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
儺戲“槓菩薩”省級Ⅳ-43
所屬地區:湖南·懷化·會同縣
文化遺產名稱:儺戲“槓菩薩”
遺產編號:Ⅳ-43
遺產類別:民間舞蹈
申報日期:2006
申報人/申報單位:懷化市會同縣
遺產級別:省
簡介
高椅古民居群已被列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它位於會同縣城東北,屬於雪峰山的南麓,沅水上游的巫水自村前流過,村子的另三面環山,形同椅狀,“高椅”因此而得名。高椅儺戲“槓菩薩”是一種由巫師演唱的古老儺戲。
這一帶以楊公為河神(沅水中、上游以伏波將軍為河神)構成了獨有的巫儺體系,山民“凡酬願,巫神戴假面歌舞”是最早對於儺戲“槓菩薩”的文字記載。這裡的山民將一切神袛統稱為“菩薩”,“槓菩薩”和“搬演菩薩”,也有稱其為“降菩薩”的,取菩薩降臨儺壇之意,“槓菩薩”為沅水上游漢族、侗族、苗族和瑤族各族民眾所喜愛。儺戲劇自有《儺娘探親》、《送下洞》、《郎君殺豬》、《發功曹》、《和神》、《槓楊公》、《槓華山》、《劃乾龍船》、《土地送子》、《槓和利》、《槓梅香》等。
隨著古民居的發展,高椅的旅遊產業方興未艾。“槓菩薩”的表演已成為高椅古民居的旅遊項目,對遊客開放,並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儺戲“槓菩薩”:
是流傳於懷化會同、洪江、中方等地的一種由巫師行儺藝時,演唱的古老儺戲,“槓菩薩”即搬演菩薩,以楊公為河神,構成了獨有的巫儺體系。會同高椅古村世代遊行的槓菩薩已經有兩百多年的歷史,是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地。現有的主要儺戲劇目有《儺娘探親》、《郎君殺豬.》、《槓楊公》、《槓梅香》等,近年來,有關專家對其考察研究並對海內外披露,受到學術界關注,“槓菩薩”的演唱也已為旅遊的亮點。2006年,會同儺戲被列為湖南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歷史淵源
湘西南一帶以楊公為河神(沅水中、上游以伏波將軍為河神)構成了獨有的巫儺體系,山民“凡酬願,巫神戴假面歌舞”是最早對於儺戲“槓菩薩”的文字記載。
藝術特點
高椅儺戲古樸神秘的高椅儺戲,是侗族世世代代身傳口授流傳下來的最古老、最古樸的神秘的民族民間原始藝術。冬秋季節,若到高椅山村,很容易看到侗族的戲班子頭戴木雕臉殼,身著戲裝,連跳帶唱地表演,這就是被戲劇界稱為“中國戲劇活化石”的儺堂戲。
儺戲演出不受時間、地點的限制,演出場地一般是在主人家的堂屋進行,人多時也可在屋外場坪演出,不用布景,更不需要幕布,保持了我國民間小場地演出“百戲”的特點。
現狀
會同的山民將一切神袛統稱為“菩薩”,“槓菩薩”和“搬演菩薩”,也有稱其為“降菩薩”的,取菩薩降臨儺壇之意,“槓菩薩”為沅水上游漢族、侗族、苗族和瑤族各族民眾所喜愛。儺戲劇目有《儺娘探親》、《送下洞》、《郎君殺豬》、《發功曹》、《和神》、《槓楊公》、《槓華山》、《劃乾龍船》、《土地送子》、《槓和利》、《槓梅香》等。隨著社會的發展,高椅的旅遊產業方興未艾。“槓菩薩”的表演已成為高椅古民居的旅遊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