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進行儲層特徵研究,建立儲層地質模型的最終目的是對儲層作出逼近真實地質情況的分類與評價。隨著勘探開發難度的不斷加大和日益深入,儲層評價工作愈來愈受到國內外專家的重視。
必要性
實踐證明,勘探開發效果及成敗的關鍵是對儲層的認識是否符合客觀實際。由於影響儲層待征的因素是複雜的、多方面的,只有對儲層進行綜合評價,才能提高鑽井的成功率,並為開發方案的制定、開發動態分析、油藏工程研究、油藏數值模擬以及開發方案的調整奠定可靠的地質基礎。
任務
不同勘探開發階段儲層綜合評價的任務不同。儲層綜合評價工作貫穿在勘探開發的全過程中,從打第一口探井到發現油田,直到油田開發結束飛不斷評價儲層的過程,就是對儲層深化認識的過程。
階段
根據我國絕大多數油田實行注水保持壓力開發的特點,分3個階段對儲層進行綜合評價,即勘探評價及開發準備階段、開發方案的設計與實施階段、開發方案的調整及完善階段。在不同的勘探開發階段,由於資料求取的精度不同,對儲層的認識程度也不一樣,故儲層綜合評價的任務也不相同,且針對不同類型的油藏由於開發方式不同,儲層評價工作也應有所側重。
準備階段
在勘探評價及開發準備階段,應以含油層系或油層組為單元,評價出有利的沉積亞相帶,主力儲層段,非主力儲層段及隔層,各油層組岩性、物性、含油性及滲透率差異,滲透率的非均質程度。總之,該階段的評價屬於早期評價,主要以地質為主體,依據地震、測井、地質對儲層在三維空間的分布和儲層參數變化作出基本預測,即在建立概念模型的基礎上進行評價。
設計與實施階段
在開發方案的設計與實施階段,應以砂層組或小層為單元進行評價,要求評價出有利的沉積微相帶、主力小層、非主力小層,並以小層、微相帶為單元評價其滲流特徵及各流動單元的連續性。本階段認識儲層的資料比較多,已建立起各研究單元的儲層靜態模型,因此,儲層綜合評價要力求準確,以保證重大開發決策的正確性。
開發方案的調整及完善階段
在開發方案的調整及完善階段,已具有相當一段時間的開發歷史,在注入驅替劑未作改變以前,即未採用改善注水或三次採油開採以前的整個開發過程都屬於這一階段。
此階段除了不斷用動態資料驗證靜態研究結果,對儲層進行再認識外,還應充分認識到儲層及地下流體性質都在發生變化,通過打檢查井取心分析,結合開發動態,研究儲層及流體變化規律,檢驗油層對比、小層劃分及微相劃分的合理性,密切監測儲層原始特徵,如孔隙結構、滲透率非均質性、滲流特徵等在注水開發過程中的變化。並結合所有靜、動態資料,套用各種井間插值方法,逐步把儲層靜態模型向預測模型方向發展,對無井點控制地區作一定精度的預測,揭露和不斷總結各類微相砂體水驅油全過程的發展規律,包括平面上的油水運移規律及層內水淹厚度。其關鍵是評價出剩餘油的分布,為開展調整井的布置及各項增產措施的制定提供地質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