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假死是動物的一種防禦行為,廣泛存在於動物界的各個門類,,如魚類、兩棲類 、爬行類、鳥類、哺乳類。在節肢動物門中,除蛛形綱和甲殼綱有假死行為外, 昆蟲綱中假死行為最為普遍,。
作為一種防禦性行為,假死對於提高一些物種的存活率具有明顯的適應性價值。
假死與真死在形態和生理上的區別
假死的動物通常肢體僵直不動,附肢關節強烈收縮維持一定的肌緊張並緊貼於身體腹面,呼吸變弱,頻率放慢,對外界刺激無明顯反應。自然條件下一定時間後,動物的肢體末端,如足、尾須、觸角等首先恢復活動,隨後完全覺醒。而真正死亡的個體,除新陳代謝完全停止外,其附肢不會緊密收縮於腹面,而是處在一定的彎曲狀態,失去肌緊張。
假死行為的觸發
有研究表明,多種刺激途徑均可引起動物假死,包括聽覺、視覺、觸覺或者混合的刺激因素 。對各種刺激的反應,各個類群之間存在明顯差異。如自由活動中的馬鈴薯甲蟲在受到閃光刺激後,會發生假死。光照不能引起雙斑蟋假死,但可通過聲波刺激進行觸發;義大利蜜蜂Apis mellifera在受到500~1000Hz 的聲波刺激後也會假死 。
假死的類型
根據動物假死現象的功能實現方式,可分為3種類型。
偽裝死亡型假死
有些捕食者喜歡取食活的獵物,不吃死的獵物。假死可以使偏好活獵物的捕食者放棄捕食行為。因此,有的動物在被攻擊或受到刺激後立即假死,僵直的肢體和對外界刺激的無反應使捕食者認為獵物已經死亡,當捕食者離開後,被捕食者恢復活動,得以逃脫。有一種叫逆戟鯨的海洋哺乳動物,牙齒非常鋒利,並且集體捕食。鯊魚雖然號稱海中之霸,但碰到逆戟鯨,都要立即逃跑,如果來不及逃跑,它們會利用逆戟鯨不吃死東西這一特性,將腹部朝上逃避敵害。
逃避搜捕型假死
有的動物利用本身顏色和形狀與周圍環境相似,使捕食者難以區分的特點,當受到驚嚇或攻擊後,迅速從原處落下,一動不動,使捕食者失去追蹤信號。菜農抓蟲會發現,當觸摸到豆角藤時菜青蟲會掉人與自身顏色一樣的落葉當中並迅速鑽進泥土中,無法尋找。有的動物假死時釋放氣味輔助阻止捕食。幻紫斑蝶和雙標紫斑蝶假死時會從尾部翻出黃色的毛狀物,並散發出氣味,以恐嚇驅趕捕食者。
抑制進食型假死
有的動物假死時的姿態使捕食者無法下咽,或不容易處理獵物,從而放棄捕食。羊角蚱假死時,青蛙不管怎么嘗試仍無法吞下獵物後,便放棄捕食。某種天牛假死時,身體輪廓外的脛節距和鞘翅末端的刺能在不同的維度上阻止捕食者的吞食。
假死現象的影響因素和途徑
假死現象的影響因素與動物進入假死狀態的頻率(F)和假死持續的時間長度(T)有關。影響這兩個參數包括內因和外因。外因有日周期、光強度、溫度、捕食壓力、背景顏色等;內因有齡期、飢餓程度、活動能力、身體狀況、遺傳背景、活動狀態、性別等 。
各種因素的存在使得這2個參數的差異不僅存在於各大類群之問,即使在各個種群內部,甚至某一個體的多次試驗結果之間都有明顯不同。例如日周期對甘薯小象蟲的影響,表現為雄性個體的假死發生率和兩性個體的假死時間在夜晚明顯低於白晝。一種螳蝽,在較高的溫度和光照條件下假死發生率顯著下降,假死時間也縮短。動物假死現象的獲得與後天學習影響不大,原因是當昆蟲面對捕食者時,很小的錯誤也是不允許的,一旦被捕食者吃掉後便不存在學習和改正的機會。假死主要與遺傳有關,當某種行為的信息在動物進化的過程中被儲存在基因組當中,它就能夠通過基因傳遞給下一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