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中庸處世之道

儒家中庸處世之道

儒家中庸處世之道》主要內容:儒家思想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也是中國人安身立命的基石。可以說,今天中國人的為人處世,基本上遵循的是儒家的行為準則和道德規範。中國人判斷事物的價值標準、說話做事的原則,所參照的基本上都是儒家的教條。儒家思想對中國人思想觀念和生活方式的影響,歸根結底可以概括為下面幾點:人生法則、內省自勝、涉世為人、修身立世。

基本信息

版權資訊

書 名: 儒家中庸處世之道

儒家中庸處世之道

作 者:董秀菊

出版社遠方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8

ISBN: 9787807231820

開本: 16

定價: 29.80 元

內容簡介

《儒家中庸處世之道》就是從這四個方面對儒家處世之道進行分析,以結合今中外一些經典事例,深入淺出,讓讀者在一種輕鬆的氛圍下感悟儒家的這些人生智慧!

儒家思想自產生之日起就頗受矚目,其側重社會取向的價值觀,富有倫理特色的政治觀,追求自我完善的道德觀,在中國封建時代長期成為官方的統治思想。儒家思想,在世界觀方面,它是理性的;在人生目的方面,它是功利的;在處理人際關係的態度方面,它是和諧的。凡此都與現代社會的觀念有著相似或相通的地方。所以說,在市場經濟的今天,儒家思想依然有其正面的價值和積極的影響。可以說,儒家思想是構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倫理不可或缺的重要思想資源,挖掘它的積極面,對市場經濟有著建設性作用,對現代管理也具有重要的借鑑意義。

編輯推薦

總有一本書讓你愛不釋手如沐陽光,總有一個智慧故事滋養你的心靈激勵你的成功潛能,總有一種思想讓你改變人生成就輝煌。

博大精深的東方古老智慧,傳世已久的世界經典名著,她告訴我們身處逆境時怎樣用理智克服困難,在人生之路上怎樣把命運掌控在自己的手中,少走彎路,更好地實現人生價值。

目錄

第一章人生法則

1用心體會人生真滋味

2在逆境中磨礪意志

3優柔寡斷患無窮

4目標是一面旗幟

5盡信書不如無書

6抵制誘惑,贏得好名聲

7榮譽寵祿身後事

8守住平常心

9將學習放在第一位

10正確看待貧富貴賤

11切忌貪圖安逸

12戒狂戒驕

第二章內省自勝

1人生當三戒

2人應有畏懼之心

3苦樂為動力

4懂得屈伸之道

5正確認識自己的才能

6自律首推慎言慎行

7不好小勇享小平

8面對失落要灑脫

9坦然面對生死

10好高騖遠戒

11淡化利慾之心

12勿驕奢

第三章涉世為人

1做君子莫做小人

2宰相肚裡好撐船

3做人貴在反省自己

4保有仁愛之心,

5孝悌乃做人之根本

6家和萬事興

7正家之道始於夫妻

8任何時候都不能放棄忠誠

9不念舊惡

10考慮別人的感受

11凡事適可而止

12賞罰分明用人才

第四章修身立世

1加強自身修養

2意志堅定方能成功

3節制欲望養身心

4不做出頭的椽子

5正確對待他人的過失

6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7存而不忘亡

8要走正道

9能“忍”也是一種智慧

……

文摘

但古人還有另一句話:“三思而後行,謀定而後動。”這句名言是克服衝動的最佳良藥。這句警言不但應該讓那些容易衝動的人熟記,而且也應該讓所有的人深刻領會。

為什麼要“三思而後行”呢?因為問題的發生是由許多因素造成的,單憑直覺或只是簡單的思考一下,很難得出結論,往往需要一段時間的分析、歸納、總結或者調查研究,才能理出頭緒。有的時候,還有被人製造假象,提供虛假線索的可能,不小心就有誤入歧途的危險,所以思維要精細縝密。思考一遍還不夠,還需要再檢查一遍,然後再做,以確保行動的萬無一失。

但是,“三思而後行”不能作為優柔寡斷的藉口,因為在有些時候,有些事情是必須果斷處理的,正所謂當斷不斷,反受其亂。

在《伊索寓言》中有一個人,膽子很小,生活條件不好,卻很貪財,總想得到不勞而獲的財物。

有一天,他上山砍柴。累極了,背著柴下山了。在山腳下的一條小路上,看見了一頭金色的獅子,他不敢碰,心想:這到底是活的,還是雕像呢。那獅子一動不動,也不出聲音,一定是雕像,這是神恩賜給我的,看我這樣的窮,想讓我賣一個好價錢。

他向四周巡視了一遍,確定沒有人,就抓起“獅子”的前爪和後爪,可它太重了,拿不起來。他好像很聰明似地想:人多力量大嘛,我回去把家人找來一起搬。之後,他就跑回家去了。

等他把家裡的男女老少都找來時,那個金獅子已經不見了。

膽小鬼的故事告訴人們:做事一定要果斷,不能拖拖拉拉的。否則,什麼事情都有可能變得很糟糕。有一句話說的好,“效率就是金錢”。做事要講究效率,如果做事慢了,就什麼事情也辦不好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