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保險問題博弈分析與經濟動態仿真》可作為研究生學習保險經濟學的參考書,也可作為從事保險研究的專家學者的參考用書。保險是我國社會保障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保險制度的完善和保險模式的改革直接影響我國各項改革的順利進行,《保險問題博弈分析與經濟動態仿真》以博弈論和經濟動態仿真為工具,從不同角度對保險問題進行了研究。全書共分為六篇,分別針對保險免賠額、保險期權、再保險、銀行保險、保險欺詐和保險監管六個領域,內容豐富、邏輯嚴謹、語言精練,力求較為全面地反映保險中存在的經濟學問題。
作者簡介
王文舉,首都經濟貿易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副校長,北京市重點學科“數量經濟學”學科帶頭人,享受國務院政府津貼專家。兼任中國數量經濟學會副理事長,全國數理經濟學會理事長,全國博弈論與實驗經濟學研究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教育部物流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物流學會常務理事等職。
王文舉教授長期從事博弈論和經濟仿真、數量經濟學等方面的研究和教學工作。發表學術論文100多篇,出版學術著作和教材10餘部,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1項,主持完成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2項和各類省部級研究項目15項。主持完成的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博弈論的套用與我國經濟學的發展”獲得同行專家的高度評價、“博弈論套用與經濟動態模擬研究”被鑑定為優秀成果,2008年獲北京市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著作《博弈論套用與經濟學發展》獲北京市第八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入選“北京市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和“北京市新世紀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被評為北京市跨世紀優秀人才、北京市拔尖創新人才、北京市高層次人才,獲霍英東青年教師獎。
圖書目錄
第一篇 最優免賠額博弈分析與動態仿真
第一章 保險博弈分析模型及其動態仿真檢驗
第一節 保險博弈分析模型
第二節 保險人行為特徵分析
第三節 保險博弈仿真模型的建立
第四節 保險博弈仿真模型的運行結果
第五節 結論與思考
第二章 不完全信息下的免賠額保險博弈分析
第一節 基本模型與假設
第二節 不完全信息下的最優免賠額確定
第三節 例子與結論
第二篇 保險期權博弈分析
第三章 免賠額保險公平定價期權博弈分析
第一節 精算定價與金融定價
第二節 保險負債經濟定價模型
第三節 免賠額保險公平定價分析
第四章 保險公司資本結構期權博弈分析
第一節 資本結構和主體利益索求權分配
第二節保險償付能力監管與保險保障基金體系
第三節 風險保費保障基金體制下資本結構分析
第四節 劃一保費保障基金下資本結構分析
第五節結論
第五章 投資連結壽險定價期權博弈分析
第一節 投資連結壽險基本契約定價分析
第二節 投保人自由退保邊界的確定
第三節結論
第三篇 再保險博弈分析
第六章 再保險定價中自留額決定博弈分析
第一節理論回顧
第二節 基本模型假設
第三節 完全信息下超額賠款再保險契約的確定
第四節 不完全信息下超額賠款再保險契約的確定
第五節 完全信息下比例再保險的博弈模型
第六節結論
第七章 超額損失再保險期權博弈分析
第一節 期權分析方法
第二節 最優超額損失再保險分析
第四篇 銀行保險博弈分析
第八章 中國銀行保險主體行為分析
第一節 中國銀行保險主體分析
第二節 中國銀行保險主體行為分析
第三節 中國銀行保險主體行為案例分析
第四節 中國銀行保險發展中典型問題博弈分析
第九章 中國銀行保險主體利益分配與行為博弈分析
第一節 銀行保險委託代理博弈分析
第二節 銀行保險討價還價博弈分析
第三節 銀行保險利益分配合作博弈分析
第五篇 保險欺詐博弈分析
第十章 投保人保險欺詐博弈分析
第一節 社會醫療保險構成及欺詐動因
第二節 完全信息靜態博弈模型
第三節 完全信息動態博弈模型
第四節不完全信息靜態博弈
第五節 不完全信息動態博弈模型之一
第六節 不完全信息動態博弈模型之二
第七節 投保人保險欺詐最優均衡保單設計
第十一章 代理人保險欺詐博弈分析
第一節 保險代理人欺詐博弈分析
第二節 保險代理人監督博弈分析
第三節 保險代理人單因素激勵機制設計
第四節 保險代理人雙因素最優激勵機制設計
第十二章 保險人保險欺詐博弈分析
第一節 壽險監管博弈模型
第二節 基於社會福利最大化的監管博弈模型
第三節 有效防範壽險欺詐博弈模型
第六篇 保險監管博弈分析與動態仿真
第十三章 償付能力監管博弈分析
第一節 償付能力與償付能力監管
第二節 償付能力監管博弈模型
第三節 模型求解與分析
第四節模型改進
第五節 結論與建議
第十四章 保險代理人監管博弈分析及動態仿真
第一節 保險代理人監管
第二節 動態仿真模型的建立
第三節 專業代理公司進入市場對投保人福利影響實驗研究
第四節 監管行為對個人代理人業務素質影響實驗研究
第五節 結論與建議
第十五章 市場結構監管博弈分析及動態仿真
第一節 保險市場結構分析
第二節 保險市場結構動態仿真模型的建立
第三節 保險人規模差距對定價行為影響分析
第四節 結論及建議
主要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