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共產主義社會

信息共產主義社會

”信息共產主義社會“,是近期出現的屬於網路社會學範疇的一個新名詞、新概念。顧名思義,它包含了“信息”和“共產主義社會”兩個概念。這裡的“信息”,是指資訊時代里“信息社會”所具有的“信息共享”和”無障礙交流“的本質特徵;這裡的“共產主義社會”則是指馬克思主義學說所描述的關於人類共產主義社會應當具有的“物質極大的豐富“、“沒有階級、剝削和壓迫”、“工農、城鄉、體腦三大差別消失”、“人人為我、我為人人”、“各盡所能、各取所需”等實體社會形態的幾大基本特徵在信息社會裡的自然反映。這個新名詞是資訊時代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是不久前才被人們認識並開始在網路和日常生活中使用的。 這一新名詞、新概念的提出,為社會科學或社會學理論提出了新的研究課題和探討空間。

目錄

1、定義

2、產生和來源

3、不同觀點

4、有待進一步研究探討的課題

5、現實意義

6、參考資料

定義:

”信息共產主義社會“,是指網際網路時代所形成的信息社會 和共享經濟 發展到一定程度而自然產生的信息極大豐富和信息高度共享的一種社會形態,它僅存在於基於網際網路平台上的信息社會中,但顯現出馬克思主義學說所描述的關於人類共產主義社會應當具有的幾大基本特徵,即:“沒有階級、剝削和壓迫”,“工農、城鄉、體腦三大差別消失”,“物質極大的豐富“和“各盡所能、各取所需” 。其中,“物質極大的豐富“在這裡是指”信息及其衍生品的極大豐富“。

產生和來源:

1 2001年12月21日,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決定舉辦“信息社會世界峰會”(World Summit on the Information Society)。峰會首次以兩階段舉行的方式,於2003年12月在瑞士日內瓦舉行了第一階段峰會;於2005年11月在突尼西亞突尼西亞城舉行了第二階段峰會。

兩階段峰會均舉行了一般性辯論,各國就信息社會相關問題發表了觀點和看法。部分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與民間社會和私營部門代表就信息社會相關熱點問題舉行了圓桌會議。會外還各自平行舉辦了300多場與峰會相關的論壇、研討會和展覽會等活動。日內瓦階段峰會最後通過了成果檔案-《日內瓦宣言》、《日內瓦行動計畫》;突尼西亞階段峰會最後通過了《突尼西亞承諾》和《突尼西亞議程》。

《日內瓦原則宣言》積極評價了信息通信技術對未來社會、經濟和文化發展的巨大促進作用,提出了關於建設信息社會的十一條基本原則,並對未來全球信息通信發展給出了原則性指導意見。《日內瓦行動計畫》為建設信息社會制定了若干基準指標和具體行動。《突尼西亞承諾》重申日內瓦階段所確定的各項原則,《突尼西亞議程》重點放在彌合數字鴻溝融資機制、網際網路治理相關問題以及對峰會日內瓦階段和突尼西亞階段所做各項決定的落實和跟進工作方面。

“信息社會世界峰會”的成功舉辦,宣告 “信息社會”作為一種社會形態的概念正式登上人類社會的歷史舞台。

2、”信息共產主義社會“是繼”信息社會“概念被國際社會廣泛接受之後出現的又一新概念,但對這一新概念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尚沒有完整、系統、科學的詮釋和表述。例如:

1)2002年,一名為“我是老鷹”的部落格作者在《資訊時代的共產主義》一文里提出“網路社會=信息社會=共產主義社會”。

2)2015年,來源於《人民論壇網》署名張志平的文章《 共享經濟是實現共產主義社會的唯一路徑》,作者認為:"隨著信息化的深入發展,信息社會初期已經到來,全球共享經濟時代正悄然來臨……共享經濟將消弭國家界限,實現全球經濟的共享,資源的共享和有效利用,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高度發達,具備高素質的人、高質量的生活、按需分配的經濟,社會回歸理性,我為人人成為社會時尚等等共產主義社會的特徵一一呈現。"

3、2016開年以來,人們對“信息共產主義社會”的談論和描述越來越多,例如:

1)2016年3月,網上的一篇題為《覃政:從現實世界共享經濟到虛擬世界共產主義》的文章報導了在博鰲亞洲論壇——民營企業的新生態論壇上,蟻視CEO覃政發表的一番話:“現實生活中人們競相追逐的房子、車子,在虛擬世界中可以隨意創造。人人都可以建造一個自己的大別墅、皇家園林,甚至是一座紫禁城。各種豪車座駕在虛擬現實里都變得唾手可得,無論法拉利還是勞斯萊斯,甚至包一列磁懸浮高鐵也沒人阻攔你。從一個物質匱乏的現實世界到物質充沛的虛擬世界,人們將變得更加開放,更樂於分享,更講究協同效應,真正實現人人共有,人人共享的‘共產主義’,這是虛擬世界共享經濟的初級形態,也是第一種社會形態——虛擬現實的‘共產主義’社會。”

2)2016年7月,來源於《艾瑞網》的一篇文章 《我們離信息共產主義社會有多遠?》,作者認為:"信息生產的共產主義並不遙遠。不難得到以下結論:

1 信息設備的價格已經人們獲取信息不再有門檻

2 信息傳輸成本低廉,接近於0.

