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輪狀病毒感染

本病以仔兔腹瀉為特徵,由輪狀病毒引起的仔兔的一種腸道傳染病。 輪狀病毒屬於呼腸弧病毒科,輪狀病毒屬。 病毒主要存在於病兔的腸內容物及糞便中。

輪狀病毒(Lapine Rotavirus,簡稱LaRV)是導致家兔,尤其是斷奶仔兔發生流行性腹瀉的一個主要病原,感染率高,有時可以造成很高的發病率和死亡率,給養兔生產帶來很大的損失.

本病以仔兔腹瀉為特徵,由輪狀病毒引起的仔兔的一種腸道傳染病。輪狀病毒屬於呼腸弧病毒科,輪狀病毒屬。病毒主要存在於病兔的腸內容物及糞便中。病兔及帶毒兔是傳染源。主要經消化道感染,發生於2~6周齡仔兔,發病率和死亡率均高,成年兔隱性感染而帶毒,不表現臨床症狀。本病常呈突然爆發,迅速傳播。一旦發生本病,不易根除而每年連續發生。

1.臨床症狀:

本病潛伏期為18~96小時。突然爆發,病兔昏睡,減食或絕食,排出稀薄或水樣糞便。病兔的會陰部或後肢的被毛都粘有糞便,體溫不高,多數於下痢後3天左右,因脫水衰褐而死亡,死亡率可達40%。青年兔、成年兔大多不表現症狀,僅有少數表現短暫的食欲不振和排軟便。

2、病理變化:

剖檢可見空腸和迴腸部的絨毛呈多灶性融合和中度縮短或變鈍,腸細胞中度變扁平。腸腺輕度到中度變深。某些腸段的黏膜固有層和下層輕度水腫。
3.防治措施:

堅持嚴格的衛生防疫制度和消毒制度,不從本病流行的兔場引進種兔。發生本病時,及早發現立即隔離,全面消毒,死兔及排瀉物、污染物一律深埋或燒毀。有條件時,可自制滅活疫苗,給母兔免疫保護仔兔。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