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估目的
學位中心開展學科評估的目的,一是服務大局,貫徹落實國家教育規劃綱要提出的“鼓勵專門機構和社會中介機構對高等學校學科、專業、課程等水平和質量進行評估”的精神,服務研究生教育“提高質量、最佳化結構、鼓勵特色、協同創新”的大局;二是服務高校,通過對學科建設成效和質量的評價,幫助高校了解學科現狀、優勢與不足,促進學科內涵建設,提高研究生培養和學位授予質量;三是服務社會,提供客觀的學科水平信息,為學生選報學校、學科和社會人才流動提供參考。參評條件與參評情況
學位中心堅持“自願申請參加,免收參評費用”的原則開展學科評估工作。各單位只要有一個及以上二級學科具有博士或碩士學位授予權(即具有研究生培養和學位授予資格),均可申請參加該一級學科的評估。第三輪評估按“新學科目錄”進行,要求“拆分學科”(如原“歷史學”、“建築學”)相關學科必須同時申請參評,以客觀反映學科拆分後的真實情況。第一輪評估於2002-2004年分3次進行(每次評估部分學科),共有229個單位的1366個學科申請參評。第二輪評估於2006-2008年分2次進行,共有331個單位的2369個學科申請參評。第三輪評估在95個一級學科中進行(不含軍事學門類),共有391個單位的4235個學科申請參評,比第二輪增長79%。
評估指標體系
學科評估採用“客觀評價與主觀評價相結合、以客觀評價為主”的指標體系,包括“師資隊伍與資源”、“科學研究水平”、“人才培養質量”和“學科聲譽”四個一級指標,指標權重全部由參與學科聲譽調查的專家(本輪評估約5000名)確定。根據教育部“提高高等教育質量三十條”、“2011協同創新計畫”和“研究生教育綜合改革”等有關精神,第三輪評估廣泛徵求各方意見,指標設定突出“質量、成效、特色”,在各方普遍關注的“學生評價、論文評價、科研評價、特色評價”等方面進行改革創新,倡導新的“學科評價質量文化”。
評估指標體系改革措施
在總結前兩輪學科評估經驗的基礎上,第三輪學科評估對評估指標體系做了較大修正,使得評估結果更加全面、科學、真實。1. 強調質量,淡化規模,樹立學科評價的正確導向
為全面貫徹落實以質量為核心的精神,引導參評單位樹立注重質量的良好氛圍,本輪評估全面改革排名性評估的一般做法,採用多項代表性指標代替總量指標,同時對規模指標設定數量上限,克服單純追求規模的傾向,在“比總量”和“比人均”之間找到“比質量”這個平衡點。
2. 創新學生質量評價模式,開創學生質量評價的新視角
改革人才評價方式,強調學生為本,注重在學培養質量與畢業後發展質量相結合的評價理念。引入用人單位對“學生畢業後質量跟蹤評價”;新增學生派出留學、交流指標,鼓勵對學生培養的投入;首次引入全國博士學位論文抽檢情況指標,促進博士學位論文質量全面提高。
3. 創新學術論文評價模式,營造學術論文評價的良好氛圍
以“SCI論文數”單一指標評價學術論文的做法早已飽受詬病。本輪評估首次採用“定量與定性、質量與數量、國內與國外”相結合的“多維度學術論文評價”方法。如將論文“他引次數”及“ESI高被引論文數”與最新發表的高水平期刊論文同時納入評價指標等,創立了學術論文評價的新質量文化。
4. 改革科研成果評價模式,強調學科的社會服務能力
強調專利成果的轉化與套用,鼓勵專利成果為社會經濟建設服務。同時,在主觀評價部分增加了社會服務和學術道德等內涵,邀請大量行業和企業人士及所有參評單位本學科專家對學科的社會聲譽進行全面評價,形成了“崇尚創新、重視質量、社會參與”的科研評價新模式。
5. 分類設定指標體系,突出學科特色,強化分類指導
進一步分門類、分學科設定指標體系,對特色一級學科設定特色指標,克服評估趨同導向。如對藝術類、建築類、體育、工商管理等學科,設定“藝術創作水平”、“建築設計水平”、“學生體育比賽獲獎”、“優秀案例”等特色指標,鼓勵不同學科辦出特色。
評估工作程式
為保證“嚴謹規範、公開透明”,學科評估按照以下程式進行,並將以下程式對參評單位預先明示。1. 數據採集
數據採集包括“公共數據採集”與“單位材料報送”兩部分。學位中心通過教育部、科技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有關教指委、學會等官方數據源獲取公共數據;通過參評單位申報獲取參評學科數據。
2. 數據核實
評估數據真實性是評估結果可靠性的重要保證。數據核查主要包括四個方面:一是按數據採集標準,對單位填報數據進行篩查;二是開發專門系統,對多單位、多學科重複填寫的數據進行核查;三是利用學位中心構建的公共信息庫,開發專門系統對填報數據進行核對;四是對發表學術論文等數據進行抽查。此項工作是學科評估最重要的環節之一,核查反饋材料多達近萬頁。
