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文陽明洞文物陳列室

修文陽明洞文物陳列室

修文陽明洞文物陳列室設在貴州省修文縣城東隅龍崗山(又稱西霞山)陽明洞“王文成公詞”大殿內。由修文縣文管所管理,陳列室於1989年對外開放。

簡介

修文陽明洞文物陳列室修文陽明洞文物陳列室
修文陽明洞文物陳列室設在貴州省修文縣城東隅龍崗山(又稱西霞山)陽明洞“王文成公詞”大殿內。由修文縣文管所管理,陳列室於1989年對外開放。

名字來源

陽明洞,既是一口岩溶洞的專稱,又是一組古建築群的統稱,皆因王守仁在此住過而得名。

歷史典故

王守仁(1472-1528),餘姚(今淅江餘姚)人,字伯安,自號“陽明子”,世稱“陽明先生”。明正德二年(1507),時任南京兵部主事的王守仁,因反對權宦劉瑾,被梃杖四十,滴為龍場(今貴州修文)驛丞。王守仁輾轉來到龍場,先住玩易窩,後遷龍崗山。山上有洞,人稱“東洞”。洞頗寬敞,但很濕,王守仁居住其中,鄉人不忍,為他建屋,王以“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命名“何陋軒”。此後又建“君子亭”、“賓陽堂”、“龍崗書院”等建築。王守仁謫居龍崗期間,潛心研究哲學,積極傳播文化,為發展貴州的文化教育事業做出了貢獻。

建築歷史

龍崗山上的明代建築,年久傾圮,現存的“何陋軒”、“君子亭”、“賓陽堂”以及“王文成公詞”為後人所建,這組古建築群於1982年被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並全面進行維修,1989年,修文縣文管所在維修後的“王文成公詞”大殿內舉辦王守仁生平事跡展覽,展出各類展品200件,“王文成公詞”占地面積260平方米,建築面積累180平方米,陽明洞古建築及設在其內的文物陳列室。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