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爾·阿爾賓·漢森

佩爾·阿爾賓·漢森

佩爾·阿爾賓·漢森(Per Albin Hansson,1885年10月28日-1946年10月6日) 瑞典政治家。從1925年起任瑞典社會民主黨主席。1932年—1946年間4次擔任瑞典首相。領導國家擺脫20世紀30年代初的經濟蕭條,倡議重大的社會福利立法。二戰期間,瑞典保持中立政策,他主持了一個聯合政府,包括瑞典國會所有主要政黨在內。他創建的“瑞典模式”,到目前為止基本上仍完好無損,包括嚴格的中立政策,通過議會立法建立國家福利,改革社會主義而非馬克思主義民族化的生產手段。戰後繼續擔任瑞典首相,組成一個社會民主黨的多數內閣,1946年10月6日深夜在下班回家的路上因心臟病發作去世。他被尊稱為瑞典“國父”。

基本信息

早年經歷

佩爾·阿爾賓·漢森的出生地 佩爾·阿爾賓·漢森的出生地
年輕時的佩爾·阿爾賓·漢森 年輕時的佩爾·阿爾賓·漢森

漢森出生於瑞典斯科訥省庫拉達爾(Kulladal),他是店員出身,未受過正式教育。1903年參與創建瑞典社會民主青年聯盟,擔任聯盟所辦《前進》周報的編輯。1908年-1909年擔任青年聯盟主席。在此期間,瑞典保守派首相阿爾維德·林德曼逐漸制定普選和比例代表制。1917年漢森接替亞爾馬·布蘭廷任社會民主黨機關刊物《社會民主黨人》(Social-Demokraten)主編,1918年當選議會議員,一貫主張裁減裝備,1920年他被任命為社會民主黨的第一屆內閣的國防大臣,後連續擔任亞爾馬·布蘭廷和理卡德·桑德勒政府的國防大臣。1925年布蘭廷去世,阿爾賓·漢森擔任社會民主黨主席,領導黨員為大量削減軍費爾努力,但主張撥款建造新戰艦。1927年任瑞典國會議長,1928年和1932年反對社會民主黨的全面裁軍計畫。

瑞典首相

漢森內閣(1939年12月13日) 漢森內閣(1939年12月13日)

1939年德國與蘇聯入侵波蘭後,漢森宣布嚴格的中立政策和呼籲成立一個廣泛涉及所有主要政黨的聯合政府,12月組成除了親史達林主義的共產黨及社會黨的納粹分子分裂派系的聯合政府。這個政府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執政,保持了瑞典的中立,1945年大戰結束時,漢森組成社會民主黨政府,次年去世。1932年卡爾·古斯塔夫·埃克曼政府因腐敗醜聞晚垮台後,社會民主黨獲得

了擁有104個席位和41,7%的選民支持。1932年9月24日,社會民主黨與農民聯盟達成協定聯合組建內閣,漢森出任首相,使政府的反經濟衰退方案得以實施。他的政府興建公共工程,志願農業,擴大財政收入,實施失業保險,規定養老金制度。到1936年,工資已經達到經濟衰退前的水平,30年代末,失業率大大下降。1936年6月漢森辭職,農民聯盟主席阿克瑟爾·皮爾森-布拉姆斯托爾普組成一個三個月的“假日內閣”,9月大選後,經過進一步談判,社會民主黨與農民聯盟再次組成聯合政府,漢森任首相,皮爾森-布拉姆斯托爾普任農業大臣,漢森支持擴大瑞典防務,拒絕德國提出的互不侵犯條約,並在斯坎的納維亞國家之間實行安全合作協定。內閣持續到1939年。

執政理念

漢森於1928年提出了“人民之家”的思想。他指出:“家庭的基礎是團結一致與共同感情。好的家庭不會認為任何人是優先考慮的或者是不被認可的;它不會承認任何人的特殊利益,或者把任何人當作後娘養的孩子。這裡不存在對他人的歧視,不存在以他人為代價而謀取個人私利,強大者也不壓迫和掠奪弱小者。好的家庭體現出平等、理解、合作和幫助。將這種概念擴大到包括公民的人民之家,就意味著將公民劃分為特權者與不幸者、統治者與被統治者、窮人和富人、優裕者與貧困者、掠奪者與被掠奪者的各種社會與經濟障礙將被打碎。”漢森號召把國家建設成像一個好的家庭那樣的好國家。這對於生活在資本主義經濟體制下的一般民眾而言,其吸引力可想而知,因為資本主義經濟在帶來效率的同時也帶來極大的不平等,而墜入不平等階層的肯定是普通大眾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