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內蒙古圖書館的發展歷史可上溯到清光緒37年(公元1908年)
11月歸化城副都統三多在舊城小東街文昌廟內創辦的“歸化城圖書館”。1925年改名為“綏遠省立圖書館”。日寇侵占期間,蒙古文化館改為蒙古文化研究所,並於1942年遷往張家口。1945年由於戰亂,原蒙古文化研究所的藏書損失過半。1947年4月,綏遠省政府將殘餘圖書運回歸綏,於11月4日恢復省立圖館。1949年8月,省立圖書館遷入原省立民立教育館舊址,成為綏遠省社會教育推行委員管轄下的圖書館。1950年5月,奉綏遠省文教廳的指示,在原綏遠省社會教育推行委員會的基礎上籌建省圖書館。先在工人文化宮後的小院開辦了一個圖書室,同年10月,該室遷至新城鼓樓,正式命名為“綏遠省人民圖書館”。1957年,內蒙古自治區成立十周年時,在呼和浩特人民公園內建成建築面積2830平方米館舍,設計藏書容量30萬冊。該館舍於1957年3月竣工使用,於5月1日慶祝內蒙古自治區成立十周年之日,由內蒙古自治區主席烏蘭夫親自剪彩開館。
1965年12月,內蒙古科學技術圖書館併入內蒙古圖書館,成為內蒙古圖書館科技部。1984年5月又將科技部交給內蒙古科委。圖書館進入了一個全面發展的新時期。藏書由建國初期的3萬餘冊增加到140餘萬冊,遠遠超過了館舍原設計藏書容量。
1985年內蒙古政府決定新建內蒙古圖書館。新館地址位於呼和浩特市烏蘭察布西路,占地2.8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2萬平方米,設計藏書容量300萬冊,主樓四層,書庫九層。1995年4月8日,新館建設破土動工,1997年7月8日竣工,1998年5月28日新館正式開館接待讀者。新館開放後,每年接待讀者50多萬人次,受到社會各界廣泛關注,已成為內蒙古自治區最大的功能齊全、設施先進的公共圖書館。
結構
內蒙古圖書館本館主體六層,主樓四層,書庫九層,總占地面積28311.90平方米,建築占地面積5266.50平方
米,總建築面積20508.04平方米。建築主體坐南向北,總藏書設計容量可達300萬冊。本館擁有7個外借服務視窗、20多個不同類型的閱覽室,近2000個閱覽席位。除古籍等少數珍貴文獻外,其餘採用大範圍開架借閱的服務模式。另外根據內蒙古民族地區特點和館藏民族文獻的特殊性,館內專門設有蒙文經卷特藏庫和地方文獻閱覽室。內蒙古圖書館建成於內蒙古自治區“八五”期間,是內蒙古自治區成立五十周年大慶獻禮項目,它是一座具有民族特色的開放式、多功能、研究型、現代化公共文獻信息中心,主要業務工作已採用自動化管理,將為實現數位化、網路化,建設數字圖書館奠定基礎。除向讀者提供完善的文獻借閱、參考諮詢服務外,還設有高標準的多功能廳、電子閱覽室,為更好地發揮圖書館宣傳教育功能、滿足讀者文化需求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對繁榮內蒙古自治區文化事業和提高全民文化素質,將發揮巨大作用。
館藏
周禮節訓 六卷/(清)黃叔琳撰.—清乾隆43年(1778)刻本版框高14.5厘米,寬11厘米
內蒙古圖書館藏
此書卷末題:嚴鐵樵讀,書中有大量批較。
萬氏秘傳片玉痘疹 十三卷/(明)萬全撰.—清初刻本
版框高19.5厘米,寬12厘米
內蒙古圖書館藏
此為該書的最早刻本。
綏遠通志稿 一百卷/綏遠通志館纂.—稿本
版框高21厘米,寬15厘米
內蒙古圖書館藏
此書是內蒙古地區唯一的一部通志
秦氏叢譚 六卷/(清)秦煥撰.—稿本
版框高16.5厘米,寬10厘米
內蒙古圖書館藏
此書是宋著名詞人秦觀後裔無錫秦氏的族譜。
數字資源
超星數字圖書館CNKI數字圖書館
維普資訊
阿帕比電子圖書
阿帕比閱讀網體驗版
龍源期刊
萬方數據
讀者須知
內蒙古圖書館讀者卡簡稱“一卡通”是在圖書館自動化管理系統中建立起來的一項方便讀者的服務措施。
“一卡通”服務的功能與範圍1、本項服務的有效範圍暫時設定為內蒙古圖書館館內使用。
2、持“一卡通”讀者服務卡,讀者可在內蒙古圖書館範圍內享受借書、閱覽、自學、查閱、複印服務。
3、讀者根據個人的不同需求,可在辦卡時賦予其不同的功能。
4、持“一卡通”讀者服務卡,讀者可免費閱覽參考文獻(412室)和工具書(411室)。
申請辦理“一卡通”的條件和手續:
1、中國公民與外籍人士均可申請辦理。
2、申請人須持本人身份證、軍人證、護照、駕駛證、戶口本等有效證件及身份證的複印件,領取辦證申請表,並按個人實際情況填寫完整。
3、辦理登記手續並交付“一卡通”工本費10元和相應服務的押金及各項收費。
4、讀者提供的身份證複印件和所填寫的申請表作為讀者檔案進行保存。
5、辦證當天即可憑卡借閱。
最新動態
內蒙古圖書館館長、內蒙古文化信息共享工程主任李曉秋,帶領內蒙古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各部門主任一行7人,到
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國家中心學習考察,李曉秋館長向中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國家中心張彥波主任做內蒙古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工程進展情況及工程發展規劃情況匯報,並深入探討內蒙古資源建設問題。中國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國家中心張彥波主任對內蒙古文化信息共享工程的建設表示欣賞,並指出內蒙古資源要從兩方面加強建設:地方特色資源建設。民族文化資源建設。座談氣氛融洽、熱烈。內蒙古文化信息共享工程人員用兩天時間在國家中心有針對性的深入學習、解決了內蒙古文化信息共享工程的一系列疑難問題,收穫頗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