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普通高等教育中醫藥類精編教材·解剖生理學

(四)血液 (二)胸肌 (一)頭肌

圖書信息

出版社: 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第1版 (2009年9月1日)
叢書名: 全國普通高等教育中醫藥類精編教材
平裝: 377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9787532398959, 7532398951
條形碼: 9787532398959
尺寸: 25.4 x 18.6 x 1.6 cm
重量: 640 g

內容簡介

《解剖生理學(供中藥、藥學、護理、管理等專業用)》講述了:中醫教材是培養中醫人才和傳授醫學知識的重要工具,高質量的教材是提高中醫藥院校教學質量的關鍵之一。根據教育部《關於普通高等教育教材建設與改革的意見》的精神,為了進一步提高中醫教材的質量,更好地把握新世紀中醫藥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的改革方向,讓高等中醫藥院校有足夠的、高質量的教材可供選用,以促進中醫藥教育事業的發展;為了繼承創新、發揚光大中國傳統醫學,讓學生在規定的課時內,牢固掌握本門學科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著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全國高等中醫藥教學管理研究會和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共同組織,全國各中醫藥院校積極參與,共同編寫了本套供中醫藥院校本科生使用的“全國普通高等教育中醫藥類精編教材”。

目錄

上篇 解剖學
緒論
一、人體器官的組成和系統的劃分
二、解剖學姿勢、常用方位術語和切面術語
(一)解剖學姿勢
(二)常用方位術語
(三)切面術語
第一章 細胞和基本組織
第一節 細胞
一、細胞的形態結構
(一)細胞膜
(二)細胞質
(三)細胞核
二、細胞的增殖
(一)分裂間期
(二)分裂期
第二節 基本組織
一、上皮組織
(一)被覆上皮
(二)腺上皮
二、結締組織
(一)固有結締組織
(二)軟骨組織和軟骨
(三)骨組織和骨
(四)血液
三、肌組織
(一)骨骼肌
(二)平滑肌
(三)心肌
四、神經組織
(一)神經元
(二)神經膠質細胞
第二章 運動系統
第一節 骨學
一、骨的形態
二、骨的構造
三、骨的理化特性
四、軀幹骨
(一)椎骨
(二)胸骨
(三)肋
五、上肢骨
(一)上肢帶骨
(二)自由上肢骨
六、下肢骨
(一)下肢帶骨
(二)自由下肢骨
七、顱骨
(一)腦顱骨
(二)面顱骨
(三)顱的整體觀
第二節 關節學
一、直接連結
二、間接連結
(一)關節的主要結構
(二)關節的輔助結構
(三)關節的運動形式
三、軀幹骨的連結
(一)椎骨間的連結
(二)脊柱
(三)胸廓
四、上肢骨的連結
(一)上肢帶連結
(二)自由上肢連結
五、下肢骨的連結
(一)下肢帶連結
(二)自由下肢連結
六、顱骨的連結
第三節 肌學
一、肌的形態和構造
二、肌的起止和輔助裝置
三、軀幹肌
(一)背肌
(二)胸肌
(三)膈
(四)腹肌
四、頭頸肌
(一)頭肌
(二)頸肌
五、上肢肌
(一)肩肌
(二)臂肌
(三)前臂肌
(四)手肌
六、下肢肌
(一)髖肌
(二)大腿肌
(三)小腿肌
(四)足肌
第三章 消化系統
第一節 消化管
一、消化管的一般結構和腹部分區
(一)消化管的一般結構
(二)腹部分區
二、口腔
(一)口腔壁
(二)口腔內和口腔旁結構
三、咽
(一)咽的形態和位置
(二)咽的分部和結構
四、食管
(一)食管的位置
(二)食管的狹窄
五、胃
(一)胃的形態和分部
(二)胃的位置
六、小腸
(一)十二指腸
(二)空腸和迴腸
七、大腸
(一)盲腸和闌尾
(二)結腸
(三)直腸和肛管
第二節 消化腺
一、肝
(一)肝的形態
(二)肝的位置
(三)肝的組織結構
(四)肝外膽道
二、胰
(一)胰的形態
(二)胰的位置
第三節 腹膜
第四章 呼吸系統
第一節 肺外呼吸道
一、鼻
(一)外鼻
(二)鼻腔
(三)鼻旁竇
二、咽
三、喉
四、氣管和主支氣管
第二節 肺
一、肺的位置、形態和分葉
……
第五章 泌尿系統
第六章 生殖系統
第七章 循環系統
第八章 內分泌系統
第九章 感覺器
第十章 神經系統
下篇 生理學
緒論
第一章 細胞的基本功能
第二章 血液
第三章 血液循環
第四章 呼吸
第五章 消化和吸收
第六章 體溫
第七章 尿的生成和排出
第八章 內分泌
第九章 神經系統
第十章 感覺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