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主簡介
漢平帝劉衎(公元前9年-公元6年2月4日),原名劉箕子,漢元帝劉奭之孫,中山孝王劉興之子,母衛姬[1],西漢第十四位皇帝,公元前1年―公元6年在位。
漢哀帝於公元前1年8月15日病死後,王莽為便於弄權,不肯立年歲較長的君主。於9月17日迎立年僅9歲的劉衎為帝。次年改元元始。
公元6年,劉衎病逝,終年14歲,廟號元宗(後除廟號),諡號孝平皇帝,葬於康陵(今陝西鹹陽西25里處)。
相關年號
東漢(公元25年-公元220年)
年號 | 紀年 | 廟號 | 名字 | 即位時間 | 即位年齡 | 在位 年數 | 死時 年齡 | 世系 | 備註 |
建武 | 公元25 | 世祖 | 劉秀 | 25 | 32 | 33 | 64 | 漢高祖九世孫,父劉欽為南頓令 | 新莽末年起兵,公元25年稱帝,定都洛陽 |
建武 中原 | 公元56 | ||||||||
永平 | 公元58 | 顯宗 | 劉莊 | 57 | 30 | 19 | 48 | 光武帝 第四子 | 以皇太子嗣位 |
建初 | 公元76 | 肅宗 | 劉炟 | 75 | 18 | 14 | 31 | 明帝 第五子 | 以皇太子嗣位 |
元和 | 公元84 | ||||||||
章和 | 公元87 | ||||||||
永元 | 公元89 | 穆宗 | 劉肇 | 88 | 10 | 18 | 27 | 章帝 第四子 | 以皇太子嗣位 |
元興 | 公元105 | ||||||||
延平 | 公元106 | 孝殤 皇帝 | 劉隆 | 105 | 1 | 1 | 2 | 和帝少子 | 即位時,生僅三個月,在位時間實際八個月 |
永初 | 公元107 | 恭宗 | 劉祜 | 106 | 13 | 20 | 32 | 章帝孫,父清河孝王劉慶 | 殤帝死,鄧太后策迎劉固進宮,為和帝嗣 |
元初 | 公元114 | ||||||||
永寧 | 公元120 | ||||||||
建光 | 公元121 | ||||||||
延光 | 公元122 | ||||||||
永建 | 公元126 | 敬宗 | 劉保 | 125 | 11 | 20 | 30 | 安帝子 | 原封太子,後被廢為濟陰王,安帝死,宦官孫程立以為帝 |
陽嘉 | 公元132 | ||||||||
永和 | 公元136 | ||||||||
漢安 | 公元142 | ||||||||
建康 | 公元144 | ||||||||
永嘉 | 公元145 | 孝沖 皇帝 | 劉炳 | 144 | 2 | 1 | 3 | 順帝子 | 在位時間實際五個月(以皇太子嗣位) |
本初 | 公元146 | 孝質 皇帝 | 劉昝 | 145 | 8 | 2 | 9 | 章帝玄孫,父渤海孝王劉鴻 | 沖帝死,梁太后與大將軍梁冀密謀迎劉昝進宮,封建平侯,即位 |
建和 | 公元147 | 鹹宗 | 劉志 | 146 | 15 | 22 | 36 | 章帝曾孫 | 質帝死,梁太后與大將軍梁冀密謀迎劉志,立為帝 |
和平 | 公元150 | ||||||||
元嘉 | 公元151 | ||||||||
永興 | 公元153 | ||||||||
永壽 | 公元155 | ||||||||
延熹 | 公元158 | ||||||||
永康 | 公元167 | ||||||||
建寧 | 公元168 | 孝靈 皇帝 | 劉宏 | 168 | 13 | 22 | 34 | 章帝玄孫 | 桓帝死,無子,竇太后與竇武迎劉宏即位,竇太后臨朝 |
熹平 | 公元172 | ||||||||
光和 | 公元178 | ||||||||
中平 | 公元184 | ||||||||
光熹 昭寧 | (廢)少帝 | 劉辯 | 189 | 15 | 1 | 16 | 靈帝子 | 189年九月,董卓廢劉辯為弘農王,190年使郎中令李儒鴆殺之。 | |
初平 | 公元190 | 孝獻 皇帝 | 劉協 | 189 | 9 | 32 | 54 | 靈帝中子 | 由董卓擁立即位,220年十月,曹丕代漢稱帝,廢獻帝為山陽公 |
興平 | 公元194 | ||||||||
建安 | 公元196 | ||||||||
延康 | 公元220 |
紀年對照
西漢年號
年號紀年 | 公元紀年(陽曆) | 元始紀年(農曆) | 乾支紀年 |
元始元年 | 1年 | 1歲年 | 辛酉年 |
元始二年 | 2年 | 2歲年 | 壬戌年 |
元始三年 | 3年 | 3歲年 | 癸亥年 |
元始四年 | 4年 | 4歲年 | 甲子年 |
元始五年 | 5年 | 5歲年 | 乙丑年 |
說明:值得注意的是,元始元年竟然與公曆紀元的元年在時間上大致相當,但必須明確一點:公元紀年是陽曆的,而中國皇帝年號紀元則是農曆的,農曆的“朔望月(陰曆月)”與公曆的“月(陽曆月)”不是一個概念。
相同使用
玄始(412年十一月-428年十二月),或作 元始,十六國時期北涼武宣王沮渠蒙遜的年號,總計16年余。
根據《吐魯番文書》中自北涼玄始十三年起出現相當於十三、十四年的夏國真興六、七年年號,已經被認為是沮渠氏北涼在玄始十三年(424年)奉夏正朔的結果。 同理,北涼亦奉夏國的承光年號。甘肅出土的塔有“承陽二年嵗在丙寅……”字樣。由於丙寅為承光二年的乾支,所以學者懷疑史籍記載承光為承陽之錯誤;即使承光沒有錯誤,北涼是用了同韻意義相近的陽字代替了光字。後來北涼奉北魏正朔時,遵照諧音,將“延和”和“太延”分別改作“緣禾”和“太緣”。
年號紀年 | 公元紀年 | 元始紀年 | 乾支紀年 |
元始元年 | 412年 | 412歲年 | 壬子年 |
元始二年 | 413年 | 413歲年 | 癸丑年 |
元始三年 | 414年 | 414歲年 | 甲寅年 |
元始四年 | 415年 | 415歲年 | 乙卯年 |
元始五年 | 416年 | 416歲年 | 丙辰年 |
元始六年 | 417年 | 417歲年 | 丁巳年 |
元始七年 | 418年 | 418歲年 | 戊午年 |
元始 八年 | 419年 | 419歲年 | 己未年 |
元始 九年 | 420年 | 420歲年 | 庚申年 |
元始十年 | 421年 | 421歲年 | 辛酉年 |
元始十一年 | 422年 | 422歲年 | 壬戌年 |
元始十二年 | 423年 | 423歲年 | 癸亥年 |
元始十三年 | 424年 | 424歲年 | 甲子年 |
元始十四年 | 425年 | 425歲年 | 乙丑年 |
元始十五年 | 426年 | 426歲年 | 丙寅年 |
元始十六年 | 427年 | 427歲年 | 丁卯年 |
歷史大事
•元始元年:1、王莽加爵“安漢公”。 2、漢平帝追謚孔子為褒成宣尼公,封孔子後裔均為褒成侯。
•元始三年:東漢史學家班彪出生。
•元始五年:1、漢平帝病死,王莽代行皇帝職務。2、西漢皇太子劉嬰(孺子嬰)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