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黃縣二安鄉

內黃縣二安鄉,位於內黃縣城西南31公里處,面積58平方公里,轄29個行政村,32個自然村,l35個村民小組,9758戶,40373人。

二安鄉位於內黃縣城西南31公里處,東鄰井店鎮,西界衛河與湯陰縣的五陵鎮隔河相望,南鄰濬縣善堂鎮和王莊鄉。北鄰高堤鄉。面積58平方公里,占全縣總面積的5%。轄29個行政村,32個自然村,l35個村民小組,9758戶,40373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114人,耕地面積5萬畝,其中有效並灌面積4.2萬畝,農民人均耕地1.27畝。2006年,地區生產總值2.7831億元,其中一產占40.35%,二產占40.3%,三產占19.4%,人均純收入3353元,財政收入128萬。
二安鄉近幾年通過新一屆黨委、政府正確領導,黨員幹部民眾不懈的努力,抓住機遇,奮勇拼搏,大力發展自己的主導產業,終於走出了一條具有自己鮮明特色的發展之路,擺脫了貧困落後,邁步走向了康莊大道。要想真正的了解二安,還得先從以下的幾個主導產業說起。
腐竹產業
二安鄉也被外界稱為腐竹之鄉,腐竹產業是二安鄉的主導產業之一,二安鄉的腐竹產量占了全圈腐竹生產量的很大比重,也是全國幾個大的腐竹生產基地之一。
目前,雙安豆製品有限公司,下轄9個生產園區,l35個生產廠家,700條生產線,占地面積320畝,建築面積36000平方米。年生產能力15000噸。有資產5060萬元,從業人員6500人,其中中專以上學歷的人員l20人,工程技術人員和生產技師450人。產品銷往安陽、濮陽、鶴壁、東北、華北以及華東地區。2006年實現產值1.5元,利稅1650萬元。
雙安豆製品有限公司以生產廠為支撐,以腐竹行業協會為依託,採取公司+園區+生產廠的產業化經營模式,帶動了2萬個農戶脫貧致富。2006年通過了IS0900l-2000國際質量管理體系認證,並獲得了出口權。
為了進一步抓住機遇,把豆製品這一產業做大、做強、做久,提出了“三化、四新、五帶動”的可持續發展戰略。即—“三化”:腐竹產業化、產業標準化、鏈條生態化;“四新”:樹立新觀念、開發新產品、開拓新市場、打造新品牌產“五帶動”:帶動大豆種植業、畜牧養殖業、農村沼氣建設、煤炭運輸業、彩印包裝業。
腐竹生產能合理地開發利用本地資源,變資源優勢為經濟優勢,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市場前景廣闊,有利於農業增效、農民增收,適應農村經濟發展的需要。
畜牧養殖
二安鄉非常重視畜牧養殖業的發展,通過廣泛深入的市場調研、考查,認為畜牧養殖適合在該鄉大力發展,是一個風險小、效益高、見效快的產業,能在短時間內大幅度增加農民收入。在2004年投資400餘萬元建成了占地60畝的車趙村蛋雞養殖密集區,並通過市級驗收;2006年前花固村民郭海紅投資200萬元,建成了占地5畝的萬頭生豬養殖場,並順利通過市級驗收。除密集區養殖外,還有傳統的家養牛、驢、騾、豬、羊以及有一定養殖規模的新品種畜禽,如南陽黃牛、東北驢、蒙古馬、川馬、長白條瘦肉豬、獺兔、肉兔、狐狸、鵪鶉等。全鄉生豬當年出欄4.9萬頭,年末存欄5.3萬頭;山綿羊當年出欄1.1萬隻,年末存欄1.5萬隻;雞當年存欄30萬隻,出欄18萬隻,產蛋180.7萬公斤。兔當年出欄2946隻,年末存欄13182隻。
