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姓名:張重銘;性別:男;出生日期:1936/5/12;湖南嶽陽人士;
其父張次良,與毛澤東為校友,早期革命家。職稱、榮譽:1981年,工程師;1989年,副譯審;1992年,國家級譯審。1998年,入編中國檔案出版社《湖南省名人志》當代卷;2002年,入編香港華夏出版社《中國奇才、怪才、鬼才錄》。
專業特長: 中 英,中 俄,英 俄筆、口譯。專業、文體不限。擅長科技、經貿、法律、中醫、文化遺產等專業的譯文、譯著。對外合作項目的顧問、諮詢工作。
學歷:1950年,湖北高級工業學校機械科二年級肄業;1950-1953年,新疆軍區俄文學校(第二外語:英語);1953-1957年,新疆工學院礦冶專業畢業;1957年3個月,維語培訓班結業;1978年,武漢大學外國哲學史研究生錄取(因年齡偏大,被推薦到湘潭大學哲學系任教,未去);1979年,甘肅省社會科學院出國進修生錄取(因全國統考取消,未被派送,留院任科學社會主義研究室主任);1985年,中央黨校國家機關分部經濟系畢業;1985年3個月,北京東城區英語口語培訓班結業;1987年,中華律師函授中心法律專業結業。工作經歷:在校學習兼任前蘇聯專家教學翻譯;冶金、核工業企業及甘肅省社科院歷任技術員、工程師、車間主任、局黨委秘書兼維語翻譯、宣傳科長、研究室主任、電大工作站站長兼教師、紀委書記、黨委書記、監察處長、科技情報室主任、外事外貿處長等職。
國家級譯審
1986-1992年,在全國專業雜誌上發表英、俄語譯作43件,計30多萬字。翻譯《英國商法導論》,計23.5萬字。主編、主筆軍工史叢書《國營七九二礦志》,借調部里工作半年,任《中國軍工史叢書·核工業卷·礦冶篇》責編。
1998-1990年,兩次隨核工業技貿代表團赴美國調研、洽談業務,任口筆譯譯員。
1992-1995年,由衡陽金果股份集團公司借調,兩次赴俄、哈考察洽談合作項目,擔任顧問、翻譯,後派往哈阿拉木圖創辦哈中合資工貿公司,任董事、總經理。回國後,派往該集團滿洲里中南經貿公司任經理兼翻譯,多次赴俄洽談項目和招商引資。??
1995-1996年,北京凹凸技貿公司任翻譯兼項目開發,對該公司開發深圳國際文化交流中心項目,作出重要貢獻。同時,任北京市經委翻譯部、北京語言橋翻譯社和儒明翻譯社業餘兼職翻譯。
1996-1998年,北京語言橋翻譯社任譯審、總譯審和翻譯部經理,此間,指導、協助他人創辦隆譽達翻譯中心。
1998-1999年,北京華雲思創翻譯中心任譯審、經營顧問。美國愛華(北京)醫藥有限公司任譯審和譯校部主任。
1999-2000年,北京華雲思創、隆譽達、嚮導、愛特、海德堡、金輿,怡和信業、世紀行、海豚、體基利、中國郵電等翻譯公司任兼職翻譯。
2001-2007,創辦北京旭東鳴翻譯服務有限公司(含譯著工作室和對外合作項目諮詢室),任法人代表、總經理和譯審。同時,繼續擔任華雲思創、海德堡、世紀行、全球譯、京譯通、佰特銀瑞、傳神聯合、佳誠博譯國際、傳神聯合(武漢)等多家翻譯公司的兼職翻譯。現主要為以上後四家大型翻譯公司的VIP簽約兼職譯員。2002年,承接國務院新聞辦五洲傳播出版社的譯著業務。2002年10月,翻譯出版《中國西部開發叢書·新疆分冊》(中譯俄版本),該書在2002年烏魯木齊經貿洽談會上發行並提供中國駐俄大使館宣傳、保存。2003-2004年,兩次擔任對俄合作項目的顧問和翻譯,帶中國客戶赴俄訪問。2004年,應俄羅斯黑色冶金安全技術科研院之邀請,幫助聯繫、建立與中國國家級對口單位的長期合作關係,擔任俄羅斯訪華專家代表團的中方工作代表、嚮導和翻譯,於10月完成接待該團訪華的工作任務,受到中俄雙方的充分信任和高度讚許。2005年,幫助聯繫中鋼集團安全環保專家代表團赴俄訪問,擔任嚮導和翻譯,於5月15-30日,完成出訪任務。近兩年,每年承接幾十萬字的中 - 俄、英互譯和英 - 俄互譯的有關石油開發、石油機械,石油化工、工程建築,重型機械,汽車、各類國家標準、規章制度、條例、招標/投標書等大型項目的筆譯任務,翻譯質量和時效得到客戶們的認同、滿意。幾乎每年均出國擔任國外合作項目的考察、洽談口、筆譯譯員。2007-至今,因年齡問題關閉公司,但依舊繼續為多家翻譯公司擔任兼職翻譯及高級顧問,至今身體健康、活力充沛。
