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皇城

現存的皇城牆為南牆,位於天安門東西兩側。 再北為皇城正門承天門,東西牆垣延伸,折而向北圍合為皇城。 城東門為東安門,西門為西安門,北為北安門。

內皇城

由來

北京是由四圈套著的城牆組成的城牆城防體系。外城牆是左安門、永定門、右安門……半圈,北邊、西邊雖有元大都的土城但與外城牆無關。內城牆是正陽、朝陽、阜成、安定門一圈。再向內是皇城,皇城內是紫禁城。紫禁城內還有套牆,不過是宮牆了。其實紫禁城才是真正的皇城,皇城其實應該叫外皇城,因為皇城叫了紫禁城,外皇城叫了內皇城。

位置

皇城是北京明清宮殿——紫禁城外圍的牆垣。現存的皇城牆為南牆,位於天安門東西兩側。東側南牆與東牆相交於現“貴賓樓”前,轉折處的角柱石仍然存在。

演變

明永樂五年到十八年(公元1407-1420年)建造北京宮殿、衙署,同時修築皇城。正南為大明門(清初改稱大清門,民國時改為中華門),門內為南北走向縱長形的“千步廊”廣場,東西廊房各一百一十間,至長安街又左右折,向北廊房各三十四間。千步廊以北皇城牆圍合橫長形廣場,東西兩端設長安左、右門,為磚拱三座門式。這個“T”形廣場稱為皇城“外郛”。再北為皇城正門承天門,東西牆垣延伸,折而向北圍合為皇城。城東門為東安門,西門為西安門,北為北安門。明宣德七年(1432年)將原在御河以西的東牆移至河東。清順治八年(1651年)改承天門為天安門,北安門為地安門。乾隆十九至二十五年(1754-1760年)重修皇城,又在長安左、右門外增築圍牆共三百二十二丈五尺一寸,兩端各設三座門,稱東長安門和西長安門。據《大清會典》載:“皇城廣袤三千六百五十六丈五尺,高一丈八尺,下廣六尺,上廣五尺二寸”。
民國元年(1911年)打通長安街,拆除了長安左、右門兩側圍牆。1913年南皇城拆出“南長街”和“南池子”兩個街口,以後又拆出南河沿街口。東安門於1912年被焚毀,只保留三座門式的東安里門。至1927年,除南牆和千步廊東西牆外,皇城牆全部拆完。1950年西安門被焚毀,1955年拆除地安門,1959年拆除大清門及千步廊東西牆。
明代的皇城內是禁地。紫禁城之西是西苑(北海、中海、南海),東面是東苑(又名小南城),此外都是專為皇家服務的內府衙門和倉庫、作坊、馬廄。清代縮小了內府機構,皇城開放,入住居民商店,至清末皇城內外已無分別。明代皇城北安門以內大街兩側尚有兩道“黃瓦牆”,各向東西延伸,是當時區隔庫署的牆,俗稱“內皇城”,牆東、西有門,稱“黃瓦門”,後來訛傳為“黃華門”。“黃化門”現在沿地安門大街東側至景山東街的牆仍保存較完整,是明代的原構。

現狀

內皇城牆構造為城磚砌築,上用“冰盤檐”挑出黃琉璃瓦頂,牆身不抹灰,直接刷紅色。現在天安門兩側皇城外(南)牆面為近代修繕時抹灰,內側仍為原狀。
2001年東城區修建東皇城遺址公園,發掘出明代東安門和門內石橋局部遺址,對其進行了妥善保護並公開展示,又在北部原址上復建了一段皇城牆,以標示其原來的位置和形制。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