偃師市高級中學

偃師市高級中學

河南省偃師高級中學,又稱“偃高”,是位於河南省偃師市的一所省級示範性高中。偃高地處偃師城關鎮華夏路與文化路交叉口。學校占地近600畝,建築面積10.5萬平方米,現有教學班73個,在校學生6000多人。擁有藝術教室、大型體育場、微機教室、語音教室、多媒體教室、校園語音教學系統,溝通了教育網路,是河南省目前規模較大、功能齊全、設施達標的普通高中。

基本信息

偃高概況

偃師高級中學於1928年建校,1955年被確定為河南省首批重點高中(全省5所),是1958年河南省第一批24所省重點之一,辦學歷史悠久,學風優良,曾有“豫西清華”之美譽。建校以來培養了以中國書協主席張海為代表的一大批優秀校友,為基礎教育事業做出了自己的貢獻。2005年3月被確定為河南省首批示範性高中。學校現有教職工350多人,其中特級教師5人、高級教師80餘人,國家級、省級骨幹教師和學科帶頭人30餘人,研究生學位獲得者及在讀研究生20餘人。目前學校共有81個教學班,在校學生5200多人。

為適應教育形勢的深刻變革,學校也加大了改革力度。一是聘請全國知名學者、教育專家擔任學校發展顧問,為學校出謀劃策;二是同全國著名重點高中加強了校際師資交流與學生交流,取長補短,共同發展;三是和國內外多所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關係,為學生升學、留學開通直通車;四是積極探索“一校兩制”的辦學模式,推動教育產業化發展;五是實施名師工程,打造過硬教師隊伍。學校現有教職工近300名,其中特級教師2名,高級教師76名,國家級骨幹教師2名,全國優秀教師2名,畢業及在讀研究生16名。師資隊伍陣容整齊,素質優良,頗具發展潛力。為了滿足廣大人民民眾的迫切需要,偃師高中自2002年起,面向全省招生。同時開辦出國留學預科班

偃高歷史

前身

夏商文明的一脈傳承,太學書香的悠悠古韻,賦予了偃師高貴的文化氣息。河南省偃師高級中學就是這種文化的繼承者和傳播者。她的前身是1928年創辦的偃師師範講習所和1931年在此基礎上成立的偃師中學。原校址在偃師老城文廟、城隍廟、節孝祠,1935年因水患遷至緱氏泰山廟,1943年遷回槐廟車站。其間,劉晉清(又名葉林,緱氏人,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研究所副所長)、吳芝圃(又名吳邃之,曾任河南省委書記)、楊章武(曾任河南省參事室主任、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等中共知名人士先後來校執教,傳播馬列主義,開展抗日救亡活動。當時的偃師中學,為偃師、鞏縣、登封三縣中共地下黨的活動中心,很多中共地下黨員和進步人士在這裡從事革命活動。大批畢業生投奔延安,很多人成為民族解放戰爭和新中國建立時期的高級幹部。1944年,日寇入侵豫西,學校停辦,1945年,抗戰勝利後在老城當店復校。1948年3月,偃師解放,8月成立偃師聯合中學,校址在今市委招待所,1949年改名為偃師第一中學,並增設高中班,是為偃師高中的雛形。石靜濤、張渠、牛秀生諸前輩為學校的恢復和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

定名

隨著祖國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迅猛發展,1954年秋,學校初高中分設,高中部遷入新址(原郵電部538廠即偃師機車廠院內),正式使用今名:河南省偃師高級中學。張正民先生任校長,規模按三年制定型為十八班,生源覆蓋洛陽、三門峽等豫西地區。學校環境優美,校舍寬敞,師資力量雄厚,校風淳樸嚴謹,學習風氣濃厚,教學質量不斷提高,在人民民眾中享有盛譽。1959年該校被確定為河南省14所重點中學之一。畢業學生多進入高校深造,成為國家建設的骨幹力量,其中不乏將軍、學者、專家,如現任中國書法家協會主席張海、中國“兩彈一星”突出貢獻專家王克民、著名作家吉學沛。1969年,受“文化大革命”的衝擊,學校停辦,校舍被出賣。廣大校友無不為之痛心。

重生

1978年,伴隨著中華人民共和國改革開放的春風,在廣大人民民眾的強烈要求下,偃師高中恢復重建,先在縣委黨校大樓,原人委大院按二年制每級四班複課。1980年9月遷入原豫西農專校址,1983屆起恢復三年制,1985屆起恢復十八班規模。1992年學校增設高師預備班,面向洛陽九縣(市)二區招生,學校規模過渡為三級二十四班。

