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團城承光殿前的瀆山大玉海由整塊玉料雕成,形如一橢圓形缽。墨綠色的器身上帶有白色、黑色、紫色等多色玉紋,外壁有通體的精美浮雕,從口沿到缽底都刻有翻騰的海水紋,海馬、海鹿、蛟龍及尋海夜叉等出沒於驚濤駭浪中,形象生動,氣勢磅礴。
元世祖忽必烈入主中原後,在建大都時,以金代的瓊華島為中心,將瓊華島改名萬歲山,于山的最高處建起廣寒殿(約在北海白塔的位置)。他要在這裡大宴群臣,為此,他命數十名工匠,花了五年時間,將一塊整玉雕成一巨大酒瓮,酒瓮重達3500公斤,可盛酒三十石,忽必烈大喜,命名為瀆山大玉海。元史中特作記載:“至元二年(1265年)十二月,瀆山大玉海成,敕置廣寒殿。”可以想像當年忽必烈與他的功臣們圍著這絕世的大酒瓮開懷暢飲,是何等的豪放。但是世事多變,300多年後,明萬曆年間,廣寒殿倒塌,大玉海不知去向。
明代,在南長街西北角有一御用監的衙署,清代時改為道觀,名真武廟。廟不大,但不知從何時起,廟裡有一大石缽。道士們不知它的來歷,將它作為醃菜缸使用。康熙五十年(1711年)重修真武廟時,才發現石缽實為玉制,於是將菜掏出,清洗乾淨,在裡面儲水,並放入山石,以示南海普陀之意,置於觀音大士前,將真武廟改名玉缽庵,連庵前的胡同也改成玉缽胡同了。
但此時,仍不知這一玉缽的真實身份與來歷。直至乾隆年間,賜居在這一帶的翰林院學者來庵里遊玩,看到這一不凡的玉缽,認為絕非民間的器物。他們翻尋資料,反覆考證,驚喜地發現這就是丟失數百年的元代廣寒殿前的大玉海。
他們報告了乾隆皇帝,通曉歷史文物的乾隆喜出望外,於乾隆十年(1745年)命內務府撥銀十萬兩送至玉缽庵買回玉缽。但他沒有同時移回底座,而是另刻漢白玉底座改置玉缽,一同置於團城承光殿前。乾隆十五年重修玉缽庵,他又命複製了一個玉缽送至庵中,放在原底座上,以使玉缽庵名副其實。
1980年,在重修宣武門外法源寺時,考慮到玉缽庵已成民居,為更好保護玉缽,將玉缽庵中的玉缽及底座一起移往法源寺。於是形成了現在這樣的格局:在團城內放置的是元代的玉缽與清代的底座,在法源寺放置的是清代仿製的玉缽與元代的原底座。
關於瀆山大玉海還有一點幾百年來一直眾說紛紜,莫衷一是,這就是它究竟是用什麼玉料製成?玉料出自何處?長期以來,一種較為普遍的說法是,玉料可能來自四川西部的岷山,屬岷山墨玉,因為古代岷山也叫瀆山。但一直也有許多不同的意見。近年來,經國內二十餘位知名玉器考古、收藏專家仔細觀察、研究,並與河南南陽的獨山玉礦樣反覆對比、鑑定,最終確認,瀆山大玉海為南陽獨山玉所制。
相關詞條
-
《帝國尚飲元代酒業與社會》
《帝國尚飲元代酒業與社會》,作者是楊印民,由天津古籍出版社於2009年5月1日 出版,本書研究元代四大酒品種類及各行省酒業發展狀況的不平衡性,社會各階層...
圖書信息 內容簡介 目錄 -
元代雕塑
中國蒙古族統治者早在建立元朝之前,便先後仿照漢族建築樣式,建設上都及大都兩個都城。兩都的各種宮殿壇廟建築組群都有石雕、木雕和琉璃製品。而分布各地的寺廟塑...
宗教雕塑 元朝道教 隨葬墓俑 元代雕塑藝術 元代雕塑奇人 -
蒸餾酒
蒸餾酒是乙醇濃度高於原發酵產物的各種酒精飲料。白蘭地、威士忌、朗姆酒和中國的白酒都屬於蒸餾酒,大多是度數較高的烈性酒。製作過程為先經過釀造,後進行蒸餾後...
簡介 古代名稱 釀造原理及過程 特 點 蒸餾酒酒度 -
元代文學
元代的歷史不長,自1271年忽必烈將蒙古王朝改國號為大元(其時南宋尚未最後滅亡)算起,至1367年元亡,只有96年。自蒙古王朝滅金、統一北方到元亡,則為...
元代文學 元代詩詞 元代戲曲 元代散文和小說 參考書目 -
蜂蜜酒
蜂蜜酒是酒的一種。蜂蜜中加水稀釋,經過發酵生成酒精而製成。蜂蜜中含有極高的糖分,極高的滲透壓使微生物難以繁殖。將蜂蜜以水稀釋後,糖分的濃度下降,酵母菌能...
基本簡介 主要配方 製作類型 歷史文化 相關傳說 -
馬奶酒
蒙古族人民世居草原,以畜牧為生計。馬奶酒、手扒肉、烤羊肉是他們日常生活最喜歡的飲料食品和待客佳肴。每年七八月份牛肥馬壯,是釀製馬奶酒的季節。勤勞的蒙古族...
歷史起源 奶酒特點 妙飲奶酒 工藝流程 奶酒療效 -
周德清[元代文學家]
元代文學家。字日湛,號挺齋,高安(今屬江西高安市楊圩鎮睱塘周家)人。
人物簡介 主要作品 -
瀆山大玉海(元代)
在北京北海團城承光殿前的玉瓮亭中,陳列著一件碩大的玉雕
北海一景 波濤翻滾 滄桑往事 珠聯璧合 -
蜂韻蜂蜜酒
蜂韻蜂蜜酒是貴族酒的一種,是所有酒中原材料造價最高的酒。
百科名片 簡介 製作工藝 歷史與文化 關於蜂蜜酒的那些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