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介紹
《侵權責任法研究(套裝全2冊)》講述了:21世紀是一個信息爆炸、經濟全球化、科學技術高度發達的時代。經濟貿易的一體化,導致了資源在全球範圍內的配置;高度發達的網路使得生活在地球上的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越來越小;交通和通信技術特別是數字信息技術的發達,使得不同的文明的融合和碰撞日益頻繁。在這樣一個大背景下,人權、人本主義的精神與理念越來越得到不同文明與文化下的人們的認同。與此相適應的就是,對個人權利的尊重和保護成為一個人類社會文明發展的必然趨勢。可以說,21世紀既是一個走向權利的世紀,也是一個權利更容易遭受侵害的世紀。以救濟私權利特別是絕對權為出發點和歸宿點的侵權責任法,在21世紀必然處於越來越重要的地位,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2009年12月26日第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頒布了《侵權責任法》,這是我國政治生活中的大事,也是社會主義法治建設中的一個重要的里程碑。法治的核心就是規範公權力、保障私權利。我國法治建設的關鍵是要充分保障廣大人民民眾的私權利。在我國現實生活中,各種侵害私權的行為諸如野蠻拆遷、有害食品、環境污染、濫用公權等仍時有發生。這表明,在我國,私權的保護仍有待於進一步加強。而與日益嚴重的官本位思想相比,在社會上私權觀念仍然是淡薄的,尤其是一些政府官員更是完全沒有任何尊重私權利的基本觀念。如何在我國真正地建立尊重私權利的觀念,真正形成對私權利完善的保護,是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事業的核心問題。侵權責任法的頒布正是強化私權保護的重要措施,走向私權保護的時代就是走向法治的時代。
作者介紹
王利明,1960年2月生,湖北省仙桃市人。1981年獲湖北財經學院法學學士學位;1984年獲中國人民大學法學碩士學位並留校任教;1990年獲中國人民大學法學博士學位;1989年2月至1990年2月,1998年8月至1999年6月,先後在美國密西根大學法學院和哈佛大學法學院進修。現任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十一屆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委員、中國法學會民法學研究會會長。曾獲“中國有突出貢獻的博士學位獲得者”、“第一屆十大傑出青年法學家”、“北京市先進工作者”等榮譽稱號,以及教育部優秀青年教師獎、第一屆中韓青年學術獎、長江學者等獎勵。主要學術成果:
專著《違約責任論》(獲第三屆中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一等獎)、《侵權行為法歸責原則研究》(獲全國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二等獎)、《司法改革研究》(獲法務部優秀科研成果一等獎、吳玉章科研基金三等獎)、《物權法論》、《物權法研究》(獲第六屆國家圖書獎提名獎)、《契約法研究》(第一、二卷),《民法總則研究》(獲第十四屆中國圖書獎)、《物權法草案建議稿及立法理由書》(獲第四屆中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一等獎)、《我國民法典重大疑難問題之研究》(入選新聞出版總署第一屆“三個一百”原創圖書出版工程);主編或合著《民法新論》(上、下冊,獲北京市高等學校第二屆哲學社會科學中青年優秀成果獎、高等學校出版社優秀學術專著優秀獎)、《民法·侵權行為法》(獲北京市第三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第三屆普通高校優秀教材獎)、《人格權法新論》(獲第九屆中國圖書評論獎)、《人格權與新聞侵權》、《契約法新論·總則》;主編或合著法務部本科統編教材《侵僅行為法》、《人格權法》、《民法教程》(獲法務部部級優秀教材獎)、全國律師資格考試指定教材《民法》、21世紀法學系列教材《民法》(獲教育部全國普通高等學校優秀教材一等獎)、《契約法》以及多本本科、研究生教材和高級法官班教材:編著《契約法疑難案例研究》,《中國民法案例與學理研究》(四卷本)等案例教材:發表論文集《民商法研究》(1至5輯)和學術論文百餘篇。
王利明教授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起草小組重要成員,目前正在進行民法典專家建議稿的起草與深入的理論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