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信息
作 者:李泉 著出 版 社:北京圖書館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0-1-1
版 次:1頁 數:341字 數:279000印刷時間:2000-1-1開 本:紙 張:膠版紙印 次:I S B N:9787501316359包 裝:平裝
內容簡介
傅斯年不是一位流俗的政治家,他具有強烈的時代責任感和民族責任心,他從事社會活動的目的不是為了個人的權力和地位,而是為了救國救民;他從事學術活動從不考慮個人的成果和名譽,而是為了振興中華學術。由於他將主要精力投入到學術機構的管理和學術研究的組織工作中去,使得他沒有過多的時間從事於個人的研究和著述,再加上英年早逝,結果沒有什麼宏篇巨著傳世,也沒有等身的作品嘉惠後人。於是有人為此而感到惋惜,有人譏諷他徒有盛名。其實,只要看一看他領導學術研究的艱難經歷與宏大氣魄,讀一讀他那數量不算太多的論著,我們便會發現,他組織學術研究的能力是罕有匹敵的,他的學術成就也多具開創性。
目錄
二十世紀中國學術概論(代序言)
導言
第一章 學海泛舟
一 少年英才
(一)家世與童年
(二)從私塾到學堂
(三)津門求學
二 入北大 辦新潮
(一)預科高材生
(二)國學大師物色的“衣缽傳人”
(三)創辦“新潮社”
(四)在“五四”運動中
三 留學英、德
(一)倫敦大學:實驗心理學
(二)柏林大學:比較語言學
第二章 初露鋒穎
一 文學革命論
(一)“文學一物,不容不變”
(二)“新文學就是白話文學”
(三)“將來的文學,是‘人化’的文學”
二 社會改良論
(一)社會批判
(二)思想改造與社會改良
三 學術思想的醞釀與奠基
(一)學術思想的理論基礎
(二)學術方法的探求
(三)治學宗旨的定位——研究問題,不遷就系統
第三章 創辦史語所
一 宏圖初展:史語所的籌建
(一)執教中山大學
(二)創建歷史語言研究所
二 嘔心瀝血:史語所的發展與遷徒
(一)歷史語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
(二)北上與南下
(三)輾轉遷徒於大西南
三 累累碩果:史語所的成就與貢獻
(一)歷史組:新史料的蒐集與整理
(二)考古組:震驚中外的考古發現
(三)語言學組、人類學組:社會調查
(四)史語所的歷史地位
第四章 史料學派的主帥
一“歷史學只是史料學”
(一)思想淵源
(二)內容和價值
(三)理論局限
二 建立科學的東方學
(一)走出“疑古”的誤區
(二)對科學歷史學的闡釋
三 匯集“各種科學的方法”
(一)“以科學的比較為手段,去處理不同的記載”
(二)“以語言學之立點,解決哲學史之問題”
(三)“利用自然科學供給我們的一切工具”
第五章 學林霸才
一一探研古史
(一)史前文明多元說
(二)夷夏東西說
(三)商族起源於東北說
(四)周族起源與商周關係
(五)班爵制度與周初封國
(六)東北地區史研究
(七)秦漢史與明史研究
二 縱論百家
(一)評論先秦諸子
(二)釋性命而論中國思想史
三 考論古籍
(一)《尚書》
(二)《詩經》
(三)《禮記》
(四)《易》與《春秋》
(五)《史記》
第六章 教育思想
一 二十年代末到四十年代:批判與改革
(一)中國傳統教育制度批判
(二)為教育改革吶喊
二 四十年代到五十年代初:反思與總結
(一)抗戰勝利後學校的整頓與建設
(二)對教育改革原則的系統總結
(三)關於高等教育的深入思考
三 教育思想的價值與歷史地位
(一)注重學術教育
(二)強調能力教育
(三)教育救國思想
(四)教育獨立觀念
第七章 徘徊於政治與學術之間
一“一身憂國家之難”
(一)駁斥東北非中國領土的謬論
(二)創辦《獨立評論》宣傳抗日救國
(三)反對妥協退讓
(四)批評當局外交政策
(五)斥責“華北自治”謬論
(六)督促國民黨政府抗日
二 議政而不從政
(一)參加“國民參政會”
(二)抨擊孔祥熙
(三)“炮轟”宋子文
(四)訪問延安
三 從代理北大校長到台灣大學校長
(一)主持北大戰後復原
(二)處理西南聯大學潮
(三)“浮海說三千弟子”
第八章 學術交往
一 胡適:亦師亦友
二 陳寅恪:寧國府大門前的一對石獅子
三 顧頡剛:塤箎相應
附錄
傅斯年著述年表
研究傅斯年的主要論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