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劑量監測

個人劑量監測

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國際規範,認可是自願的,CNAS僅對申請人申請的認可範圍,依據有關認可準則等要求,實施評審並作出認可決定。 申請人必須滿足下列條件方可獲得認可:a)具有明確的法律地位,具備承擔法律責任的能力;b)符合CNAS頒布的認可準則;c)遵守CNAS認可規範檔案的有關規定,履行相關義務;d)符合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 實驗室認可機構許諾不對申請認可的實驗室有任何的歧視行為,即不論其屬性,為私有的,股份制的、行業的或政府的,也不論其人員數量的多少,規模的大小或檢測/校準活動範圍的大小,都一視同仁地提供認可服務。

用輻射工作人員個人佩帶的劑量計進行的測量或對其體內及排泄物中放射性核素種類和活度所作的測量,以及對測量結果進行的分析和解釋。監測的主要目的是對主要受照射的器官或組織所接受的平均當量劑量或有效劑量做出估算,進而限制工作人員個人接受的劑量,並且證明工作人員接受的劑量是符合有關國家標準的。附加目的是提供工作人員所受劑量趨勢和工作場所條件以及有關事故照射的資料。

個人劑量監測可分為常規監測、操作監測和特殊監測三種不同類型。常規監測用於連續性作業,目的在於證明工作環境和工作條件是安全的,並且也證明沒有發生需要重新評價操作程式的任何變化。操作監測是當某項特定操作開始時進行的監測。這種監測特別適用於短期操作程式的管理。特殊監測是在異常情況發生或懷疑發生時進行的監測。

依據工作人員受照射的情況,個人劑量監測可分為外照射個人劑量監測和內照射個人劑量監測。

外照射個人劑量監測 根據工作人員的工作性質、接受劑量的大小、劑量計的靈敏度和衰退特性等確定外照射個人劑量監測周期。對劑量計的基本要求是,應能對正常和異常操作情況下所有可能遇到的各種輻射、能量、劑量當量和劑量當量率都能以適當的準確度估算出所接受的劑量當量。關於劑量計佩帶的位置,若使用一個劑量計,則劑量計應佩帶在代表軀幹表面受照射最強的部位處。四肢特別是手部受照劑量較大時,需要佩帶附加的劑量計。在高照射量率輻射場的短期照射時,工作人員要佩帶幾種個人劑量計,特別需要佩帶報警劑量計。為了執行輻射防護最最佳化綱要和及時防止意外照射,需要佩帶報警的個人劑量計,進行即時監測。用於監測β、X、γ輻射最常用的個人劑量計有膠片劑量計,輻射光致螢光玻璃劑量計和熱釋光劑量計。袖珍劑量計和報警劑量計作為外照射個人劑量監測的輔助手段。最常用的三種個人劑量計的主要性能列於表中。

三種常用個人劑量計的主要性能比較

劑量計性能 膠片劑量計(X光膠片) 輻射光致螢光玻璃劑量計(偏磷酸鹽玻璃) 熱釋光劑量計(LiF)
輻射類型 β、X、γ和熱中子 X、γ和熱中子 β、X、γ和熱中子
劑量測量範圍(10Sv) 0.05~15 0.05~2×10 10~10(主峰)
光子能量回響(與60Co-γ輻射比較) 80keV以上與能量無關(1mmSn過濾) 40keV以上與能量無關(兩塊玻璃分別包1mmSn和1mm塑膠) 30keV左右為30%(無過濾下)
探測器對50keV輻射角回響
衰退情況 明顯 很小 很小
環境影響 受溫度、濕度、壓力和化學等因素影響大
測量的物理量 密度 螢光強度 熱釋光強度
重複測讀 不能(除採取特殊措施外)
重複使用 不能 退火後,能 退火後,能

對於中子個人劑量監測,除熱中子個人劑量監測外,中能中子和快中子個人劑量監測在技術和套用方面還存在一定的困難。中能中子和快中子個人劑量監測目前採用諸如反照率中子個人劑量計,核乳膠快中子劑量計和固體徑跡中子劑量計。由事故引起的高中子劑量依據測量人體內的中子感生放射性活度並利用有關中子能譜資料進行粗略估計。

內照射個人劑量監測 首先應深入了解和分析操作放射性物質的工作場所、工藝特點、物料特性以及操作人員的技術熟練程度等情況,結合工作場所監測資料,確定出有害因素和需要進行監測的放射性核素的種類。經驗表明,對操作大量氣態和易揮發放射性物質的工作人員、在工作場所經常受到污染條件下從事核燃料處理和加工的工作人員、鈽和其他超鈾元素處理以及大量放射性核素的生產和操作的工作人員,應當進行體內放射性物質污染的常規監測。當可能發生明顯的放射性核素攝入,或者已涉及到有可能明顯地攝入放射性物質的事故時,應當進行特殊監測。根據工作人員的工作條件、操作量大小、放射性核素的種類和物理化學性質、內照射監測方法的靈敏度或探測下限、工作場所發生事故釋放的可能性、工作人員先前體內放射性核素的沉積量以及人體內放射性核素的代謝規律等確定常規監測的頻度。根據各種元素及其化合物在人體內的代謝規律、輻射性質等確定採用內照射檢驗方法。

內照射檢驗方法主要有生物檢驗和體外直接測量兩類。生物檢驗是利用化學分析程式和物理測量方法相結合的方法,對包括人尿、糞便、呼出氣和鼻腔擦拭樣品中放射性核素含量進行測量。尿樣比較容易收集,尿中放射性核素的含量可以同體內含量聯繫起來,因此尿樣中放射性核素含量分析測定是最常用的方法。體外直接測量包括利用全身計數器、肺部計數器、甲狀腺計數器以及傷口探測器進行測量。此外,採用個人空氣取樣器測量放射性氣溶膠和氡及其子體的吸入量,也是一種個人內照射監測方法。對於核電廠工作人員內照射個人監測,主要採用簡易的全身計數器和甲狀腺測量裝置。根據有關攝入放射性核素的物理化學性質、攝入時間、攝入方式以及放射性物質在人體內的代謝模式等資料,結合監測數據,估算出各器官或組織的待積劑量當量,進而估算出個人所受的待積有效劑量當量 。

在從事鈾礦開採和選冶等工作中,採用累積個人劑量監測方法,如固體徑跡探測器法。也可利用場所監測數據,依據工作時間,參考人代謝資料和劑量學參數等來估算工作人員接受的有效劑量。

輻射工作人員所受的劑量是由所有有關源和實踐造成的內、外照射劑量之和。根據輻射防護最最佳化原則和個人劑量評價指標,對工作人員接受的劑量做出解釋和評價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