診斷與鑑別診斷
1、診斷痰濕壅肺之內傷咳嗽,主要臨床表現咳嗽痰多,痰占膩或稠厚成塊色白,反發作,咳聲重濁,因痰而咳,痰出咳止,每於早晨或食後則咳甚多,進甘甜油膩食物加重,胸悶脘痞,胃納不振,神瘦乏力,大便時溏,脈象濡滑,舌苔白膩.
2、鑑別診斷
痰濕壅肺咳嗽是內傷咳嗽的一種、尚有痰熱咳嗽、肝火犯肺咳嗽、陰虛咳嗽、氣虛咳嗽等。
痰熱咳嗽:痰色黃稠而難咳出,甚或痰中帶血,胸悶,口乾,口苦,咽痛,舌苔黃膩或黃白相兼滑數。
肝火犯肺咳嗽:咳嗽氣逆,咳則連聲不己,胸脅疼痛。甚則咳吐鮮血。或痰帶血絲,性急易怒,煩熱口苦,咽喉乾燥,面紅耳赤,舌苔薄黃而少津,脈弦數.陰虛咳嗽:咳嗽痰少而粘,口乾舌燥,五心煩熱,或見咯血,舌紅少苔,脈細數。
氣虛咳嗽:咳嗽痰多而稀,短氣乏力,自汗神疲,畏風,易於感冒,苔薄白,舌質淡,脈弱。
在咳嗽的診斷中還要與肺癆咳嗽、肺脹咳嗽、哮證與喘症之咳嗽相鑑別:肺癆咳嗽:咳嗽是肺癆的主要症狀之一,但肺癆還同時出現咯血、胸痛、潮熱、盜汗、消瘦等症,必要時可進行X光檢查以助診斷。
肺脹咳嗽:有久患咳、喘、哮等病症不愈的病史.在咳嗽的同時,並有胸中煩悶、脹滿,上氣咳喘,甚至面目晦暗,唇舌紫紺,顏面四肢浮腫等症,且病情纏綿,經久難愈。
哮證及喘證:哮證及喘證雖然也兼見咳嗽,但各以哮,喘為其主要臨床表現.哮症主要表現痰氣交阻、氣道壅塞,呼吸不利,喉間痰嗚氣吼.喘證主要表現為呼吸迫促,張口抬肩,不能平臥。
辨證施治
痰濕咳嗽為脾虛健運失常,以致痰濕內生上漬於肺,阻礙氣機而咳嗽,咳嗽痰多,痰出咳止為主要症狀』市主氣,脾主運化,肺氣有賴於脾所運化的水谷精微以充養,若脾虛日久可導致肺氣魑亦衰,出現咳嗽、氣促、語言低微等症狀.因此治療痰濕壅肺咳嗽之大法以補脾為主,可通過補脾達到補肺的目的,此即“補土生金。”在具體施治中,要健脾燥濕,理氣化痰,方以二陳湯加減。陳湯方用半夏燥濕化痰;陳皮理氣化痰,使氣順痰降,氣行則痰化:因痰由濕生,脾健運則濕自化,濕得出則痰自清,配茯苓健脾利濕,甘草健脾和中。‘諸藥合用,濕去痰消,氣機通暢,脾得健運,則諸症亦隨之而解.若痰濕較重,痰多,脘悶明顯,可加蒼朮、厚朴、薏苡仁、杏之類,以增強燥濕化痰之力;證屬寒痰者,加乾薑、細辛以溫化;屬風痰者,加制南星、白附子以祛風化痰;痰滯食阻,而見痰多胸痞.食欲不振,苔膩脈滑者,可用三子養親湯,順氣降逆,化痰消食。
轉歸及予後
痰濕壅肺之內傷咳嗽,病在肺臟虛弱,脾失健運,不能輸布水谷精微,釀濕生痰,其病在肺在脾,加病發日久,則必移於腎,肺腎為相生之髒,一般病在肺為輕,病在脾為較重,病在腎尤重。張景岳說:“五臟皆有精氣,而惟腎為元精之本,肺為元氣之主,故五臟之氣分受傷,敗病必自上而下,由肺,由脾以及於腎.五臟之精分受傷,則病必自下而上,由腎由脾以及於肺,肺腎俱病則他髒不免愛矣.”由此可見,由肺及脾至腎的過程,既是病情由輕轉重的過程.故病在肺脾治療尚易,及至於腎則治療棘手予後較差。肺主氣,心主血,氣血相關,肺臟病變日久必及於心,轉化為肺脹,亦屬於現代醫學的肺氣腫、肺心病階段,則予後較差,往往病程纏綿,遷延難愈。
預防與護理
積極開展衛生宣傳教育,改善環境衛生,加強勞動保護.戒菸,鍛鍊身體增強體質,有利於提高抗病能力.咳嗽患者應忌食辛辣香燥,炙博肥膩之品,注意氣候變化,預防感冒,調節情緒,克制郁怒。各家論述
痰濕壅肺之內傷咳嗽,由肺臟虧虛,脾虛生痰,上漬於肺所致,其病情的發生與發展,與肺、脾、腎有密切關係.從病理轉歸來說,首先是肺的病變,《素問、宣明五氣論》說:“肺為咳”指出了咳嗽其病在肺系.張景岳說:“咳證雖多,無非肺病。”陳修園也說:“《內經》雲五臟六腑蹊皆令人咳,非獨肺也.然肺為氣之市,諸氣—上逆於肺則嗆而咳,是咳嗽不止於肺,而亦不離於肺也。”《雜病源流犀燭、咳嗽哮喘源流》在論述咳嗽的病理時說:“蓋肺不傷不咳,脾不傷不久咳,腎不傷火不熾,咳不甚其大較也。”不僅指出肺脾腎三髒是咳嗽的主要病變所在,並指出了咳嗽累及的臟腑是隨著病情的加重而由肺及脾,由脾及腎的.痰為體內的病理產物,由於痰為津縮敗濁所成,而脾主飲食水谷精微與水濕的運化,脾運失常,則使津液敗濁成痰,上漬於肺而致咳.故有“脾為生痰之源,肺貯痰之器。”病例
1997年秋曾治孫某,男,49歲,患咳嗽三月余,咳嗽痰多、色白,痰粘不利,痰出咳輕,胸腔作悶,食納不佳,五心煩熱,腰膝酸軟,脈濡滑稍數,舌苔白膩.診為痰濕壅肺咳嗽,投陳皮15g、半夏12g、雲苓15g、蒼朮15g、甘草10g、蘇子10g、白芥子15g、桔梗15g、川貝10g、麥冬15g、五味子15g,水煎服,每日一劑,連服二周,咳嗽稍減,痰多,飲食增加,其他如故,又增夢遺滑精。仔細斟酌,該患肺脾腎三髒俱傷,出現的五心煩熱,腰膝酸軟,又加近期夢遺,脈象見有數象,此腎陰不足,陰虛火旺所致。改用八仙長壽丸加味:熱地20g、山藥15g、山萸肉15g、雲苓15g、澤瀉15g、丹皮15g、麥冬15g、五味子12g、陳皮15g、半夏15g、黃柏12g、黨參15g、每日一劑,水煎服七劑後上述症狀明顯好轉,在此基礎上略有加減又服十劑而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