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孤獨症的干預矯治方法

關於孤獨症患兒的藥物治療,有些學者認為是無效的,有這種看法的原因,可能是與它的療效不肯定、存在副作用等有關。 但藥物治療對嚴重精神症狀控制的作用,是行為矯治和教育訓練所不能達到的。 教育訓練是治療孤獨症患兒最主要、最有效的方法。

對症治療(藥物治療)

首先談對症治療或藥物治療,並不是因為它能改變孤獨症的病程、結局,也不是說它對孤獨症患兒一定是必需的,而是在某種程度上可以控制嚴重的行為和語言障礙,對孤獨症來講療效更佳的行為矯治和教育訓練的實施起到保證作用,也就是說,對症治療可能是對一些有行為問題兒童治療的基礎。

對有行為紊亂、刻板行為、模仿言語、情緒不穩定、尖叫等症狀的患兒,可以使用抗精神病藥物中的氟哌啶醇、奮乃靜、氯丙嗪等。對有嚴重攻擊行為、衝動、活動量較多、自傷行為的患兒,可使用卡馬西平、納屈酮等治療,前者對伴有癲癇發作的患兒效果更好。對存在注意力不集中、活動一刻不停的患兒,可試用中樞神經興奮劑,如哌醋甲酯(利他林)和苯異妥因(匹莫林)等藥物。

關於孤獨症患兒的藥物治療,有些學者認為是無效的,有這種看法的原因,可能是與它的療效不肯定、存在副作用等有關。但藥物治療對嚴重精神症狀控制的作用,是行為矯治和教育訓練所不能達到的。兒童孤獨症與營養有關

教育訓練

教育訓練是治療孤獨症患兒最主要、最有效的方法。

教育訓練操作者多為家長和特教老師,訓練成功與否,首先取決於家長和老師是否對患兒有愛心、耐心和熱心,能否常與孤獨症患兒交往,使患兒先對訓練者感興趣,雙方能相互溝通,這一階段往往是最困難的階段。尤其在早期階段,把孩子交給“保姆”、“阿姨”是起不到治療作用的,甚至是不負責任的做法。

然後,把要學的技能分成若干個細小步驟來完成,而不是一下子就全部教給他們。譬如教患兒正確使用筷子,先把自己拿筷子的姿勢展示給他,讓他從數隻筷子中撿出兩隻,粗細端對齊,並用手握住他的手保持在正確握拿狀態,反覆進行直到他自己掌握握拿技術。孤獨症患兒很容易因失敗而煩燥或放棄學習,所以,在訓練中要邊教邊做邊鼓勵。

訓練時要動作-言語-獎勵有機結合起來,這種方法實際上是行為治療中的“陽性強化法”。在教他們做某一技能時,要不斷地講解每一步驟和意義,當完成時便給予患兒適當的物質獎勵(多為孩子喜歡的食品或玩具)。這種方法可以增加孩子對訓練的興趣和減少不愉快情緒的發生。

在教育訓練過程中,切忌操之過急,要有恆心。不可期望孩子在短時間內就能掌握一種技能。例如,上廁所,對正常發育的兒童,可能在很短時間內便學會了蹲馬桶、擦屁股、拉水箱、洗手等一系列動作,並理解每一步的意義,但對孤獨症患兒,可能要半年、一年乃至更長的時間才能掌握和運用。

教育訓練的目的是教會患兒掌握最基本的生活技能、自理生活能力和與人交往的能力。“親子對話”教育法

行為治療

行為治療或行為矯治的目的在於減少病態行為,如攻擊行為、自傷、刻板行為和在公共場合引起家長難堪行為的發生,增加社會化行為。

在行為矯治的開始階段,很多家長對行為治療的原則和方法一點不知道,一定要有專業人員如行為治療師、精神科醫師、心理治療師、特教老師等,在治療的同時把矯治方法教給家長。對每個患兒出現的每個行為,如尖叫、攻擊行為都要儘量去理解,在他每一個行為出現以前或即將發生時,家長就要預計到他可能會去乾什麼、會出現什麼樣的後果。如有的患兒出現攻擊行為可能是因為他喜歡的玩具堆放位置發生了改變,另一些患兒可能是對某種事件產生了恐懼的結果。

行為矯治最終目的是阻止種種令人不快的行為,促進建設性行為。由於孤獨症患兒行為表現各異,行為矯治最好是採用一對一方法的方法。糾正寶貝的退縮性行為,讓恐懼遠離寶寶的世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