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元鈞窯天藍紫斑如意枕
高13.4cm面最長30.8cm 底最長28cm面最長19.7cm 底最寬19cm具體介紹
瓷枕作如意型,器內中空,胎骨厚重。通體罩施天藍色釉,天藍釉層中則浮現似變形蟲的紫色斑紋。
陶瓷枕的燒造隋代已出現,瓷枕有作為寢具及喪葬的用途。宋朝留傳的詩文也透露觸之冰涼的瓷枕適用於夏季,文人常互相饋贈以傳遞友誼。
此件「天藍紫斑如意枕」,如意頭的塑形已略為簡化,加上天藍釉層夾雜月白流汁的特徵,比較接近墓葬出土的元鈞釉色,故據以推測其窯燒年代應為元朝。鈞窯經多次施釉,釉層渾厚,飽含不同化學成分的釉,於燒造過程極易形成溶融交匯的情致,無論藍或紫,皆千變萬化,瑰麗多采,無跡可尋,一般以窯變釉相稱。觀察此枕,藍色釉面局部泛現的紫紅色斑塊,實系經由人工塗繪銅料所致。
(撰稿人余佩瑾)
(故宮陶瓷)
2.元鈞窯天藍紫斑如意枕
基本信息
【器物名稱】元鈞窯天藍紫斑如意枕[1]
【材質類別】瓷器、瓷枕
【製作年代】元代
【文物原屬】元代鈞窯燒制,中國故宮博物院舊藏
【文物現狀】現藏台北故宮博物院
【器型規格】高13.4cm,面最長30.8cm,底最長28cm,面最長19.7cm,底最寬19cm
器物簡介
元鈞窯天藍紫斑如意枕(圖2)枕形作如意狀。周壁前低後高,枕面中心略凹,平底,底刻清高宗乾隆皇帝御製詩,從詩末丙申年署款,得知詩作完成於乾隆四十一年(1776)。兩側周壁各有一葫蘆形開孔,器內中空,胎骨厚重。全器罩施天藍色濃釉,施釉至枕身底部,近底處積垂厚釉。枕面周邊釉薄處出現一周褐色邊,器面開大紋片,天藍底釉上並且浮現由銅紅元素所構成的紫紅色彩斑,圖案自然成趣,或作圈點狀,或形似變形蟲,不禁令人對釉彩的變化感到驚奇。枕身周壁椶眼十分明顯,露胎處皆呈褐色。如意形枕在宋朝時已經出現,有三彩及白地刻花等作品傳世,乾隆皇帝賞鑒此枕時也以為“是枕猶北宋”,並且大有睹物思古的想法。然而,比對傳世所見如意形枕,發現“天藍紫斑如意枕”成形的線條較宋代作品更為簡潔、利落,其刻意突出枕面尖端的作法,也讓如意形枕縱向加長、橫向縮短,似有往正方形發展的趨勢。而此或是元代如意枕有別於宋代的作法。[1]
藝術鑑賞
元鈞窯天藍紫斑如意枕(圖3)此件元鈞窯天藍紫斑如意枕,如意頭的塑形已略為簡化,加上天藍釉層夾雜月白流汁的特徵,比較接近墓葬出土的元鈞釉色,故據以推測其窯燒年代應為元朝。鈞窯經多次施釉,釉層渾厚,飽含不同化學成分的釉,於燒造過程極易形成溶融交匯的情致,無論藍或紫,皆千變萬化,瑰麗多采,無跡可尋,一般以窯變釉相稱。觀察此枕,藍色釉面局部泛現的紫紅色斑塊,實系經由人工塗繪銅料所致。瓷枕作如意型,器內中空,胎骨厚重。通體罩施天藍色釉,天藍釉層中則浮現似變形蟲的紫色斑紋。[1]
器物功用
陶瓷枕的燒造隋代已出現,瓷枕有作為寢具及喪葬的用途。宋朝留傳的詩文也透露觸之冰涼的瓷枕適用於夏季,文人常互相饋贈以傳遞友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