復校初期,廣大師生繼承“老偃高”的光榮傳統,振奮精神,埋頭苦幹,攜手並肩,重建校園。1979屆高考在全省名列前茅,當年成為河南省24所重點高中之一。自此,偃師高中進入一個嶄新的發展時期,學科競賽科科有省級一等獎,高考上省定大專線人數一年一個台階,穩居洛陽各縣(市)第一。每年都有考生進入清華、北大、中科大等名校。1992年河南省高考狀元李念真、1989年河南省數學競賽第一名韋立祥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發展

1994年年底,偃師高中作為農村省重點高中的代表,接受了河南省教育委員會專家評估組的督導評估。專家組通過實地考察、查閱資料、徵求意見等形式,對偃師高中的辦學方向、教育質量以及辦學條件等進行了全方位的評估。最後,評估組給予偃師高中很高的評價。用一位專家的話說,這就像“鄉鎮企業,創出名優產品”。鑒於當時相對滯後的辦學條件,專家組也提出了改進意見。專家的建議引起偃師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經科學論證,總投資達2400多萬元的偃師高中一期擴建工程開工,工程完工後,教學樓、科技實驗樓、圖書館、行政辦公樓和階梯教室等一應俱全,整體呈現出的U字形外觀恢宏別致。實驗室按國標一級裝備,圖書閱覽室書報雜誌齊全,教學條件得到極大改善,教學質量穩步提高,學校也發展為三級三十六班規模。1996年河南省物理奧賽,段明輝、賈利亞等7人獲省級一等獎;1997年高考,楊朝棟、賈利亞、李建輝等4人分別考入清華、北大;1998年,王琦獲河南省數學競賽第一名,被清華大學免試錄取,在豫西乃至河南享有很高聲譽。

2001年10月,為推動創建“教育名市”工作的進程,偃師市委、市政府決定再次對偃師高中進行擴建。這次擴建選址在老校區南面,建設一個功能齊全、設施完備的新校區。2004年,新校區落成後,行政樓、教學樓、科技實驗樓、信息技術中心、學生公寓、學生餐廳等現代建築錯落有致,氣勢壯觀;張海書法藝術館、“國標二級”塑膠運動場、學生遊園等全新設施,獨樹一幟,特點鮮明。至此,學校總占地面積達26萬平方米,建築面積9.6萬平方米。擁有80個教學班,師生員工近6000名。

跨越

2004年新校區工程竣工後,偃師高中辦學條件全面升級。 “偃高人”抓住機遇,凝聚力量,內抓管理,外樹形象,開啟了偃師高中辦學歷史上嶄新的一頁。學校先後榮獲“全國體育工作先進單位”、“河南省文明單位”、“河南省標兵學校”、“河南省教育教學工作先進集體”、“河南省質量管理年活動先進單位”、“河南省衛生工作先進單位”、“洛陽市德育工作先進單位”、“洛陽市庭園化單位”、“洛陽市綠色學校”、“洛陽市依法治理工作示範學校”等榮譽稱號。2004年底該校順利通過示範性普通高中評估驗收,成為首批省級示範性高中;2004年高考本科上線率先突破千人,2007年、2008年度闖過1500人大關;2005年、2008年趙衛濤、郝帥鵬兩奪洛陽市“高考狀元”桂冠。近三年考入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有李翠萍、趙研、張靜一、曲小星、楊玉瑩5人。另外,郝帥鵬同學今年以洛陽市文科狀元的身份,考入香港中文大學全額獎學金班。在學科競賽方面,學校年年有省級一等獎,排在省實驗中學、鄭州一中之後,昂首挺進全省三甲。

辦學特色

德育工作卓有成效 學校堅持“以德治校,以德育人”,形成了“四線交叉五為主”的立體德育網路。四線就是:政教處、年級組、班主任一條線,重心放在中學生日常行為規範上;教務處、任課教師一條線,重心放在課堂德育的滲透上;黨支部、團委、學生會一條線,重心放在課外德育活動上;工會、德育基地、德育導師一條線,重心放在社會、學校、家庭三方面的聯繫結合上。同時,還把德育工作具體落實為五個方面,即“五為主”:以培養正確思想為主引導學生,以創建良好校風為主感染學生,以增強高尚師德為主影響學生,以營造濃厚德育氛圍為主陶冶學生,以樹立先進典型為主鼓舞學生。學校堅持德育工作高標準要求,低重心運行,倡導建立平等的師生關係,尊重學生人格,使學生由不損害他人利益向助人為樂過渡。由樹立基本愛心,逐步提升到關愛家庭,關愛集體,關愛社會。學校高度重視後進生轉化工作,把他們視為“放錯了位置的天才”,平時充分發掘其閃光點,課下還多方創造條件積極引導其成才。科學高效的工作模式給偃師高中帶來了集聚效應,師生中不斷湧現出拾金不昧、助人為樂、見義勇為等先進事跡,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反響。

