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經學
作 者:王洪圖 主編出 版 社: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4-9-1
版 次:1
頁 數:392
字 數:623000
印刷時間:2004-9-1
開 本:
紙 張:膠版紙
印 次:
I S B N:9787801565617
包 裝:平裝
內容簡介
本書是在教育部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指導下,由全國高等中醫藥教材建設研究會組織編寫,供高等中院校中醫專業七年製作用的教材。本書在內容上改變了過去《以黃帝內經》原篇為章、節的局限,而從內經學的學術體系角度,選擇學術思想特點突出、理念價值高、臨床指導性強的內容,根據其內在聯繫而分立章節,並第一次以《內經學》為高等中醫藥教育的教材名稱。全書共分上、中、下三篇:
上篇為“概論”,介紹內經學的概念、《黃帝內經》其書、內經學的學術體系以及從學術發展史的角度介紹歷代研究《黃帝內經》的概況。
中篇名“《黃帝內經》的醫學原理”,中心內容是討論人體生命在各個階段、各種狀態下的表現及其發展規律。其中生命與人體、藏象部分,是言其“常”,疾病部分則從疾病的概念、病因、發病、病機以及疾病的傳變與轉歸幾方面,論其“變”。診法部分討論了診病的原理與方法,論治部分介紹了論治理論、原則及各種治病方法,攝生與康復,則討論養生的基本原則以及疾病的康復與護理。
目錄
上篇概論1第一章內經學概說1
第一節內經學的概念1
一、《黃帝內經》及其在中醫學的地位1
二、內經學的概念2
第二節內經學的學習方法4
一、課程的性質與教學目的4
二、學習方法4
三、主要參考書5
第二章《黃帝內經》的成書與流傳8
第一節《內經》的成書8
一、《內經》的成書年代及作者8
二、《內經》書名的含義12
第二節《內經》的流傳12
一、《內經》的流傳12
二、《內經》的注家與注本14
第三章《黃帝內經》的學術體系15
第一節《內經》學術體系的內涵15
一、系統結構15
二、理論內19
三、學術特徵21
第二節《內經》學術體系的形成24
一、醫療實踐的觀察與驗24
二、古代科學技術的滲透26
三、古代哲學思想的影響28
四、先秦諸子的作用30
第三節《內經》學術體系的發展32
一、《內經》學術體系的發展方式與特點32
二、發展展望33
第四章《黃帝內經》的歷代研究36
第一節唐代以前36
第二節宋、金、元時期38
第三節明清兩代40
第四節近現代44
中篇《黃帝內經》的醫學原理47
第五章生命與人體47
第一節生命起源47
一、天地合氣命之日人47
二、生之來謂之精48
三、天地萬物莫貴於人49
經文輯要50
第二節人體生命的內涵51
一、生命三要素:精、氣、神51
二、生命過程:生長壯老已53
經文輯要54
第三節人體生命特徵56
一、神機氣立56
二、生氣通天57
三、形與神俱60
四、陰平陽秘61
經文輯要63
第四節人體結構65
一、人的形體結構65
二人體部位劃分69
三、目為命門70
四、五臟者身之強71
經文輯要71
第六章藏象75
第一節藏象的概念與特點75
一、藏象的概念與內容75
二、藏象學說及其特點75
三、藏象學說的地位78
第二節心與小腸79
一、心主血,為生之本79
二、心藏神,為君主之官79
三、心位於胸中,外應虛里80
四、心充脈華面,在液為汗,開竅於舌及耳80
五、心主言,在志為喜,在聲為笑80
六、小腸主受盛,泌別清濁81
附君火與相火81
經文輯要82
第三節肝與膽83
一、肝藏血,為罷極之本83
二、肝為將軍之官,藏魂主謀慮84
三、肝主敷和,其氣主升,性喜條達84
四、肝居脅下,充筋華爪,開竅於目,在液為淚85
五、肝為語,在志為怒,在聲為呼85
六、膽藏精汁,為中正之官,主決斷,十一髒取決於膽86
經文輯要86
第四節脾與胃87
一、脾藏營,為倉廩之本87
二、脾主為胃行其津液,其氣主升87
三、脾舍意,在志為思88
四、脾不主時,孤髒以灌四旁88