3 信息購買成本低廉,大部分信息產品可以 免費獲得

另外,信息生產也在逐步走向共產主義。軟體生產也呈現出某種共產主義特色。

軟體數量極大豐富,信息產品可以無限索取,可以說,信息行業幾乎實現了按需分配了。"

文章還說:“在信息領域的共產主義的色彩與其他行業的初級階段,二者並不矛盾。軟體開源,自由軟體,軟體免費,信息自由分享,這些帶有信息共產色彩的行為,並非國家要求,而是信息產業,共享經濟自身特色所致。

國家在信息產業方面是可以做點事兒,比如對信息產業中的企業進行獎勵,設立類似高科技領域的諾貝爾獎,通過巨額獎金刺激共享經濟的傑出者。

中國還可以建立全球最大的免費資料庫,對於文學創作,音樂,影視和軟體等最優秀作品,還有國家基礎教育(甚至可以包括大學高等教育)的課程,國家予以一次性買斷,免費向所有國民永久提供。

中國應該設立基礎的基本信息服務體系,就如同九年義務教育制,免費的醫療一樣。在保證正常的商業化運作的基礎上,提供國民基礎信息服務。我想,那時距離信息共產主義,這個與我國政治制度相貼合的目標,應該不遠了!”

4、社會學學科意義上的“信息共產主義社會 新觀點、新概念的出現:

2016年7月, 著名社會學家、天津社會科學院名譽院長王輝先生在一次座談會上對“ 信息共產主義社會”作了明確詳盡的表述。他說:“基於網際網路時代的入口網站、電子通訊、微博、QQ、微信等大眾媒體和社交平台日臻發達,將千家萬戶以致每個個人都聯繫到一起,組成了大大小小無數個‘網路村落’,這些村落之間又互動發生聯繫,組成了一個超級龐大的‘網路社會’。在這個‘社會’里,每時每刻產生著海量的信息,每個人既是信息的接受者又是信息的創造者和提供者,而且,許多信息凝結著提供者的智慧和心血。但是,提供者都是免費無償無代價地奉獻給他人,而自己僅僅從中獲得精神上的滿足、快樂和享受。在通常情況下,無論是小的‘村落’還是大的‘社會’,每個人每時每刻都自覺不自覺地按照‘人人為我、我為人人’、‘各盡所能、各取所需’的行為模式行事,每個人都是這個社會裡平等的成員和公民,這個社會裡沒有階級、壓迫、剝削和歧視,沒有工農、城鄉、體腦三大差別,難道這還不是馬克思主義學說里共產主義的生活方式和社會特徵嗎?雖然這個‘社會’存在於網路虛擬世界中,但它正潛移默化地改變著人們的行為方式,讓我們看到了共產主義的曙光。作為共產黨人和社會工作者,我們應當進一步研究這一社會現象,研究它與現實物質世界和實體社會的關係,探討新形勢下實體社會實現共產主義的新形式和新途徑。”

王輝先生的這一表述,使”信息共產主義社會“的概念進入了社會學學科研究的對象和探討的新課題。

不同觀點:

國際著名社會學家、現任倫敦大學社會學系系主任弗蘭克·韋伯斯特(Frank Webster)在他的論著中探索了信息科技與當代社會的變化趨勢,他反對把信息社會視為徹底改變了的新社會形態,始終秉持“此時的信息社會不過是既有資本主義的延續與強化,信息資本主義就是公司資本主義的發展而已”。

有待進一步研究探討的課題:

”信息共產主義社會“的概念進入社會學學科後,還有大量的實踐和理論問題需要研究和探討。例如:虛擬社會與實體社會的關係,虛擬社會意識形態與共產主義理念的接軌,“泄露國家機密”與“信息公開”、“信息共享”的法律界定,網路社會裡造謠、傳謠、污衊、詐欺、侵犯個人隱私等犯罪和法律問題,等等,都將成為社會學工作者研究的課題和對象。

現實意義:

總的來講,在當下中國社會存在一股認為共產主義是”虛無縹緲的幻想“ 、”新時代的烏托邦“ 、”歷史證明已經失敗“ 等等思潮的情況下,提出“信息共產主義社會”這一概念以及”’信息共產主義社會‘已經顯現“的觀點,無疑具有積極的、現實的意義,符合習總書記對共產黨員提出的”不忘初心、繼續前進“的時代要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