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丁族簡介
克丁族(DINK)是一個從西方傳來,在1990年代才開始盛行的生活型態名詞,由英文DINK音譯而來,翻譯為克丁族,或是克丁家庭。原DINK是“Double Income No Kid”的簡寫,也就是代表了雙薪無子女的家庭。
定義
克丁族除了雙薪無子女的明顯定義之外,還有一些特色。就是在大城市中,所占比例較高,年齡層也較為年輕,但所謂雙薪並非指兩份相當高的薪水,有時也指兩份微薄的薪水。在無子女這一方面的成因除了夫妻的共識,亦有財力、時間限制與不孕問題都可能造成。
克丁族在今日已經是許多不同領域學者研究的方向,過去僅在行銷或人口觀察上流行,但今日在健康醫療方面也逐漸探討了克丁族的健康問題,並大多集中在女性身上,例如在20幾歲是克丁族的家庭,到了30幾歲忽然間很想要孩子,高齡產婦的比例增高。
此外,也有不少小家庭雖不養小孩,卻養了寵物,並與寵物培養出深刻的親情,造成了克丁族裡有相當高的比例愛好寵物,和寵物美容、保養等風潮。
論點
選擇克丁家庭八大理由
我想以事業為重,不願意讓孩子影響自己的工作。
不想“第三者”(孩子)插足改變家庭結構。
不想讓自己太累,因為將來會為子女成長費盡心血,所以還不如不要小孩。
對家庭生活沒有信心,在自己對生活還沒有十足的把握時,不想要孩子。
受經濟條件的制約,認為自己現在的工作還不夠穩定,希望能創造更好的經濟條件,讓孩子出生後有好的生活。
覺得沒有兒女承歡也一樣可以活得很充實,甚至可以對社會做出更大貢獻。
小孩會搶奪父母的資源(金錢、時間、生活空間)。
覺得生活環境太擁擠,不認為人生的價值在生養後代。
克丁家庭利弊
家庭變遷是社會變遷的縮影,克丁家庭能被越來越多的人認可,主要是因為人們的家庭功能觀念有所轉變。不過,人們在接受的同時還是有一些疑問。有人認為不生育有悖於人類正常繁衍的自然規律,“不育文化”的無限擴展,對人類正常的繁殖生息是不利的。也有醫學界人士提出,女性在其一生中如果有一次完整的生育過程,就能提高免疫力,不生育不利於身體健康。
家庭具有生產、生育、教育、宗教、娛樂等功能,生育不再是家庭最重要的功能,這的確是一種進步,不同背景,不同經歷的人可以根據自己的理解,價值觀念和理想憧憬來選擇自己的家庭結構,這也是需要全社會理解和接受的。不過孕育兒女有時可以使夫妻雙方心理更加健康,在孕育生命的過程中可以體會更深刻的人生哲理,從養育子女的辛苦中理解父母的恩情。
另外,不少醫生髮現,近年來超過35歲的高齡產婦越來越多,其中不乏年輕時立志不生育,到了中年隨著夫妻情感變化而“反悔”的人。
然而,養育子女所需要的時間和心力,並非人人都有能力負擔。現今社會轉變快速,競爭激烈,子女教育、課餘活動的支出也較從前多,兒童和青少年承受的心理壓力也比從前大。某些地區的教育政策又經常改變,前景不明朗,令人不敢生育。有些人本身經已因為生活壓力而精神緊張,甚至有情緒問題,生育不但增加他們的心理壓力,還可能對下一代的身心發展有不良影響。
克丁家庭中的女性心理
(一)生孩子太辛苦,生完孩子更辛苦,本來事業是能有所成就,全被孩子耽誤了。
(二)兩人世界的浪漫沒過夠。
(三)學習或者生存壓力大,年輕時沒有時間生孩子,等到年長些,事業算有小成,比以前更忙,索性就不生孩子了。
(四)有了孩子,兩人不都得圍著孩子團團轉,一切浪漫,一切幻想都歸於實際。別說有時間花前月下地享受生活,就連睡個囫圇覺,抽空看個電視都成問題。等孩子上了學,你又得擔心,上的學校好不好,孩子的功課怎么樣。好容易盼著孩子上了大學,又得擔心畢業後,能不能找個好工作,找了工作又得擔心幹得好不好。再接下來就得操心孩子的婚姻大事。做孩子時,總不想父母干涉自己的戀愛自由,似乎這是掃除封建殘餘的最後一關,但作了父母又不得不乾起自己父母曾經乾過的事。
克丁家庭男性心理
據有關資料表明,目前我國大約有10%的育齡夫婦不準備要孩子。這些丁克家庭夫婦兩人平均教育水平一般都在大專以上。而在這些家庭中,由男性提出不要孩子的比率占到60%,比女性要高,那么,這些不想做爸爸的男人們到底在想什麼?
沒有能力負擔孩子
在被採訪的7位丁克家庭的男性成員中,有4個人的答案是:“我沒有能力負擔孩子。“而幾位放棄做父親權利的男性平均年薪為3.5萬元,其中最高的年薪為7萬元。但這些男性異口同聲地聲明理由是:“如果生孩子,就要讓孩子過最好的生活,受最好的教育,不然就不生。“
不想讓孩子受罪
這類人認為,所謂的“受罪“並不單指經濟上的問題,更多的是來自現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從小到大為學業、為工作、為社會地位奮力拚搏,在將來的社會,競爭更加激烈,只有更奮力地拼搏,才能掙到自己的一席之地。我們吃的苦夠多了,不想再讓孩子吃這個苦。看看現在的孩子,小小年紀就沒有星期六、星期天,背著書本去上這個班、那個班,這是沒辦法的事,如果現在不學習“十八般武藝“,將來就會被有“十八般武藝“的人擠垮!
不想被孩子打擾
這類人多為前衛青年,不想做爸爸的理由似乎很簡單:“我不想被孩子打擾。我和妻子都覺得二人世界很好,我們有很多共同的興趣和愛好,也有各自的自由空間。如果有了孩子,我們就不能去旅遊,不能隨心所欲地做自己想做的事。說白了,我覺得孩子是個負擔。”當記者問這類人覺不覺得這種想法有些逃避責任的時候,而他們說:“我倒覺得我這是負責任的表現。如果我有了孩子,可我沒有耐心和時間去照顧他,那叫負責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