企業發展
近兩年二安鄉抓住縣委縣政府提出的縣域經濟跨越式發展這一有利時機,強力招商,最佳化投資環境,使一批規模大、效益好、科技含量高、無污染的企業項目,相繼落戶該鄉。如:內黃創業科技發展有限責任公司。是公司經理張保國從北京中創興發公司引進資金,投資興建的一家集生產、銷售、研發為一體的食品項日,安裝有5條豆製品生產線,總投資為1100萬元,目前已全部完成投資。形成生產規模,年可實現產值3000萬元,利稅320萬元,可安排剩餘勞動力200餘名。
內黃鑫鎔鑄業有限責任公司是公司經理徐軍強在家鄉二安碼頭村引資建起的一家鑄造企業,主產品為精密鑄鋼件、鑄鐵件、鑄銅件。工程分兩期建設,總投資4800萬元。一期工程占地8800平方米,建築面積5300 平方米,已完成投資1800萬元,主要設備有:3台行吊、3噸電弧鋼爐、2.5噸頻電爐、壓風機、拋沙清理機等設備。可生產鑄鐵件、鑄鋼件、鑄銅件5000噸,產值4000萬元,利稅800萬元,二期工程計畫今年10月份開工建設。年底投產,預計投資350萬美元。兩期工程完工後,年生產能力可達l1000噸,產值1億元,利稅1300萬元,可安排200餘名農村剩餘勞動力。
鑫鎔鑄業公司擁有一支專業素質優良的技術隊伍,有新工藝新材料研發的生產能力,有先進、齊全的鑄造檢測設備,有覆蓋國內外的銷售網路,先後為北京重型機械廠、武漢汽輪機廠、上海石油機械廠等內外大型企業生產超大型精密鑄件,公司通過了IS09001質量標準認證,並獲得鑄造件出口權。
該公司有雄厚的資金,成熟的技術和暢通的供銷渠道,組織訂單生產,其發展前景廣闊。
內黃縣冰山冷凍食品有限責任公司是公司經理張素軍與鄭州市科晶食品配料有限責任公司共同投資興建的一家生產、銷售、研發為一體的冷凍飲品企業,項目建設在二安工業園區,毗鄰省道胡鶴線303公路和湯濮鐵路,水、電充足,交通便利,項目占地30畝,項目總投資l500萬元,建築面積3535平方米。安裝8條自動化冷凍食品生產線。企業現有職工100名,技術工人15名。年生產能力可達1萬噸,產值1億元,利稅1200萬元。
該公司主要設備有立冷、制冷機、銨罐、凝凍機、膨化機、包裝機、均質機、冷風機等設備。該公司採用國內先進技術、先進工藝研發生產高中檔冷凍食品,著力打造名牌產品,進軍大中城市和開發國際市場。
公司有成熟的技術和暢通的供銷渠道,有新工藝新材料研發的生產能力,有先進、齊全的冷飲檢測設備,有覆蓋國內的銷售網路,其發展前景廣闊。項目的建成投產將成為帶動二安經濟發展的又一極具實力的龍頭企業。
內黃縣榮城石油機械有限公司經理劉慶軍引進濮陽石油機械公司資金興建的一家機械加工企業,占地10餘畝,總投資1500萬元,可實現產值5000萬元,利稅600萬元。
個體工業發展較快,翻沙、拔絲、水泥預製、紙箱、塑膠管道、白鐵、彩印、白酒、麵粉加工、複合肥30多家個體企業取得了良好效益。
交通 通訊
境內湯(陰)濮(陽)鐵路、省道S303胡鶴線公路東西向平行過境,南距鶴濮高速公路8公里,西距京珠高速30公里,東距阿深高速20公里,縣大西環公路縱貫南北,柏油路村村相通,交通便利,區位優越。
境內1995年開通程控電話,1998年建二安鄉郵電支局大樓,聯通、移動、電信基站相繼建成,是年l0月:小槐林村被省命名為“電話村”,至2006年,全鄉程控電話裝機4000餘部,手機3000餘部。
水利電力