音樂老人
起步創業
張老除精業於翻譯專業外,還酷愛音樂。早在大學年代,張老即參加課外活動小組從師前蘇聯校長學拉手風琴。學校畢業後,工作繁忙,無暇顧此。2003年SARS期間,翻譯業務銳減。社區一些文藝活躍人士得知張老會拉手風琴,便邀約他出來為歌友們伴奏。當年下半年,進入這個景山公園老年人歌詠活動的全國最大園地。開始時,在“三間房”為激情廣場大家唱進行手風琴伴奏,結識了激情廣場“大家唱”的創始人—侯明源老先生。兩位老人由於愛好、志趣相投,很快成為知音、摯友。侯老還邀請張老周六到他在康齡軒茶館開辦的音樂講座去擔任伴奏琴師。通過以上為歌友們的歌曲伴奏活動,張老感到,周日歌詠活動屬大眾普及型,周六的則屬歌友提高型,但由於起點相對不高均不能滿足有較高演唱技藝、愛唱新老優秀聲樂作品中老年歌友們的需求。為此,張老著手創建景山公園周日築巢引鳳音樂平台,旨在“搭建一個樂巢,引來一群歌鳳,翻唱新舊佳作,奏出夕陽華章”。開展音樂平台活動的定位和理念是:懷舊惜今,唯優美歌曲是選,雅俗共賞,唯高雅不俗是求,形式多樣,唯獨重組唱是從,精益求精,唯高手名家是學。為了達到能引來“歌鳳”級中老年歌友們的目的,最重要的是要築好一個能奏出各調式的優美動聽歌曲的樂巢。同時,這個樂巢還必須具有時間上的堅持性和空間上的堅守性(地點不變)。張老把辦好樂巢當作一項事業來乾,本著“目標性遠大,趕超欲執著,事業心高昂,成就感旺盛”這一他畢生的辦事信念與原則,精選曲目,悉心演奏。除大風大雨不宜於戶外唱歌的天氣外,7餘載如一日,每周日清晨乘頭班公交就從通州趕到景山公園為歌友們伴奏。手風琴一上手,就是上下午連續不斷地拉個3餘小時(歌友們排序演唱),午休時到公園外的街道餐館吃餐便飯。張老是景山眾多手風琴手中的最年長者,拉出一手悅耳動聽的琴聲,發揚一種鍥而不捨的精神。不多久,真的是引來了一個個歌鳳,時至今日,先後陸續到音樂平台來唱歌的中老年歌友,不下50餘人,包括經常在北京景山和其它公園唱歌的高手以及外地來北京旅遊的唱歌高手,甚至來中國旅遊的日本等外國歌友。
提高
前幾年,音樂平台的活動形式,主要是一個個歌友按先後順序隨來隨唱,唱完後讓位給後續歌友唱,上下午各有一撥。2008年,在公園西邊亭子海月合唱團唱歌的宋建英老師,慕名聽音而來,加盟音樂平台,並成為張老組織和發展音樂平台活動的得力合作者。為了不斷提高歌友們的歌唱水平,精選,印發歷屆CCTV青歌賽參賽曲目,由視唱能力較強的歌友領著其他歌友學唱、翻唱,同時組織獨重唱展示交流演唱會和聲樂技藝小課堂(台邊),平等交流,互教互學,共同提高。張老和宋老師,志趣相投,往往都是想法一致,一拍即合。他倆都喜愛新疆歌曲,互相動議,收集印製<新疆歌曲選集>。該歌曲選集,以張老為主收集歌曲,由宋老師電腦製作,於2009年國慶六十周年前付印出版,並饋贈歌友。歌曲選集贈送給聲樂教授張素藝老師,得到張老師的肯定和讚揚,並鼓勵張、宋繼續做好該歌曲選集續集的歌曲收集和製作。歌友們獲得饋贈,如獲至寶,愛不釋手。許多歌友聞風而來,競相訂贈。張、宋倆人不負眾望,通過多種渠道,千方百計為歌曲選集續集收集、徵集新疆歌曲,宋老師加班加點電腦製作,終於趕在2010年國慶節期間,出版、發行 <新疆歌曲選集>(續集),饋贈歌友。該續集得到教授、音樂家、高級記者劉增智老師的指導、鼓勵並慷慨贈獻他多年來創作的歌曲。
