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觀用法
所謂倭刀,是指明代到清代流浪武士使用的日本刀。
這種日本刀以劈砍術見長,攻守兼備,多以雙手握刀方式使用。
和其他短兵器比較的優點。即:
(1)具有用於劈砍的理想形狀
(2)材質好,用優質鋼材製成
(3)重量輕,使用得手、靈活
等等
毛皮倭刀,沙狐皮稱之為“倭刀”,貴遜元狐。古代有“一品玄狐,二品貂,三品四品穿倭刀”之說。《紅樓夢》第一零五回,賈府被抄物品中就有“元狐帽沿十副, 倭刀帽沿十二副……”。
沙狐的腹下皮名“天馬皮”,頷下皮名“烏雲豹”,皆貴重。
製作工藝
倭刀的製作工藝是一項浩大工程,由於無法規模化生產,從材料準備到鑄造出成品倭刀,這期間就需要動用當時日本的一個村的所有手工藝者和村民的努力,他們分工好每一戶家庭要製作的配件,這能夠提高倭刀的質量和效率,但是即使這樣,一把完整的倭刀做出來也需要100多天的時日,所以耗費的人力和時間是很大的。因此一把倭刀的價格之高也是其他冷兵器所無法比擬的。另外倭刀之鋒利也能夠用“犀利”兩個字來描述,其鋒利程度如剃刀一般。 明 黃道周《節寰袁公傳》:“又公(袁可立)為蘇理時,以汛期出海澨。有李弁者邀公飲,示二倭刀,公諦視還之。”
歷史來源
最早日本刀的原型是我國唐代時的唐刀。唐刀最早是沒有弧度的,
在唐代末期時出現了一些帶有略微弧度的唐刀。
而後在宋代前後,日本根據我國的唐刀發展出具有獨特形狀的日本刀,而且大量出口給中國大陸。但是,那時候的日本刀,並不是用於實戰的兵器,只是一種供欣賞的藝術品。
這種兵器在歷史上多是作為工藝品,或者是指揮刀使用。在大規模戰爭中並不適用。它的刃寬太窄,在當時鍛造工藝不成熟的情況下它的強度係數遠遠比不上一柄廉價的大刀,如果使用這種倭刀在戰爭中進行高強度的對抗最好多帶幾把備用。所以在大規模戰爭里很少出現這種兵器。而且日本的資源並不豐富,鍛造一把倭刀所需要的資源能夠鍛造多把普通大刀。當時在日本多使用的是一些長柄武器。只有一些軍官或者是一些武士浪人才會佩戴這種倭刀。它多用於單打獨鬥時使用。
就文獻所知倭刀最早傳入中國是在於宋代,但當時只是當作收藏品
一樣的使用。
倭刀是明朝中期產生的重大的軍事變革產物。當時中國沿海的明朝軍與內戰後出國流亡搶劫的日本武士集團倭寇交戰時,原本使用的兵器難以與倭寇的日本刀對抗(此日本刀應該是野太刀的刀種,明朝時在日本流行的加長型日本刀)。抗倭名將戚繼光曾有“長兵不捷,短兵不接,身多兩斷!”之嘆。故習彼之長以治彼,仿製過來且做適合中國的改良與之對抗。
倭寇成為明朝軍隊心頭大患的原因,主要的原因是倭寇很重視日本刀本身的性能。幾位有先見之明的將領認為,倭寇使用倭刀上,身法輕盈敏捷、刀身又鋒利,在許多方面皆占盡優勢,無往不利。
倭刀原本流行在江浙閩南一帶,但是在中國北方京津一帶,及東北關外
地方,有少數武術家以家族傳承的方式在研習雙手刀法。在北方,稱呼它為雙手刀,或雙手帶。戚繼光及戚家軍被明朝政府移防至北方山海關鎮邊,以及清初,鄭成功的軍隊在降清後,被移防至關外,被認為是雙手刀法北傳的起因。在北方,倭刀大部份是跟通背拳一起被傳授,在形意拳門下,也有雙手刀的傳授。
寫於清朝中葉的小說兒女英雄傳中,作者文康於小說中稱呼女主角十三妹的兵器是倭刀,可見倭刀的名稱在清朝中葉仍然盛行。直到清朝中晚期,倭刀仍然是軍隊的制式裝備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