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倫理思想
正文
反映中國宗法等級制度,代表封建地主階級利益的一種道德理論。創始人為先秦時期的思想家孔子,並分別由孟子和荀子發展成為兩大派別,最後經《中庸》和《大學》的編纂者綜合各派的意見,構成了一套比較系統的理論。特點 儒家最重視倫理道德問題的研究,試圖以道德作為治國平天下的主要手段(見修齊治平)。倫理思想是儒家學說的核心,並與其哲學、政治思想融為一體,構成完整的理論體系。雖然儒家內部各派的倫理思想不盡相同,但有以下幾個共同特點:①重視探討道德的本源。孔子一方面強調“天命”是道德的本源,另一方面又提出“性相近也,習相遠也”的命題,承認後天的“習”對個人道德品質形成的作用。孟子雖然也講“天命”,但他把道德的本源主要看作是人之性善,企圖從人本身、人的心理和生理上尋找道德的本質和起源。荀子排斥“天命”的作用,提出要“明於天人之分”,視道德為人性惡的結果,認為禮義道德是為了“養人之欲,給人以求”,把道德與人們的物質生活需要聯繫起來。後來的《中庸》把天命論與孟、荀抽象的人性論調和起來,提出:“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漢代以後,儒家的後繼者關於道德的本質和起源問題的討論,基本上還是圍繞著這些命題。
② 重義輕利。儒家歷來把“利”看成個人的私利,把它與“義”對立起來,強調道德原則和規範對於人們行為的指導作用。孔子主張“見利思義”、“見得思義”。孟子更是只談仁義,不談利益。即使認為義與利是“人之兩有”的荀子,也是強調義,認為“保利棄義謂之至賊”。在他們看來,只有強調義,才能義利兩得,而重利,則會義利兩失。儒家主張“殺身成仁”、“捨生取義”,提倡為道義而奮鬥、獻身的精神。孔子提出的以仁為核心的道德規範體系,就包含了孝悌、忠恕、信義等道德規範。
③ 強調道德的社會作用。孔子認為:“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才能使人們懂得羞恥,自覺地遵守社會秩序和道德規範。孟軻提出由“不忍人之心”,發而為“不忍人之政”,認為把人心中的仁、義、禮、智四端,“擴而充之”,就能實行“仁政”。在他的心目中,道德是政治、法律的根本和基礎。荀子雖然肯定了經濟、政治的重要,但也認為道德是治國的根本,說“隆禮貴義者其國治;簡禮賤義者其國亂”。他認為,君臣之義、父子之親,夫婦之別的道理必須每日研究,不可疏忽或停頓。儒家各派都有程度不同的道德決定論的傾向。
④ 重視道德教育和道德修養。孔子教育學生的內容是文、行、忠、信幾個方面,中心是道德教育。儒家代表人物有不少是教育家,他們在長期的教育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形成了系統的道德教育理論。儒家尤其重視個人的道德品質修養,把它提到決定國家命運的高度去認識,認為“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因此,他們強調“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在修養的方法上,儒家各派的主張不同,孟子強調內省,充分發揮自己的自覺能動性;荀子主張化性起偽,重視環境和後天努力。孟、荀儘管方法不同,但都承認“人皆可以為堯舜”,“塗之人可以為禹”。他們的教育目的都在於培養封建社會的“聖賢”。
演變和影響 西漢時期,董仲舒以儒家倫理思想為主幹,吸取了法家、墨家和陰陽家的成分,把儒家倫理思想神學化,並被封建專制主義的政權定為“一尊”。宋明時期,儒家倫理思想又與佛教、道教合流,演變為宋明道學倫理思想(見宋元明清倫理思想)。
儒家的倫理思想在中國歷史上產生了極為深刻的影響,它的作用是十分複雜的。在中國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轉化以及封建社會的上升時期,它雖然有欺騙人民民眾和束縛思想發展的一面,但卻代表新興地主階級的利益,能夠穩定社會秩序,維護民族團結,推動了封建社會的發展;在封建社會的後期,它的積極作用逐漸消失,其虛偽性、反動性成為主要傾向,嚴重地阻礙了社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