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缽羅花歌》

《優缽羅花歌》是唐代詩人岑參所作詩詞之一。

作者

岑參

詩詞正文

優缽羅花歌(並序)⑴ 

參嘗讀佛經,聞有優缽羅花,目所未見。天寶庚申歲,參忝大理評事,攝監察御史,戀伊西北庭度支副使。自公多暇,乃刀府庭內,栽樹種藥,為山鑿池。婆娑乎其間,足以寄傲。交河小吏有獻此花者,雲得之於天山之南。其狀異於眾草,勢籠眾如冠弁⑵。嶷然上聳,生不傍引,攢花中折,駢葉外包,異香騰風,秀色媚景。因賞而嘆曰,爾不生於中土,僻在遐裔,使牡丹價重,芙蓉譽高,惜哉!夫天地無私,陰陽無偏,各遂其生,自物厥性,豈以偏地而不生乎,豈以無人而不芳乎?適此花不遭小吏⑶,終委諸山谷,亦何異懷才之士,未會明主,擯於林藪邪⑷!因感而為歌,歌曰: 

白山南,赤山北⑸。 

其間有花人不識,綠莖碧葉好顏色。 

葉六瓣,花九房⑹。 

夜掩朝開多異香,何不生彼中國兮生西方⑺。 

移根在庭,媚我公堂⑻。 

恥與眾草之為伍,何亭亭而獨芳。 

何不為人之所賞兮,深山窮谷委嚴霜⑼。 

吾竊悲陽關道路長⑽,曾不得獻於君王⑾。

詞語注釋

⑴優缽羅:梵語音譯,也作“烏缽羅”,意譯為青蓮花、黛花、紅蓮花。漢語稱雪蓮。 

⑵弁:古代貴族的一種帽子。 

⑶適:如果。遭:遇到。 

⑷擯:拋棄。林藪:山林湖澤。 

⑸白山:即天山。赤山:即火山,又名赤石山。 

⑹花九房:花有九片段預告瓣。 

⑺中國:中土,中原,相對於西方少數民族而言。 

⑻公堂:官府的廳堂。 

⑼委嚴霜:因受寒霜摧殘而凋零。 

⑽竊:暗自。陽關:在今甘肅敦煌西南。 

⑾曾:乃。

詩歌譯文

 
在天山的南面,火山的北面,那裡有一種花,人們都不曾見識,它長著綠色的莖,碧綠的枝葉十分美麗。它有六片葉子,花開時成九瓣;夜裡花瓣合攏,早晨開放,多有奇異的香味。如今它被移植在庭堂之下,令我的府邸大增光彩。想必你一定是不恥於同媚俗的花草們為伍,才如此孤獨高傲地自個開放於僻靜之處!為何得不到人們的賞識呢?在深邃的山坳谷地里飽受寒霜的摧殘而凋折。我暗自悲傷陽關一帶道路漫長,我無法將你進獻給君王。

創作背景

關於創作背景,詩人所撰序載之甚明。謂“優缽羅”花源自佛經,之前連他自己也沒有親眼見過。而寫詩的時間“天寶庚申歲”,即公元756年(天寶十五載),詩人岑參當時在北庭都護府任職,閒暇時在庭院裡栽樹種藥。有個小吏獻上此花,方得見到。詩人驚訝於此花的高貴秀美,香氣襲人,不禁感嘆它雖委諸山谷,未能生長於內地,反使牡丹、芙蓉價重譽高,可惜之至。進而由花及人,擬之以懷才之士未預明主,有感而歌。

作品鑑賞

優缽羅花即岑參所認定的印度梵語中的雪蓮花。按照作者在序言中的說法,優缽羅花這個名字他最早是從佛經里讀到的。唐代的西域居民多把優缽羅(雪蓮)花想像成神山聖域裡罩有靈光圈的小佛像。此詩長短不拘,隨情感的波動而蜿蜒前進,顯示了詩人高超的文學技巧和精湛的表現手法。全詩以花自喻,以花獨居僻壤,喻自己窮居塞外;以花種類奇特,喻自己胸懷大略;以花的獨自開放,喻自己的潔身自好、特立獨行;以花的罕為人知,喻自己的懷才不遇;以花因路途遙遠無法上聞帝王,喻自己遠戍邊塞,晉身無階。古人以物喻人者為數不少,但像此詩這樣切合得絲絲入扣,以至讓人覺得花與詩人簡直融為一體、難分彼此的則並不多見。這首詩堪稱唐代以物詠志的邊塞詩中物我融合最為完美的一首。

作者簡介

岑參(715~770),唐代詩人。荊州江陵(今屬湖北)人。出身於官僚家庭,但父親早死,家道衰落。他自幼從兄受書,遍讀經史。二十歲至長安,求仕不成,奔走京洛,北遊河朔。三十歲舉進士,授兵曹參軍。天寶(742~756)年間,兩度出塞,居邊塞六年,頗有雄心壯志。安史亂後回朝,由杜甫等推薦任右補闕,轉起居舍人等職,官至嘉州刺史,世稱岑嘉州。後罷官,客死成都旅舍。與高適並稱“高岑”,同為盛唐邊塞詩派的代表。其詩題材廣泛。有《岑嘉州集》。 

《優缽羅花歌》是唐代詩人岑參的作品。詩前序言可看成一篇情辭並茂的散文,先言曾聞優缽羅花,陡而轉言公門多閒逸,小吏獻此花,遂得一見其卓立群芳之態,繼而嘆息如此美質,被棄諸山野而為世人罕見,然其猶自恬然盛開。序文中隱蘊著一股懷才不遇、孤芳自賞的無奈與憤激之情,詩文則進一步詠嘆這種情感。

擴展閱讀

最強棄少http://www.7kwx.com/0/198/
妙手天師http://www.7kwx.com/0/210/
將夜http://www.7kwx.com/0/5/
天才相師http://www.7kwx.com/0/196/
求魔http://www.7kwx.com/0/170/
聖堂http://www.7kwx.com/0/99/
神煌http://www.7kwx.com/0/203/
楚漢爭鼎http://www.7kwx.com/0/193/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