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王蒙青卞隱居圖

畫於至正二十六年(公元1366年)。這幅畫先以淡墨勾皴,而後施濃墨,先用濕筆而後用焦墨,層次分明。山石樹木都有潤濕之感。山頭打點,變化尤多,有渾點、破竹點、胡椒點、破墨點,表現出山上樹木茂密蒼鬱。全圖不多渲染,其深遠之處,有條不紊,充分呈現出空間的深度。此圖畫作者家鄉浙江的卞山。即趙孟頫詩云:“何當便理南歸棹,呼灑登樓看卞山”之卞山。此山一名弁山,高出雲霄,山石瑩然如玉,下有玲瓏山,石皆嵌空。上有三岩,即碧岩、秀岩、雲岩。董其昌曾泊舟山下,嘆曰王蒙“能為此山傳神寫照”。此圖繪千岩萬壑,峰巒曲折,山勢崢嶸,氣勢雄偉秀拔,意境深邃,構圖繁複。各種筆法和墨法互用,繁而不亂,又能展現出廣闊空間,做到密而不塞,成功地表現了南方溪山林茂景深,滋潤華秀的景色,是王蒙風格成熟的精心佳作,被董其昌稱之為“天下第一”。

元王蒙青卞隱居圖 

 【名稱】元王蒙青卞隱居圖

,

【名稱】王蒙
【類別】中國古畫
【年代】元代
【文物原屬】故宮舊藏
【文物現狀】現藏上海博物館
 

 【簡介】

《青卞隱居圖》是元末著名山水畫家王蒙的代表作。畫面描繪卞山高峻巍峨的氣勢,並渲染山深林密的幽寂氣氛。此圖技法豐富多樣,集中體現了王蒙的藝術風格,明董其昌推祟為"天下第一王叔明"。
畫於至正二十六年(公元1366年)。這幅畫先以淡墨勾皴,而後施濃墨,先用濕筆而後用焦墨,層次分明。山石樹木都有潤濕之感。山頭打點,變化尤多,有渾點、破竹點、胡椒點、破墨點,表現出山上樹木茂密蒼鬱。全圖不多渲染,其深遠之處,有條不紊,充分呈現出空間的深度。
此圖畫作者家鄉浙江的卞山。即趙孟頫詩云:“何當便理南歸棹,呼灑登樓看卞山”之卞山。此山一名弁山,高出雲霄,山石瑩然如玉,下有玲瓏山,石皆嵌空。上有三岩,即碧岩、秀岩、雲岩。董其昌曾泊舟山下,嘆曰王蒙“能為此山傳神寫照”。此圖繪千岩萬壑,峰巒曲折,山勢崢嶸,氣勢雄偉秀拔,意境深邃,構圖繁複。各種筆法和墨法互用,繁而不亂,又能展現出廣闊空間,做到密而不塞,成功地表現了南方溪山林茂景深,滋潤華秀的景色,是王蒙風格成熟的精心佳作,被董其昌稱之為“天下第一”。
王蒙 (1308-1385)元畫家。字叔明,號香光居士,湖州(今浙江吳興)人。外祖父趙孟頫、外祖母管道升、舅父趙雍、表弟趙彥徵都是元代著名畫家。王蒙的山水畫受到趙孟頫的直接影響,後來進而師法王維、董源、巨然等人,綜合出新風格。
元末官理問,棄官後隱居臨平(今浙江餘杭臨平鎮)黃鶴山,自號黃鶴山樵。明初王蒙出任泰安(今屬山東)知州,因胡維庸案牽累,死於獄中。
王蒙能詩文,工書法。尤擅畫山水,得外祖趙孟頫法,以董源、巨然為宗而自成面目。寫景稠密,布局多重山復水,善用解索皴和渴墨苔點,表現林巒郁茂蒼茫的氣氛。山水之外,兼能人物。所作對明、清山水畫影響甚大,僅次於黃公望,後人將其與黃公望、吳鎮、倪瓚合稱為“元四家”。
董其昌曾在他的作品中題詞:“王侯筆力能扛鼎,五百年來無此君。”傳世的代表作《青卞隱居圖》、《春山讀書圖》,上海博物館藏;《葛稚川移居圖》,北京故宮博物院藏;《秋山草堂圖》,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