等理論視角,所強調的都是地方性。而本書的出版,將“全球”視野帶人了經濟地理學,並將全球、區域、國家和地方等不同空間層級的地理過程緊密聯繫起來,為全面“立體”地觀察我們這個時代的經濟現象提供了有力的工具。在這個意義上講,本書在近30年西方經濟地理學發展過程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其次,本書在80年代全球化研究剛剛興起之時就為之注入了地理“血液”,使地理學在全球化爭論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並取得了聲望。貫穿全書,作者一直強調空間層級和發展的地理不均衡性對於理解全球化過程的重要作用,並堅持認為全球化是一個穿透各種空間尺度的過程,具有“地方”和“區域”維度。這些觀點為本書以及地理學在全球化研究中奠定了堅實的地位,也在決策圈中發揮了影響力。第三,本書不僅僅是一本學術著作,也具有重要的實踐參考價值,特別是在國際商務研究這類套用學科中產生了重要影響。儘管地理學中不乏有關跨國公司的研究文獻,但就分析的尺度和實證的廣度而言,還沒有超越本書的。作者在書中提出的框架,為分析跨國生產組織提供了有效的理論工具,再加上豐富的跨國公司案例分析,使國際商務研究者和實踐者可以洞察不同企業戰略和組織結構的空間含義。除此之外,本書的另一個重要價值是,作者在新版本中一直不斷完善理論視角和更新案例素材,使讀者可以追蹤到新的理論進展及其在全球化研究中的套用。當然,這需要讀不同的版本才能了解。
寫到這裡,禁不住要介紹一下作者(雖然相信一些讀者已經熟知他了)。彼得·迪肯(Peter Dicken)是英國曼徹斯特大學地理系教授,國際著名經濟地理學者,英國皇家社會科學院院士,曾任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地理學期刊《人文地理學進展》(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的主編。他早年師從著名經濟地理學家大衛·M.史密斯(DavidM.Smith)學習經典區位理論,後來在行為學派和組織理論的影響下,逐漸脫離了新古典經濟地理學,轉向企業空間決策行為的研究。他提出的“企業一環境”研究架構,為開創工業地理和企業地理研究的新方法作出了重要貢獻,至今仍影響著該領域的研究。在70年代,作者通過合作著作Location in Space奠定了自己的學術地位。80年代以來,通過本書以及對企業的地方嵌入性、企業網路、全球生產網路等的研究,他成為了國際上最有影響力的經濟地理學者之一。彼得·迪肯不僅擁有淵博的學識和敏銳的洞察力,而且具有特別的人格魅力——和藹可親、平易近人,以及超出常人的幽默感。這是接觸過他的人們的同感(2005年我曾邀請他來北京進行短期講學,聽同學們都感受到了這一點)。正因如此,他吸引了一批志同道合的學者,並影響了他們。其中的年輕人,借用現今的流行語,都是他的“冬粉”,被戲稱為Dickors。這些人中不乏當今知名的中青年經濟地理學者,如Jamie Peck,Nell Coe,Kirs Olds,Henry Yeung,Philip Kelly等。通過Henry Yeung這座“橋樑”,我於2002年有幸認識了這位早已耳聞和“讀過”的著名學者,並成了忘年交!
促使我再次承擔翻譯工作的第三個原因,是我對商務印書館一直以來支持地理學發展的欽佩。該館在“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中就曾翻譯出版過不少經典地理學著作,成為當年我們了解國外學術世界的橋樑。最近,在李乎先生的主持下,商務印書館又開始組織“當代地理科學譯叢”。我組織翻譯的《牛津經濟地理學手冊》就得益於這個計畫。儘管現今不少學者都可以讀英文原著了,但對多數讀者而言中譯本還是需要的,至少讀起來更省力一些。另外,由於經濟體制轉型以及全球化的影響,我國經濟地理的理論知識積累處於一個重建時期,多讀一些國外新著,無疑對我們的學術研究是十分有益的。此外,正如蔡運龍教授在“當代地理科學譯叢”序言中講到的,時下我國學術界浮躁之風盛行。多讀一些國外名著,從讀書中學學別人治學嚴謹的態度和“慢工出細活兒”的精神,也是有益處的。因此,商務印書館的“當代地理科學譯叢”就像一劑良藥,對我們學術研究的“強身健體”益處多多。在這裡,我作為一個地理學者向商務印書館致敬。感謝李平先生、田文祝先生和張春梅女士(本書中文版的責任編輯),感謝他們為促進我國地理學學術研究做出的努力。
我要感謝所有參與本書翻譯的同事和朋友們——馬麗、張曉平、丁琰琰、武巍和李莉。沒有他們的參與和支持,再多一年的時間,恐怕我也難以完成此項任務。他們每個人的貢獻都記錄在本書之中(見各章尾)。由於我的空餘時間實在不能滿足進度要求,我沒能親自校對全書譯稿,有兩章是委託北京外國語學院高級翻譯班的丁琰琰校對的。但是,我自己應該為全書的疏漏之處負責。最後,我要再次感謝彼得·迪肯,他將原書全部電子版空白插圖提供給我們,大大減少了中文版的製圖工作,提高了圖件質量。
衷心希望該書中文版對國內相關學科的經濟全球化研究,以及對讀者理解經濟全球化現象和過程有所裨益。
劉衛東
2007年4月
於北京上地“五松園”

目錄

縮略詞
前言
致謝
第一章 引言
第一部分 轉變中的地理一經濟之輪廓
第二章新的地理一經濟
一些事情正在發生——那究竟是什麼?
