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元曲之旅》系“中國文學之旅文化大散文叢書”之一。在中國詩歌史上,唐詩、宋詞、元曲鼎足而三,有如三座風光各異的峰巒。以唐詩、宋詞、元曲為散文創作的題材,並構成自成系統與系列的專著,這是作者個人的創造,也是中國散文史上的創舉。
唐詩宋詞尚有其它作家的散文單篇之作,目前元曲則無人涉獵。《元曲之旅》主要以元曲中的散曲兼及雜劇為抒寫對象,含英咀華,感性與理性交織,力求發掘古典的當下意義與現代價值;文采斐然,抒情與議論交融,企望為讀者提供別具一格的散文文本。
古羅馬詩人賀拉斯有言:“一杯在手,誰不談笑風生?”讀者三書在手,亦當如是。
作者簡介
李元洛,湖南長沙人,1937年生於河南洛陽,1960年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曾任湖南省文聯、湖南省作協副主席、研究員,多所高校名譽教授或兼職教授,現為湖南省作家協會名譽主席。已出版《詩美學》等詩學著作十種,散文集《鳳凰游》、《書院清池》等多種,作品被選入百種散文選本, 《月光奏鳴曲》獲“第五屆中國廣播文藝獎”一等獎。背向文壇,面向文學,以出世之心,作入世之事,自娛或以娛人,祈望不惟提升自我,而且有益社會人生,是為生存狀態與文學信念。
編輯推薦
雅士之情才子之筆哲人之思豪俠之氣千年雄奇千年苦痛千年美麗千年憂傷
目錄
詩人的自畫像/小漂泊與大漂泊/
詩國神偷手/
鳴冤訴屈的恨曲與悲歌/
黃鐘大呂/
浩然正氣/
石破天驚/
西北與東南/
異數與奇蹟/
騙你沒商量/
財神爺與孔方兄/
柴米油鹽醬醋茶/
與狼共舞/
生存還是毀滅/
臣妾與怨婦/
末世文人的英雄情結/
悲愴的豪放/
喪鐘為誰而鳴/
翠袖佳人白雪陽春/
異性之情與同好之誼/
花開三朵/
春蘭秋菊不同時/
桃李東風蝴蝶夢/
好花行到半開時/
語言藝術的奇葩/
美如繽紛的禮花/
繆斯的點金術/
後記/
序言
一位優秀的作家,性情真誠則未必學養深厚,學養深厚則未必胸襟廣闊,胸襟廣闊則未必氣質高華,古典精神和現代意識雙劍合璧,則尤其難能可貴。“四美具,二難並”,這樣的優秀作家在熙熙為名、攘攘為利的中國當代文壇早已寥若晨星,屈指可數。我從文二十餘年,有幸認識其中一位,他就是李元洛先生。李先生具足雅士之情、才子之筆、哲人之思和豪俠之氣,他的文章給我們打開了現實功利之外的另一扇門,在那扇門外,是盛唐隆宋絕勝的人文景觀。《唐詩之旅》、《宋詞之旅》、《元曲之旅》以及《絕唱千秋》,四部皇皇大著,將千年的美麗、千年的雄奇、千年的憂傷、千年的苦痛和盤托出,對此誰又能視而不見,無動於衷?
李元洛先生獨具手眼,另闢蹊徑,他的散文將古典詩詞與現代生活熔於一爐,將讀萬卷書和行萬里路合為一事,給散文這種極其古老的文體注入了新鮮的生命活力,不僅能使人產生真實的感動,而且能從中獲得深刻的啟迪。細細尋繹,他的散文至少具備以下四個方面的特質:
其一是身臨其境的現場感。今人讀古典詩詞,多多少少都會感到隔膜,主要是情境上的隔膜、思想上的隔膜和文字上的隔膜。李元洛先生破此禁止的高招是溯流而上,去尋覓原始詩境的活水源頭。他欲追躡李白的詩蹤,則必登廬山觀其瀑;他欲訪求杜甫的舊跡,則必赴鞏縣謁其墓;他欲解開陸游的心結,則必入沈園勘其景;他欲領悟杜牧、徐凝的詩意,則必至揚州賞其月;他欲體驗蘇東坡的流放生涯,則必往海南儋州拜其廬。現場感能消除層層隔膜,在作者的強力牽引下,讀者亦能身臨其境,仿佛穿越了橫亘千古的時空隧道,與古人作一對一的心靈交流。
其二是強烈的憂患意識。沃爾特·本雅明曾對知識分子有過一語形象的描繪:“眼鏡架在鼻子上,秋天裝在心裡。”李元洛先生不僅借古人之酒杯澆自己之塊壘,而且對人類的命運滿懷憂思,他的著眼點終歸會落到現實上來。
後記
在“中國文學之旅文化大散文”的長途上跋涉,前些年曆經《唐詩之旅》、《宋詞之旅》、《絕唱千秋——絕句文化大散文》幾處關津之後,計畫中的《元曲之旅》那一重要驛站遙遙在望。前年三月,從草長鶯飛的江南啟程,山一程,水一程,行行復行行,春風二度,秋月兩圓,時至今日終於叩響了驛站的門環。如同遠行而獨行的旅人,我既有目標已達的欣慰,也有如釋重負的輕鬆,雖然《清詩之旅》已在將我召喚,前路仍然是長亭更短亭,但至少可以略作休閒而稍事喘息了。當今的社會越來越物質化、功利化、世俗化,借用19世紀英國風格冷峻的小說家薩克雷一部名著的題名,文場也是“名利場”,也不免蝸角浮名,蠅頭微利,我是六根未淨的凡夫俗子,雖然嚮往清高,卻也未能完全免俗。但是,我常常告誡自己:頭上要有星空,心中要有律令。人生苦短,我的寫作是為了娛己,從事自己樂於從事的事業,不辜負僅此一次的短促生命;藝術長存,我的寫作同時也是娛人,力求有益於社會與人生,不愧對慧眼識我的眾多讀者。如廣東的寧源聲先生原本一面不識,多年來他對我出版的著作都主動熱心審讀,不僅提出寶貴意見,而且寄賜校正勘誤表格,令我銘感五中。
在千山獨行年復一年的旅程中,我要感謝許多鼓勵我不憚前行的朋友。詩評家丁國成編審對我的關懷始終如一,解正德君、賈寶泉君、杜漸坤君在分別主持《名作欣賞》、《散文》與《隨筆》時,對我厚愛有加,如今他們均已退居二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