衛河從該鄉碼頭入境至後王出境流經五個村,全長5.8公里,1958年後由於河水量減少,經常斷流。2001年大劉村經上級水利部門批准,在衛河支流浚內溝大劉段修建水閘一座,方便了大劉、後王、車趙、北徐、劉序等村提水灌溉。有浚(縣)內(黃)溝,齊村溝、井村至觀寨溝、後安至觀寨溝起著排澇減災的重要作用,1988年,開始壓埋地下節水節能管道,1995年搞節水,節能豐產方,全鄉機井達1300眼,平均50畝地一眼井。2006年,水井已達到1846眼。
該鄉1987年建二安變電站,1990年改造各村街道供電線路,1994年率先使用微機化管理,成為華東供電網河南第一鄉。1999年對全鄉農網線路進行了改造,全鄉現有10千伏高壓線路5條,長235公里,工業線路2條65公里,低壓線路380公里,變壓器235台,容量1.18萬千伏安,2006年全鄉用電量970萬千瓦時。
農林 牧業
二安鄉成立以來,農業生產一直是全縣的先進典型。農村土地實行聯產承包以來,種植結構的調整,農業科技的套用也比較先進。2006年全鄉糧食總產量2579.6萬公斤,單產401.5公斤,比2004年分別增長12.2%和1.1%;棉化總產量409萬公斤,單產82公斤;油料總產量350.7萬公斤,單產270公斤;蔬菜總產量1816萬公斤,植桑1000餘畝,尖椒種植12000畝,年總產量252萬公斤,年產蠶繭146000公斥。
2005年全鄉森林覆蓋率28%,其中果林面積5500畝,水果總產量218萬公斤,特別是2006年春季,我鄉新增植了二安防洪堤以西林業空檔處7萬株楊樹,使我鄉的森林覆蓋率從23%提高到了28%。新植軟籽石榴500畝,成為豫北地區唯一引進無籽石榴種植技術的鄉鎮。
文化教育
境內前花固村有唐代佛說般若波羅密多心經幢(復興庵雙石塔)為省級文化保護單位;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有:劉小寨唐代清淨寺大象碑,小槐林村明代戴馬同宗慕碑。2000年鄉政府文物活動中心有圖書閱覽、科技諮詢室等,部分村有業餘民間藝術團體和電影放映隊,2006年電視入戶率已達97%以上,有線電視轉播站自94年建站以來,已普及了19個村,2700餘戶。
境內有初級中學3所,33個教學班,在校生2056人,教職工160人;國小17所,77個教學班,在校生2443人,教職工154人。全鄉共有中國小在校生4499名,教職工314人。學齡兒童入學率100%。
衛生 防疫
該鄉有衛生院1處,內設骨外、內科、五官等十三個科室。病床20餘張,設備有B超、x光、心電圖等。農村醫療網點29個,鄉村醫療防疫人員35人,保障了人民民眾的初級衛生保健需要。
商業 貿易
2006年鄉政府駐地已形成了東西、南北三條商業大街130多家商業門店林立,街道兩旁各類商品品種繁多,琳琅滿目,交易活躍,市場繁榮。有8家糧食購銷店,買賣興隆,糧食遠銷山西、山東、東北、北京等省市,年吞吐量約320萬公斤,已形成了豫北較大的糧食購銷集散地之一。
人民生活
農業的連年豐收,穩定和諧的社會環境,個體私營經濟的迅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肉、蛋、油、糖供應充足,乾鮮蔬菜、水果四季常有,穿衣特別是青年男女穿衣樣式新穎,品種繁多,住房由磚木結構到鋼筋水泥結構,由平房到樓房。高檔組合家具,彩電,機車,行動電話進入了普通農民家庭,電話入戶率達85%以上,農村人民生活已開始步入嶄新的小康時代。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