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原文
偶題三首
【其一】
門外青山翠紫堆,幅巾終日面崔嵬(wéi )①。
只看雲斷成飛雨,不道雲從底處來②。
【其二】
擘開蒼峽吼奔雷③,萬斛(hú )飛泉湧出來。
斷梗枯槎無泊處④,一川寒碧自縈迴⑤。
【其三】
步隨流水覓溪源,行到源頭卻惘然。
始信真源行不到,倚筇(qióng )隨處弄潺湲(yuán )⑥。
注釋譯文
作品注釋
①幅巾:古代文士用絹一幅束髮,成為幅巾,為一種表示儒雅的裝束。《東觀漢紀鮑永仁》:“更始役,永與馮欽共罷兵,幅巾而居。”崔嵬(wéi):山高大不平,這裡指山。
②不道:猶不知。李白《幽州胡馬客歌》:“雖居燕支山,不道朔雪寒。”底處:何處。
③擘開:沖開。
④斷梗枯槎:殘枝枯葉。
⑤縈迴:徘徊蕩漾。
⑥筇(qióng):竹名,宜制杖,故又用指手杖。唐李鹹用《苔》:“每憶東行徑,移筇獨自還。”
作品譯文
【其一】
門外的青山上草木一團團的綠紫相間,高聳的山峰終日雲遮霧繞像戴著頭巾。人們只知道雨是從雲的縫隙里落下,不知道雲是從哪裡來。
【其二】
衝破峽谷若雷霆在滾動,無數的瀑布噴涌而出。斷枝枯草沒有可以停泊的地方,只好隨著寒冷的碧水獨自流浪。
【其三】
隨著流水想找到溪流的源頭,到了溪流的出水處卻迷惑了。才相信真的源頭是找不到的,還是柱著手杖欣賞隨遇的潺潺美泉吧。
創作背景
此詩大約作於乾道、淳熙年間。朱熹的詩歌,往往從閒適的生活中悟出做人治學的道理。《偶題三首》正是此類的詩篇。第一首說常人只見到翻雲覆雨,卻不知其成雨的原因,因而悟出凡事都有根源,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治學力行,也是有根底的。第二首詩通過對水在山中的奔涌,最終形成一川江水的過程,啟示人們持之以恆的奮鬥才能最終獲得成功。第三首詩通過“探尋水源,尋求真源”的事例,表明了尋求真理之道,如探真源,需融會貫通,真理始能朗然在目。倘若執其一端,認定真理就在這裡,必如管中窺豹,是不能見到真相的。
作品鑑賞
朱熹的《偶題三首》約作於乾道(1165~1173)、淳熙(1174~1189)年間。朱熹的詩歌,往往從偶然閒適的生活中悟出做人治學的道理。這《偶題三首》正是此類的詩篇。第一首說常人只見到翻雲覆雨,卻不知其成雨的原因,因而悟出凡事都有根源,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治學力行,也是有根底的。第二首詩通過對水在山中的奔涌,最終形成一川江水的過程,啟示人們持之以恆的奮鬥才能最終獲得成功。第三首詩通過“探尋水源,尋求真源”的事例,表明尋求真理之道,如探真源,需融會貫通,真理始能朗然在目。倘若執其一端,認定真理就在這裡,必如管中窺豹,是不能見到真相的。
【其三】
這首小詩由敘而生感,因事而生議,體現了因小見大之意。首兩句敘事:作者隨著流水尋找溪水的源頭,可是走到源頭卻又感到一片惘然。為什麼呢?因為找不到源頭之水又是從何而來。由此而引出第三句的感觸:世界萬物之源是很難找到的。這是唯心主義學派必然走入的死胡同。不過這裡所指的萬物之源是指程朱理學的宇宙觀和倫理觀,他們認為世界萬物由太極而生,所謂“太極生二儀,二儀生四象,四象生萬物”。那么,太極又是什麼生的呢?是“無極”。“無極”又怎么樣來的呢?這就陷入了不可知論,正如西方哲學家對人類的起源找不到答案時,便用“上帝創造了人類”來解釋一樣。正因為作者認為真正源頭是永遠找不到的,所以只能以“倚筇隨處弄潺諼”自我安慰來結束了。
作者簡介
朱熹(1130~1200),宋代理學家、文學家、思想家、教育家。字元晦,又字仲晦,自號晦翁、晦庵,別稱紫陽。祖籍徽州婺源(今屬江西),生於南劍州尤溪(今屬福建),僑寓建陽(今屬福建)考亭。紹興(宋高宗年號,公元1131~1162年)進士,歷任泉州同安縣主簿,知南康軍,提舉浙東茶鹽公事,知漳州,秘閣修撰,煥章閣待制,提舉南京鴻慶宮。因偽學禁起,落職罷祠。自負才學,以聖賢自期,欲為帝王師,曾十餘次辭謝詔命,在朝僅八十餘天。一生大部分時間用於講學傳道,與孔子、孟子、王陽明同為儒家代表。他學問淵博,遍注典籍,對經學、史學、文學、樂律以至自然科學,都有不同程度的貢獻。他的五古頗為前人推崇,但多模擬之跡。近體明秀,但嫌淺,有時仍露出理學氣,原是本色,尚不酸腐。一些散文寫得清新明動,頗有歐陽修、曾鞏遺風。著有《朱文公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