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國小語文課本]

《假如》出自於人民教育出版社二年級上冊讀本,根據白冰作品改寫。

原文

假如我有一枝

馬良的神筆,

我要給窗前的小樹

畫一個紅紅的太陽。

讓小樹在冬天

也能快活地成長,

不會在寒冷的北風裡

縮著身子,輕輕嘆息。

假如我有一枝

馬良的神筆,

我要給樹上的小鳥

畫許多好吃的穀粒。

鳥媽媽再也不用

到遙遠的地方去尋食,

讓小鳥呆在家裡

苦苦等待,餓得哭泣。

假如我有一枝

馬良的神筆,

我一定給不幸的朋友西西

畫一雙好腿,還他一個健康的身體。

他再也不會只坐在屋裡

望著窗外的小樹和飛燕,

而是和我們一起

在操場上奔跑,在草地上遊戲。

假如我有一枝

馬良的神筆......

課本教案

教材簡說

一位外國作家說:每一個兒童都是一名詩人。

是的,兒童充滿了想像力、創造力,他們希望認識社會、改造自然。在兒童的心靈里,有著赤子般的真情,有著火山噴發般的力量。雖然他們往往只能“假如”,但是這些“假如”都是他們對生活、對大自然的獨特認識,是他們對美好事物的嚮往和追求。

《假如》一詩,借“馬良的神筆”,表達了對小樹、小鳥、殘疾人發自內心的關愛。這些關愛,顯示了兒童一顆博大而純真的心。

朗讀這首詩,學生可能會產生許多共鳴,也可能會產生許多新的“假如”,還可能產生寫詩的衝動。這都要建立在關愛之情的培植基礎上。我們要通過這篇課文的教學,啟發學生關愛他人,關愛生活,關愛環境。

學習目標

1.認識9個生字。會寫8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有關愛他人、關愛環境的願望。

教學建議

(一)識字寫字

1.語境認讀。

讓學生自讀課文,畫出不認識的字,藉助拼音讀一讀。

2.採用多種方式識記字形。如,用換偏旁的方法識記(拉-泣、搖-遙、澡-操);用加偏旁的方法識記(寸-尋、良-食、建-健)。

3.鞏固運用所學的生字。

(1)組詞運用。糧食、縮小、遙遠、善良。

(2)遷移識字。教師為學生提供一段新的文字,讓學生從中找出剛剛學過的生字。

(3)說話套用。將本課所學的生字自編一段話,讓學生嘗試運用所學的生字。

4.指導寫字。

書寫前,可以引導學生觀察本課要寫的八個字,先找一找容易寫錯的字和不容易寫好的字,在學生觀察發現的基礎上進行寫字指導。容易寫錯的字有:“哭(少點)、食(最後一點寫成捺)、體(少橫)”。記憶易錯字,可以引導學生編順口溜,如,“一隻小狗兩張嘴(哭)”。比較難寫好的字是“操、場”。“操”字的書寫關鍵是要把右邊寫好,而寫好右邊的關鍵是把上面品字寫好。寫“品”時,三個口要小而扁,要給下面的木字留出位置。“場”字的書寫關鍵是要把右邊的橫折折鉤寫好:橫宜短;第二折要與橫平行;第三折要向里收。

(二)朗讀感悟

教師或學生講述《神筆馬良》的故事。

1.讀通課文,整體把握課文內容。

程式:范讀:正字正音,讓學生體會課文感情基調。

自由讀:熟悉課文,要求讀正確,讀通順,並讀出適當的語氣。

複述:用自己的話來敘述課文的大致內容。

2.朗讀指導。

詩歌的朗讀講究節奏、韻律的變化,隨著情感的變化起伏,朗讀的語氣、語速、輕重、緩急都要有所不同。指導朗讀要注意的是,重在感悟,不要過分強調聲音形式和技巧。

這首詩的朗讀有兩個難點:

一是每段的句式相對一致,朗讀時卻不能一樣,應該有一定的變化。

二是各段所描繪的對象不同,朗讀時應該突出各自不同的形象。

突破難點的方法,最好是通過老師的范讀來感染學生,帶動學生的朗讀。重點指導讀好下面的句子。

(1)假如我有一支/馬良的神筆。

這句話在這首詩中出現了四次,可以按下面的提示指導朗讀。

讀第一次時,起音舒緩一些,停頓長一點,造成一定的懸念。

讀第二次時,語速加快,形成一種關注下面事物的急切心情。

讀第三次時,重讀“馬良的神筆”。強調“馬良的神筆”,意思是下面講的事更重要。

讀第四次時,聲音由重到輕,語速由快到慢。

(2)“畫一個紅紅的太陽”“畫許多好吃的穀粒”“畫一雙好腿”。

讀這些語句時,感情也不一樣。第一個是興奮,第二個是喜悅,第三個是沉重。

3.讀熟課文,背誦課文。

(三)實踐活動

課文最後一段,沒有說為誰畫什麼,可讓學生髮揮想像,仿照課文,說或寫一段詩歌,還可以用圖畫來表現自己想像的內容。

教學設計舉例

片斷:朗讀感悟

1.朗讀指導。

(1)指名個別讀課文。

(2)重點句段的朗讀訓練和指導。

“假如我有一支/馬良的神筆。”這句話在這首詩中出現了四次,朗讀時怎樣處理?

“畫一個紅紅的太陽”“畫許多好吃的穀粒”“畫一雙好腿”。這三處感情有什麼不同?應怎樣朗讀?

(3)學生再讀,教師範讀,用多種形式讓學生練習讀。

(4)讀熟課文,背誦課文。

(5)創設情境誦讀課文。一是讓學生閉上眼睛想像與課文有關的畫面;二是用聲音創造畫面形象;三是用筆畫出這些畫面。

2.朗誦比賽。

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比賽。各組選一名代表參賽,全班同學當評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