五、脾位於腹部,充肌華唇,開竅於口,在液為涎88
六、胃主受納熟腐,為五臟六腑之海88
經文輯要89
第五節肺與大腸90
一、肺司呼吸,為氣之本91
二、肺朝百脈,主治節91
三、肺舍魄,在志為憂91
四、肺氣宣發,外合皮毛92
五、肺氣肅降,通調水道92
六、肺位於胸中,開竅於鼻,在液為涕93
七、大腸主傳道,魄門亦為五臟使93
經文輯要94
第六節腎與膀胱95
一、腎藏精舍志,為封藏之本95
二、腎司天癸,主生殖95
三、腎主作強,出伎巧96
四、腎為水髒,主津液97
五、腎精生髓,氣通於腦97
六、腎位於腰部,充骨華發,開竅於耳及二陰97
七、膀胱藏津液,氣化則能出98
經文輯要99
第七節心包、三焦100
一、心包與臣使之官100
二、三焦與水道100
經文輯要101
第八節臟腑關係102
一、十二髒相使貴賤102
二、臟腑藏瀉,相反相成103
三、五臟相關,生克制化104
四、五臟表里左右相使105
經文輯要106
第九節奇恆之腑107
一、腦為髓海系目系107
二、膽為中精之府107
經文輯要108
第十節氣108
一、氣的概念108
二、氣的性質109
三、氣的作用110
四、氣的分類111
五、營衛氣血之陰陽離合113
六、營衛之氣的運行與會合114
經文輯要116
第十一節精與神118
一、精的概念118
二、精血津液119
三、神的分類及其含義120
四、心主神明與五神髒122
五、精神關係123
經文輯要124
第十二節經絡125
一、十二經脈標本125
二、三陰三陽開闔樞126
三、絡脈127
四、奇經八脈128
五、氣街131
經文輯要134
第七章疾病138
第一節疾病的概念138
一、疾病是異常的生命過程138
二、疾病可知139
三、疾病可防可治139
第二節病因140
一、《內經》的病因概念140
二、《內經》病因分類及其意義141
三、病因與病位、病性的關係141
四、生病起於過用142
五、九氣為病143
經文輯要144
第三節發病145
一、邪氣發病145
二、正氣為本145
三、兩虛相得146
四、失和為邪146
五、因加而發146
六、勇者氣行怯者著病147
七、病發無常147
經文輯要148
第四節病機149
一、有無盛虛求其屬149
二、氣血以並,陰陽相傾151
三、臟腑病機151
四、經絡病機153
五、精神病機155
六、氣血病機157
七、陰陽病機160
八、病機十九條162
經文輯要165
第五節疾病傳變與轉歸169
一、疾病傳變方式169
二、疾病轉歸171
經文輯要172
第八章診法175
第一節診法原理175
一、以表知里175
二、以常衡變176
三、三才並察176
四、四診合參177
五、審證求因177
六、胃氣為本177
經文輯要178
第二節診病方法179
一、診病的基本原則與要求179
二、診病的方法180
經文輯要186
第三節斷病方法188
一、病、證與病形、病能189
二、病證的命名與分類189
三、辨證審機求其屬192
經文輯要193
第九章論治194
第一節治療思想194
一、法天則地194
二、從容人事197
三、治求中和199
經文輯要200
第二節治療原則201
一、早期治療201
二、治病求本203
三、協調陰陽204
四、攻邪養正204
五、因勢利導206
六、標本先後207
經文輯要208
第三節治療大法210
一、寒熱溫清210
二、虛實補瀉211
三、正反逆從211
四、表里異治212
經文輯要214
第四節藥物療法215
一、藥性理論215
二、制方法度217
三、用藥的理論與規範218
四、十三方220
經文輯要224
第五節針灸療法227
一、針灸調經原理227
二、針灸調經原則229
三、針灸調經方法232
經文輯要237
第六節其他療法243
一、砭石療法243
二、情志療法244
三、按摩導引245
四、飲食療法245
五、醪藥療法246
六、手術療法246
七、束指與牽引246
八、吹耳與刺鼻247
九、其他療法247
經文輯要247
第十章攝生與康復250
第一節攝生250
一、攝生學說基礎250
二、攝生原則255
三、攝生方法257