音樂平台的另一重要特點是,不論新老歌曲,唯精選優美動聽的曲目是唱,且由於視奏與視唱水平不凡及具有從音樂網上下載歌曲的能力,翻唱高難新曲目的與時俱進之快,在景山公園歌場上是首屈一指,享有盛名的。13和14兩屆CCTV青歌大賽的優秀獲獎曲目,諸如“斷橋遺夢”、“美麗的樓蘭姑娘”、“瑪依拉變奏曲”、“歐,鷹笛”、“呀拉索”、“一隻小鳥”、“春天的芭蕾”、“故鄉,有話對你說”等高難著名歌曲,都是在青歌賽上首唱完之後第一個周日,就在該音樂平台上陸續唱開了。許多歌迷稱道這裡唱出的歌兒就是好聽,紛紛聚來聽歌、錄歌,有的則趕來索要歌頁,音樂平台也及時饋贈,滿足他們的需求。對推廣傳播優秀新歌佳作,起到有力的推動作用。
宋老師還利用師生關係,為歌友們聯繫到參加北京電視台天天悅讀會專訪王宏偉的一次活動。採訪期間,楊老師登台學唱王宏偉演唱的“大西北”,受到王宏偉的稱讚。活動結束後,王宏偉還同張老及其他幾位歌友,合影留念。
發展
張老不僅在景山公園創建了築巢引鳳音樂平台,還為本社區歌友們慶祝節日演出策劃編導節目並擔任伴奏琴師。2010年7.1歌唱晚會,結識了本小區的楊繼敏老師。楊是很有實力的男高音歌手,和能力很強的歌詠活動組織者。楊與另一位歌友王素芳老師已經組建了一支歌詠團隊,在自家的小區開展活動。他們邀請張老加盟小區的團隊,張老又邀請他們參加景山的音樂平台。從此,開始了景山築巢引鳳音樂平台充實發展,由自娛自樂到對外演出的新階段。兩支樂隊和歌詠力量,合併在一起,實力大大增強,使張老手中具備了策劃編導一台台演出所必需的曲目和演唱者資源。2010年國慶前夕,大家動議,由張老策劃一台慶十一演出節目。張老策劃這台節目的目標是,節目形式多樣化,演出水平超往常。張老除精選一些現成的優秀曲目外,還有針對性地改詞編配了<中國走向復興盛世>(原<祖國頌>曲調),排練了<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祖國>和<我和我的祖國>二聲部女聲小合唱,使節目質量和演出水平大有提高。景山歌友與小區歌友合台演出後,收到前所未有的演出效果。接著,又用不到半個月時間,策劃編排了一台重陽節晚會。張老有針對性地精選了電影<重陽寺>主題曲,排練了<夕陽紅>三聲部女聲小合唱。陰曆九月九日重陽節晚演出後,受到小區觀眾的好評。12月一個周日,中國夕陽紅網老有所樂文娛生活版宣傳部幹事王君同志到景山公園察訪、邀請中老年歌詠團隊參加該網站的一些外出宣傳活動時,以佰樂式的眼力發現景山公園築巢引鳳音樂平台的曲目品位和演唱水平不同一般。隨後,即為該音樂平台聯繫安排了元旦期間分別前往佰康老年公寓和四季青敬老院,冠以中國夕陽紅藝術團的名稱,進行慰問老年人的兩場演出。張老、宋老師、楊老師和王老師共同策劃了一台短小精悍的老年人喜聞樂見的14個節目。其中,由張老利用<庫爾班大叔你上哪兒>的原曲和形式,貼近老年人生活實際地改詞編配了表演唱:庫爾班大叔慰問老年朋友。添置了一些服裝、道具,充實了樂隊和伴舞力量,加強了組織機構與分工,各負其責,確保外出演出質量與水平。12月30日,中國夕陽紅藝術團的16位中老年演員,頂著零下7-8度和5-6級偏北風的風寒,前往佰康老年公寓演出,受到老年朋友的熱烈歡迎。景山公園築巢引鳳音樂平台走到今天這一步,實屬不易。十幾位中老年歌友,住地及其分散,遍布北京市各地,僅周日一個上午才能湊在一起演唱和排練節目,其它時間則由音樂平台獨(重)唱歌詠隊兩位隊長分派任務,各自在家做足練唱、背詞的功課。大家深感,現在的水平遠遠不夠,今後還有需要提高發展的巨大空間。現有音樂形式的一些曲目,需要好上加好,精益求精。獨(重)唱歌詠隊目前尚缺的重唱形式--男聲四重唱是音樂形式中最高級的一種(取自音樂大辭典)。它要求演唱者們的高度配合:從音樂的控制、發聲的位置、到視唱能力、和聲的理解、對作品的把握乃至人際關係都十分默契。張老及其夥伴們不怕困難,敢於攻堅,已將其列為今後的攻關目標,爭取在不久的將來能唱出幾首頗具魅力的男聲四重唱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