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產無憂散

保產無憂散,中醫方劑名。出自《傅青主女科》。為補益劑。具有益氣養血,理氣安胎,順產之功效。主治妊娠胎動。症見腰疼腹痛,勢欲小產,或臨產時,交骨不開,橫生逆下,或子死腹中。臨床上用於治療難產,墮胎,用於安胎

基本信息

歌訣

保產無憂歸芍芎,蓍朴菟羌枳殼從;

貝艾荊芥生薑草,保胎催產建奇功。

組成

當歸錢半(酒洗)(5g)、芥穗(炒黑)八分(2.5g)、川芎錢半(5g)、艾葉(炒)七分(2g)、枳殼(面炒)六分(2g)、炙黃芪八分(2.5g)、菟絲子(酒炒)錢四分(5g)、厚朴(姜炒)七分(2g)、羌活五分(1.5g)、川貝母(去心)一錢(3g)、白芍(酒炒)錢二分(4g)、甘草五分(1.5g)、姜三片。

用法用量

水煎溫服。

功用

益氣養血,理氣安胎,催產順產。

主治

妊娠胎動

方義

本方原為臨產催生之劑,方中以黃芪、當歸、白芍益氣補血以養胎;菟絲子、艾葉溫經暖宮;荊芥穗、羌活辛溫,通行血脈;川芎、厚朴、枳殼行氣活血催生;貝母清熱散結催生;生甘草益氣和中,調和諸藥。

配伍特點

各藥合用有益氣養血、理氣催生之效。因本方有補虛培本、調和血脈之功,故又可用於孕婦因氣血失和而致胎動不安。故有未產能安、臨產能催生之用。

運用

未產安胎,治療難產,催產。

加減化裁

陰道出血合膠艾湯;養肝止漏,常去川芎,腰酸甚加補骨脂、肉蓯蓉、菟絲子;腹墜合補中益氣湯,主選黃芪、升麻、黃芪量至少15g:腹痛合芍藥甘草湯,重用白芍至少15g;或加砂仁2-3g:口乾苔黃,酌加黃芩、生地黃。

附方

名稱:保產無憂散

組成:當歸4.5克(酒洗)、川芎4.5克、黃芪2.4克、荊芥穗2.4克、厚朴2.1克(薑汁炒)、艾葉2.1克、川貝3克、菟絲子3克、羌活1.5克、枳殼1.8克(麩炒)、生薑3片、甘草1.8克、白芍3.6克(酒洗炒,冬月用3克)

主治:氣血不相調之婦人難產,症見妊娠足月至分娩時,胎兒不能順利產出,陣痛微弱,宮縮無力,下血量多色淡,神疲肢軟,或腹痛劇烈,交骨不開,下血量少色黯,胸脅脹滿等

出處:《李今庸臨床用方集粹》一零二、難產用方

功用:順產

各家論述

何秀蘭:具有補氣血,益肝腎,固沖任而安胎的功效。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