“新”的地理一經濟?有關全球化的爭論
新的地理一經濟:揭示複雜性
即使在全球化的世界裡,經濟活動在空間上也是地方化的
地理一經濟與環境
結論
注釋
第三章 變化中的全球經濟地圖
歷史的足跡
坐過山車:全球經濟活動的總體趨勢
全球經濟地圖變化之輪廓:生產與貿易的全球性轉變
全球經濟地圖變化之輪廓:對外直接投資的全球性轉變
變換鏡頭:全球經濟之巨觀、微觀與中觀尺度地理
結論:一個多極的、千變萬化的全球經濟
注釋
第二部分 全球性轉變的過程
第四章 技術:變革的巨大引擎
技術和經濟變革
技術變革的過程:演化的視角
“空間壓縮”技術
產品和工藝技術的變革
技術創新的地理模式
結論
注釋
第五章 “國家消亡……國家永存”
“角逐的領土”:全球化經濟中的國家
國家/地區作為特殊文化、習俗和制度的容器
國家作為貿易、外資和產業的管制者
國家作為競爭者
國家作為合作者:區域經濟共同體的湧現
結論
注釋
第六章 不同的做法:國家經濟政策的差別
從一般到具體
一定程度的趨同
歐美等老牌工業化國家
日本
新興工業化及正在興起的市場經濟體
結論
注釋
第七章 全球經濟的首要“推動者與塑造者”
跨國公司的重要性
為什麼(不)跨國化?一般性解釋
組織結構的多樣性:如何協調跨國運營
“無地方性”跨國公司的神話
結論
注釋
第八章 “企業網”:跨國生產網路之地理
跨國公司的地理:構造企業內部生產網路
外部關係網路中的跨國公司
合成:將跨國生產網路的組織和地理側面連線起來
結論
注釋
第九章 衝突與合作的機制:跨國公司和國家同等重要
結合的紐帶
跨國公司與東道國
跨國公司與母國
跨國公司與國家之間的討價還價關係
結論
注釋
第三部分 全球性轉變;不同部門的情景
第十章 “消耗織物、編織時尚”:紡織與服裝業
紡織品一服裝的生產鏈
紡織與服裝業的全球性轉變
市場動力
生產成本和技術
政府以及多重纖維協定的角色
紡織與服裝行業中的企業戰略
紡織與服裝行業中的區域化生產網路
結論
注釋
第十一章 “變化之輪”:汽車工業
汽車生產鏈
汽車工業的全球性轉變
汽車市場的動力機制
生產成本、技術及生產組織的變化
國家的作用
汽車工業中不同的企業戰略
汽車工業的區域化生產網路
結論
注釋
第十二章 “萬能的晶片”:半導體工業
電子生產鏈中的半導體
半導體工業的全球轉移
市場的動態性
半導體生產的成本、技術以及生產組織的變化
國家的作用
半導體工業的公司戰略
半導體工業生產網路的區域化:以東亞為例
結論
注釋
第十三章 “讓世界運轉”:金融服務業
貨幣的重要性
金融服務業的結構
金融服務市場的動態性
金融服務業的技術創新
國家角色:金融服務的管制和解除管制
金融服務公司的戰略
金融活動的地理結構
結論
注釋
第十四章 “建立聯繫,銷售商品”:流通產業
全球化爭論中流通產業到底發生了什麼?
流通產業的結構
市場動力
技術革新與流通產業
政府的角色:流通產業的管制和解除管制
流通產業的企業戰略
結論
注釋
第四部分 全球經濟中的贏家與輸家
第十五章 贏家與輸家:綜述
從過程到影響
經濟發展之概貌
在全球經濟中謀生
注釋
第十六章 在已開發國家里生存:工作來自哪裡?
不斷富裕——但並非每個人都是贏家
就業崗位之情景
為什麼在發生?
政策回響
結論
注釋
第十七章 在開發中國家生活:保持增長,增強公平,確保生存
少數贏家——但大多數輸家
發展中世界的混雜性
新興工業化經濟體中保持經濟成長和確保公平
在最不已開發國家確保生存和減少貧困
參與全球化,還是不參與?
注釋
第十八章 讓世界變得更美好
“完美的世界”?
全球化及其反對者
全球性管制框架
兩個關鍵問題:勞動標準和環境管制
未來可能是什麼?未來應該是什麼?
注釋
參考文獻
主題詞對照表
譯者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