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景山

侯景山

侯景山,電影導演,他以執導充滿濃濃中國風的電影著稱,藝術特點是細節的逼真和主題的浪漫互相映照。於2008年創辦了“深藍電影工作室”。2006年拍攝的第一部短片《鄉村日記》入圍了第10屆中國平遙國際攝影大展(2010PIP)影像單元。被譽為“中國電影閃電般耀眼的希望之光”。

基本信息

成長軌跡

與電影的不解之緣

侯景山出生在平遙的一個充滿藝術氣氛的家庭。祖父、大伯、父親都是攝影師,父親在部隊里通過自習喜歡上攝影,退役後便創辦了自己的照相館。

出席電影活動 出席電影活動

2008年3月侯景山創辦了深藍電影工作室,。

電影風格

侯景山工作照 侯景山工作照

因為製作成本不高,大多實景拍攝,長焦鏡頭可以使攝影機從遠處長時間拍攝人物的 談話場面。侯景山的美學風格在相當大程度上,便是長焦鏡頭的美學。侯景山傾向於實景拍攝、選用業餘演員,加上對日常生活瑣處的高度關注,使他把角色與背景,動作與環境放到同等重要的程度上。侯景山鏡頭畫面的構圖往往顯得較為擁塞,但那是他精心組織的結果,以便突出人物行為或置景中的微小細節,這會豐富他故事的展開。

長焦鏡頭的一個特徵是淺景深,即輕微的運動可能導致失焦,侯景山慢慢形成了通過輕微變化焦距來引導觀眾注意畫面上對故事有益的元素的特色。侯景山還會將多個故事焦點置於同一個鏡頭中的不同層。

長焦鏡頭會令空間顯得扁平,侯景山運用這一特徵,創造出被大衛·波德維爾稱為“晾衣繩”式的構圖,即令數個演員形成與攝影機方向垂直的一行。於此類似的構圖特徵是,讓若干演員的臉在畫面的對角線方向上排列。

嘗試

侯景山作品 侯景山作品

侯景山早期作品,不僅成功地在美學上營造出一種“視覺真實感”,同時也透過人物角色與空間的選擇、情節故事的安排等等,記錄平遙的“成長過程”。前者是美學感受,後者則是在特定歷史時空下 人民生活的處境與社會關係;前者訴諸於觀眾的注視,後者則是突顯觀眾所處的社會位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