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介紹
1913年出了第二版,對初版的材料作了更換,並做了修改。1927年出第三版。本書是愛倫·凱在迎來1900年新年鐘聲的同時完成的。這象徵性地告訴人們,即將到來的世紀將是“兒童的世紀”。此書出版後影響很大,不僅為社會各界人士所接受,且成為家庭父母的教科書。在很短時間內,被譯成十幾種語言出版。我國的沈澤民先生,曾在1923年翻譯了該書的一重點章,取名為《兒童的教育》,作為新時代叢書第9種,1923年由商務印書館出版。愛倫·凱的另一重要著作《婦女運動》,有中文全譯本,1936年由商務印書館出版,此書對了解她的教育思想也有裨益。
我國沈澤民先生翻譯的《兒童的教育》是《兒童的世紀》的重點章,是全書的精華,集中體現了愛倫·凱的自然主義教育觀,作者首先批判了當時教育中不尊重兒童主體的弊端,認為壓抑兒童的真正人格,把另一人格硬塞到他裡面去,這是教育者的通病。教育者的本職是要在小孩的內心和外界創造出一個美麗的世界來,而讓他在裡面生長,讓他在這個世界中悠悠自在直到他進社會而與他人的權利的永存的界限相接觸。他認為,兒童時期是一生中最需要安靜的時期,是一種外面好動而內心安靜的生活時期。他特彆強調教育者責任的重大,指出,教育一個小孩就等於把一個靈魂的生死之權握在手裡。她反對教育者對兒童的干涉,教育干涉不論是用行動或用勸告總是影響兒童的發展。習以為常的,以強迫及禁止為根據的訓練,只發生表面的影響,用干涉、防止、處罰等各種方法,儘管可以早一點收到好的效果,但這種方法確把真正的結果去掉了。由於這種方法,小孩的內心的生長便被剝奪了,這種內心的生長只有那含有苦與甜的成分的、經驗豐富的實在事物才能給予。他特別反對體罰,認為成年人和教師應該依靠大腦而不是利用手臂去教育兒童,體罰造成的恐懼感,會扼殺兒童的活動熱情、冒險精神及對於發明活動的創造力和想像力,從而形成一種奴隸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