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架上部鏤雕鳳凰戲牡丹紋,框沿為如意式,頂端立雕流雲葵花。中部分為三組,中雕團龍,左右二組對稱,如窗式,透雕牡丹,四角有柿蒂形鏤空。下部為支架。
銅鏡式古人用於照顏飾容的一種青銅製品,歷代銅鏡鑄造完成後都經過了打磨拋光處理,從而使其光可照人,為避免光潔的鏡面被磨損,古人通常都用布帛作鏡衣把銅鏡包裹後放置在專用容器內,如竹笥、漆奩、木匣、金屬奩、瓷盒和鏡箱等,這是古人置放銅鏡的基本方式。而大型銅鏡不便經常移動,通常就斜支在台架上,平時給銅鏡穿上鏡套或蓋上鏡袱(軟簾),這種置鏡方式最早見於元代,至清代依然沿用,《紅樓夢》第四十二回:“黛玉會意,便走至裡間,將鏡袱揭起照了照。”第五十二回:“(寶玉)便自己起身出去,放下鏡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