經文輯要260
第二節康復262
一、康復學說基礎262
二、康復基本原則263
三、康複方法舉隅265
經文輯要267
下篇《黃帝內經》的多學科思想269
第十一章《黃帝內經》的醫學哲學思想269
第一節氣-陰陽-五行269
一、氣、陰陽、五行的內涵269
二、“氣-陰陽-五行”模型在《內經》中的套用272
三、對“氣-陰陽-五行”模型的認識273
第二節天人合一275
一、對“天”“人”的認識275
二、天人相應276
三、整體思維278
第三節取象比類280
一、取象比類的內涵與特徵280
二、取象比類方法的運用281
第四節變易求和282
一、變易求和的涵義282
二、變易求和方法的運用283
第十二章《黃帝內經》的天文醫學285
第一節《內經》天文曆法學285
一、宇宙結構說285
二、天球宇宙觀286
三、曆法體系287
第二節《內經》的天文曆法醫學思想289
一、宇宙結構說的醫學意義289
二、天球宇宙觀的醫學意義289
三、五運六氣曆法的醫學意義291
第十三章《黃帝內經》的地理醫學292
第一節《內經》的地理學內容與成就292
一、《內經》的地理學內容292
二、《內經》的地理學成就294
第二節《內經》地理學與醫學297
一、地理與生理297
二、地理與病理298
三、地理與診斷300
四、地理與治療300
五、因地養生301
第十四章《黃帝內經》的氣象醫學思想302
第一節《內經》的氣象學內容與成就302
一、《內經》的古氣象學內容302
二、《內經》在氣象學上的成就與特色305
第二節《內經》的氣象醫學思想及其臨床運用306
一、《內經》的氣象醫學思想306
二、《內經》氣象醫學思想的臨床運用308
三、《內經》氣象醫學思想的學術意義309
第十五章《黃帝內經》的時間醫學思想311
第一節《內經》反映的生命節律311
一、超年節律311
二、周年節律311
三、周月節律312
四、周日節律312
五、亞日節律312
第二節《內經》對生命活動節律形成的認識313
第三節《內經》對生命活動節律實質的認識314
一、陰陽消長變化314
二、氣血盛衰變化314
三、臟腑經脈功能盛衰變化314
第四節《內經》時間醫學思想的臨床套用316
一、依時辨證316
二、立法與用藥318
三、擇時服藥322
四、預測疾病323
五、養生保健323
第五節《內經》時問醫學思想的意義及評價324
第十六章《黃帝內經》的體質醫學325
第一節《內經》體質論及其特點325
第二節《內經》體質醫學內容326
一、體質形成的因素326
二、體質的分類及其特點329
三、體質與疾病331
四、體質與診斷332
五、體質與治療332
六、體質與攝生333
第十七章《黃帝內經》的心理醫學思想335
第一節《內經》對心理活動的表述及其含義335
一、神335
二、五神338
三、七情340
第二節《內經》形神關係的基本觀點341
一、形為神之體341
二、神為形之主342
三、形與神俱則成為人342
第三節《內經》臟腑藏神的理論觀點343
一、腦與神的關係343
二、心主藏神與五臟藏神344
第四節《內經》心理醫學思想的臨床套用347
一、心理因素與發病347
二、心理與診斷348
三、心理與治療349
第五節《內經》心理醫學思想的意義及評價351
第十八章《黃帝內經》的社會醫學思想353
第一節《內經》社會醫學的基本內容及其特點353
一、《內經》中的社會分期及醫學源流說353
二、《內經》有關社會狀況與人群疾病的記載355
三、《內經》關於醫患關係的討論356
第二節《內經》社會醫學的價值357
一、豐富了中醫病因學理論357
二、完善了中醫學防治理論359
三、構建了較完善的醫學模式360
第十九章五運六氣學說362
第一節《內經》運氣學說的內容362
一、乾支甲子363
二、五運367
三、六氣371
四、運氣同化378
第二節《內經》運氣學說在醫學中的套用382
一、五運理論的臨床套用382
二、六氣理論的臨床套用386
三、運氣變化與內臟系統疾病關係的研究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