高考成績穩步提高 2006年高考,該校成績顯著。650分以上6人,600分以上144人,重點上線188人,二本上線 631人,三本上線1003人。洛陽市文科前10名我校入圍4人,理科前10名我校入圍2人;趙研同學被北京大學錄取,張靜一、李翠萍同學被清華大學錄取,海宜真、周雷鳴、布景亮三位同學被中國科大錄取。

2007年高考,偃師高中本科上線總計1522人,與前年相比增加57.4%,本科上線人數居洛陽市各高中之首。其中,二本上線1032人,一本上線274人,600分以上218人,增幅均在50%左右。洛陽市教研室各項指標統計顯示,偃師高中共有15項內容居洛陽市第一。

2008年高考,偃師高中本科上線1528人,本科上線率58.77 %,超出洛陽市近30個百分點。尤其是郝帥鵬以637分摘取洛陽市文科狀元桂冠,楊玉瑩以632分名列洛陽市文科第二名,曲小星以676分位居洛陽市理科第二名。三星連珠,閃耀豫西。

學科競賽優勢明顯 2006級,在數理化生奧林匹克競賽中,我校有兩學科3人獲河南省一等獎,在全省名列前茅。

2007級,在全國物理奧林匹克競賽中,我校有3人獲河南省一等獎,校際獲獎人數僅居鄭州一中和省實驗中學之後,名列全省第三。

2008級洛陽市化學競賽,偃師高中16名參賽選手全部獲得一等獎,在前10名中占據9席。高二物理競賽,獲得洛陽市一等獎8人,在前10名中占據8席。高一物理競賽獲一等獎11人,其中第一、二、三、四名均為偃師高中學生。生物競賽,洛陽市入圍河南省決賽的兩名選手,也均出自偃高。化學學科又有一人獲省一等獎,也是洛陽市唯一的一等獎。

體育特色日益彰顯 在洛陽市中國小田徑運動會上,偃師高中代表團連續五年榮獲團體第一名,女子籃球隊連續八次摘取“晨光杯”冠軍,男子籃球隊連續四次摘取“晨光杯”冠軍,在洛陽市13所省級示範性高中名列榜首。楊科、李岩、鮑華東、梁陽陽等46名運動員被授予國家二級運動員稱號。偃師高中體育健兒多次代表洛陽參加河南省省級示範性高中田徑運動會和籃球比賽,並取得優異成績。

研習課程領跑河南 目前,偃師高中研究性學習步入規範、有序的實施狀態,從單科實驗輻射到了全部學科,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教學方法。高一年級通過學習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和操作實施方法,增強主動參與能力和探索創新精神,為“入門篇”;高二年級結合當前社會背景和現實生活中有意義的熱點問題開展學科內研究性學習,發揮學生自主參與的主觀能動性,為“發展篇”;高三年級引導學生把研究性學習方法與高考的複習備考結合起來,提高複習備考的質量和效益,為“成功篇”。在學習中融匯和諧發展,在參與中彰顯人文個性。有10位教師的教學實錄被編入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探究教學案例》。有7名學生和4項研究性學習成果在河南省科技創新大賽中獲獎。學校被河南省中國小教研室授予“研究性學習實驗學校”。2005年9月河南省研究性學習現場會在偃師高中召開,偃師高中在會上作了典型發言和示範教學,受到與會專家學者的一致好評。研究性學習成為全省的一面旗幟。

自主管理再上台階 為突出“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學校按照“自主管理,民主參與,競選上崗,輪流執法”的原則,通過就職演說,民主推薦,教師協調,宣誓就職等程式,推舉學生幹部,組成學生會,實現學生的自主管理。廣大學生幹部以身作則,大膽管理,班風、學風得以不斷改善,學生自身價值得到體現。如今,學校大型運動會、文藝晚會都由學生組織,效果很好。2002年,以反映學生文藝素質和社會實踐能力為內容的專題入選中央電視台“第二起跑線”欄目。

為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學校成立了文學社,定期發行社刊《風華》。從采稿、編輯到插圖、裝幀等全由學生完成。目前,《風華》社刊在偃師中學生中享有很高的知名度。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