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福胡同:舊稱內府庫胡同、內府供應庫。
簡介
![內府庫胡同](/img/8/7d8/nBnauM3XxUDN2MTMzgzM2gzNyITM2AzM3YTMwADMwAzMxAzL4MzLwY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明內府供應庫設此,入清之後廢棄,清稱此地為內府庫,屬皇城。民國初年京兆尹薛篤弼將“內府”諧音為“納福”,取吉祥之意。內府供應庫是明內府二十四衙門之一,“專司皇城內二十四衙門、山陵等處內官食米”。納福胡同西為板橋東街,其北端在與北河胡同(原為玉河一段)相交處有板橋,故稱。
清乾隆時稱內府大街,宣統時改今稱。“文化大革命”之中,納福胡同稱鼓舞胡同,後恢復原名。
內府庫胡同位於東城區西部。明內府供應庫設此,入清之後廢棄,清稱此地為內府庫,屬皇城。清乾隆時稱內府大街,宣統時改今稱。“文化大革命”之中,納福胡同稱鼓舞胡同,後恢復原名。
納福胡同:舊稱內府庫胡同、內府供應庫。
明內府供應庫設此,入清之後廢棄,清稱此地為內府庫,屬皇城。民國初年京兆尹薛篤弼將“內府”諧音為“納福”,取吉祥之意。內府供應庫是明內府二十四衙門之一,“專司皇城內二十四衙門、山陵等處內官食米”。納福胡同西為板橋東街,其北端在與北河胡同(原為玉河一段)相交處有板橋,故稱。
清乾隆時稱內府大街,宣統時改今稱。“文化大革命”之中,納福胡同稱鼓舞胡同,後恢復原名。
胡同(hú tòng)亦作“衚衕”(hú dòng ),也叫“里弄”、“巷”,是指城鎮或鄉村里主要街道之間的、比較小的街道,一直通向居民區的內部。它是溝...
簡介 起源 歷史 概況 胡同文化北京老的街苞,民間俗稱"胡同"。由於手藝好的手工業者因居所被人叫熟,慢慢形成了胡同,該胡同就被取名為磨刀兒胡同。
歷史 文化 相關詞條北京市東城區磚兒胡同,孔廟東側,呈東西走向。東起雍和宮大街,西止官書院胡同。全長97米,寬3米,瀝青路面。
同區胡同 相關詞條 相關連結明光胡同位於延吉市中關電子科技大廈北側,全長155米,原寬5米,胡同兩側商家雲集。改造後的明光胡同,路面拓寬至7米,大大地方便了過往行人,也給車輛的通行帶來便利。
相關詞條納福胡同,位於東城區西部,東起嵩祝院北巷,北至東板橋街。西與吉安所北巷相通,南與橫柵欄胡同相通,屬景山街道辦事處管轄。
明亮胡同是橫跨香餌胡同、土兒胡同的一條橫胡同。它們位於東城區交道口,自今年七月十八日畫上拆字以來,僅短短一個月的時間,已經變為一片廢墟。
概況 相關詞條民豐胡同,位於北京市西城區,元、明兩代屬阜財坊。明代稱舍飯蠟燭寺,因蠟燭寺(後名舍飯寺、法光寺)在此得名。清代稱舍飯寺胡同。
相關詞條民強胡同 民康胡同 明亮胡同
概況 相關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