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秦艽

假秦艽,別名粗弓(雲南麗江納西語),甘草、土甘草、白洋參、白元參(雲南麗江),白玄參,產雲南西北部,四川西南部及西藏東部。

基本信息

簡介

所屬卷:Phlomis Linn.
所屬科:Labiatae
中文名:假秦艽
其它中文名:“粗弓”(麗江納西族語)、甘草、雪山甘草、白洋參、白元參(麗江)、土甘草(中甸)、白玄參(四川鹽源)、辛參(麗江)。

文獻來源

Phlomis betonicoides Diels (1912, 1913); Kudo (1929, auct. sphalmate ut" Dunn " ); Hand. - Mazz. (1939).
Ph. tuberosa auct. non Linn. : Dunn (1915), p. p. ; Kudo (1929); Hand. - Mazz. (1934), p. p. (1936).

描述欄位

多年生草本,根莖肥厚、疙瘩狀串聯。莖高30-80厘米,直立,四棱形、密被射線不等長的星狀糙硬毛、不分枝。基生葉紙質,狹卵形、卵狀披針形、三角形或卵圓形、長7.5-14厘米,寬5-7.5(-10)厘米、先端鈍或急尖,基部圓形,淺心形至心形,邊緣為具胼胝體小突尖的圓齒狀至牙齒狀,莖生葉卵圓形至披針形,長5-9厘米,寬2-4.5厘米,邊緣為不整齊的圓齒狀或牙齒狀,向上漸過渡為苞葉,葉面均密被中枝特長的星狀糙伏毛和單毛,背面沿網脈密被中枝特長的星狀疏柔毛及單毛,餘部被星狀短柔毛,基生葉葉柄長3-15厘米,莖生葉葉柄長(0.3-)1-3厘米,苞葉無柄。輪傘花序多花,4-5輪;苞片刺毛狀,向上彎,長6-9毫米,被具節緣毛,與萼近等長。花萼管狀鐘形,長約10毫米,上半部及脈上被具節剛毛,其餘部分疏被微柔毛、齒刺毛狀,長1.8-4毫米。堅硬,平展、齒間具2小齒、邊緣密被長緣毛。花冠粉紅色,長約1.8厘米,外面密被星狀糙短硬毛,冠管內面具毛環,冠檐上唇長約8毫米,邊緣具不整齊的牙齒,自內面具髯毛,下唇長6—7毫米,先端3圓裂,中裂片倒卵狀橢圓形,較大,側裂片近圓形、較小、邊緣均具不整齊的齒缺。雄蕊內含,花絲具長毛,基部在毛環上不遠處具短距狀附屬器。小堅果頂端具微鱗毛,成熟時無毛。花期6—8月,果期9—10月。

分布及生境

雲南西北部(麗江中甸永勝)海拔2700—3000米的高山草地、林間草地或林緣。分布於我國四川西南部及西藏東部。模式標本采自麗江。

用途及功能

兩個變型根均入藥,可治消化不良、腹脹、咽喉疼痛、跌打癆傷、肺炎,並解各種藥物中毒。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