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真編碼的分類
根據傳真機傳送圖像種類和記錄方式的不同,可分為二值傳真編碼、多灰度傳真編碼、多色傳真編碼、連續色調的黑白傳真編碼及自然彩色傳真編碼。
二值傳真編碼 用於檔案、報紙、氣象圖等黑白二值圖像的壓縮處理。1980年CCITT頒布了檔案三類傳真機的編碼標準(T.4建議)。即一維改進的赫夫曼編碼及作為選用擴充方式的二維改進的MRREAD(Modified Relative Element Address Designate)編碼。在MH編碼中,為了簡化碼錶,採用持續長度(遊程)的分段表達。READ編碼是在邊緣差分編碼(EDIC)和相對地址編碼(RAC)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二維逐行編碼,並參照其它編碼作了改進,稱為MR編碼。特點是將前一掃描線作為參考行,然後對其後的一條掃描線進行編碼。MR碼有效地利用了信源的垂直相關性,平均壓縮比高於MH碼。四類傳真機採用1984年CCITT頒布的T.6建議標準,即改進的MR(MMR)編碼。它在MR編碼基礎上根據四類傳真機的使用環境作了改進,平均壓縮比MR編碼高40%。後來提出的模式識別編碼(如組合的符號匹配編碼)及自適應算術編碼(如Q編碼),比MR或MMR編碼有更好的壓縮性能。
報紙傳真機因分辨力較高,相鄰像素間及掃描線之間有較強相關性,宜採用二維預測或二維赫夫曼編碼。
多灰度 ( multilevel ) 傳真編碼 用於中等質量有限灰度等級(3~4bit/pel)傳真圖像的壓縮編碼。主要有:①比特-平面編碼。將比特的多值平面分解為n個二值比特平面,再分別按二值圖像進行編碼。②層次-平面編碼。對於圖像的毎一灰度等級或差分灰度等級形成一個二值平面,再分別進行持續長度編碼。③馬爾可夫模型編碼。④改進的分塊編碼。
多色傳真編碼 用於採用噴墨、熱感、電子照相等記錄方式的多色傳真機中。例如2~8色傳真圖像在色分解後可採用類似於多灰度馬爾可夫模型編碼的技術。還可將多色圖像分解為一個單色圖像和多個色信息塊。原圖像中的背景和其餘部分分別相當於單色圖像中的白與黑,經與色信息塊一起編碼傳輸,接收端按色塊信息對單色圖像“染色”,重建多色原圖像。另一種 方法是對色分解後得到的三基色圖像分別進行抖動處理,經預測和排序後再進行持續長度編碼,以面順序方式傳輸,接收端可複製偽自然彩色圖像。若採用線順序方式,可利用色相關性進行預測,以進一步提高壓縮效率。
連續色調的黑白傳真編碼和自然彩色傳真編碼分別用於數位化黑白及彩色相片傳真機。自然彩色圖像經色分解形成三基色圖像,採用與連續色調黑白圖像相同的傳真編碼技術。例如差分脈碼調製(DPCM)、比特-平面編碼等,但壓縮比不高。採用CCITT與ISO聯合圖片專家組(JPEG)提出的靜止圖像算法,是一種信息非保持型混合編碼,有較高的壓縮比,良好的重建圖像質量和抗誤碼擴散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