3. 信息公示
在確保國家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對單位填報的部分信息在參評單位範圍內進行網上信息公示,接受各方異議,並對異議情況再按評估標準進行確認。
4. 專家問卷調查
學科評估借鑑國內外經驗,採用“客觀評價和主觀評價相結合”的評價模式,邀請專家對學科聲譽、學術道德、社會貢獻與學生畢業後質量等進行主觀評價。主觀評價通過“問卷調查”方式進行,每個學科參與調查的一般為50-100人。本次評估除邀請本學科專家外,還特邀了部分來自教育部、科技部、文化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等30多個部委及大型企業的近500名行業、企業界人士。
5. 結果統計與發布
學科評估結果按照“精確計算、聚類統計”的原則產生。本輪評估首先按指標體系精確計算得到的原始得分,然後改變以往“四捨五入取整”產生並列排位的做法,採用“聚類統計”算法,將原始得分相近的聚為一類,使得分類更科學、同一類並列的單位更多,從而淡化名次,引導單位更加關注學科建設的優勢與不足。考慮到科研院所的特殊情況,高校和科研院所評估數據進行統一計算,公布時分別排列。
專家解讀
導向性強全國高校全國高校學科評估結果具有很強的導向性。全國高校學科評估的特色之一,就是對學科質量的特彆強調。如果總量指標和規模指標比重較大,容易引導學校注重數量和規模,並容易使高校辦學產生同質化的問題。本輪全國高校全國高校學科評估採用多項代表性指標代替總量指標,並對規模指標設定數量上限,是一個非常有意義的改革,有利於抑制高校單純追求規模擴張,可以使學校更好地將工作重心放在充實學科內涵、提高學科水平上,同時也更有利於高校突出特色,形成多元化學科形態共同發展的局面。
人才培養
全國高校全國高校學科評估改革人才評價方式,強調學生為本,注重在學培養質量與畢業後發展質量相結合的評價理念。引導研究生培養單位對“培養什麼樣的人”以及“如何培養人”這一基本教育命題的進一步深思。我們所培養的學生能否實現個人價值,取得期望的成就?能否為社會所需,得到社會的認可?可信的答案應來自受教育者自身以及社會的反饋。我們作為高等教育工作者必須在密切結合社會經濟發展的實際需求中,不斷踐行高層次拔尖創新人才的教育理念。人才培養質量作為本次全國高校全國高校學科評估的四個一級指標之一,最令人欣慰的是這個一級指標的重心放到學生身上了。
評價指標最佳化
全國高校學科評估撼動了以往‘SCI論文數’獨霸鰲頭的地位。通過定量計算代表性論文的被引次數,而對於引用低的最近發表的高水平學術論文,則邀請專家進行定性評價等,多視角、多方位地評價代表性論文質量,這更能全面反映出論文的學術價值、文獻價值和學術影響力。科學合理地設定學術論文的評價指標對高校人才培養的導向具有極強的牽引作用。同時,這也為高等教育中人才培養的科研導向提出了一個明確信號:必須在科學評價模式的指導下,加強學術論文的質量建設。從多個維度給予引導,更注重發表論文的質量,讓本次評估更加客觀公正。改革充分體現了質量重於數量的指導思想,也是貫徹提高高等教育質量方針的體現。
評估將成果形式(專利)、質量與內涵(轉化和套用)、影響力和意義(社會綜合評價)有效結合的評估模式創新,不僅有效提升了評估的準確性、客觀性,同時也將發揮極大的導向作用,對未來各學科科研中注重內涵、注重社會貢獻、遏制學術浮躁風氣、嚴肅學術道德等等都將產生持續和深遠的影響。
一流學科建設
學科是大學教學、科研、服務社會的基本單元,學科水平是一所大學核心競爭力的集中體現,學科特色也是一所大學的辦學特色體現。從一定意義上講,一所大學綜合實力的競爭,實質上是學科的競爭。我們常提到的世界一流大學,之所以著名,是因為它有一批高水平的學科。開展全國高校學科評估工作的目的很簡單,就是想通過這種形式,進一步推動學科建設,提高研究生培養和學位授予質量,並讓學生、社會了解我們高校和科研機構的教育能力、水平和質量。
全國高校學科評估力圖構建全新的“學科評價質量文化”。一是強調質量,淡化規模。二是創新學生質量評價模式,開創學生質量評價的新視角。三是創新學術論文評價模式,首次採用“定量與定性、質量與數量、國內與國外”相結合的“多維度學術論文評價”方法。同時,在主觀評價部分增加了社會服務和學術道德等內涵。全國高校學科評估工作清晰透視出的“質量意識”,勢必會深刻影響高校學科建設的理念和思路,引導高等教育尤其是研究生教育步入質量優先、更加科學的發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