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經濟性——價格與國內自編教材相當,是國內引進教材價格最低的。作業系統發展的又一關鍵時刻。第七版不僅提供最新且最有意義的系統,同時還從更深層次揭示了那些在當今作業系統發展過程中仍保持不變的基本概念。通過擁有這種堅實的概念基礎,學生們能更容易理解與特定系統相關的細節問題。
作者簡介
AbrahamSilberschatz是美國耶魯大學計算機科學系教授。前任新澤西州MurrayHill的貝爾實驗室信息科學研究中,PeterBaerGalvin是技術合作公司的技術主管,曾任美國布朗大學計算機科學系的系統主管。作為顧問和培訓教師,他在世界各地講解和教授網路系統管理、安全和性能等。GregGagne是美國鹽湖城威斯特敏斯特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數學系主任。除了講授作業系統外,他還教授計算機網路\分散式系統\面向對象程式設計和數據結構等。
目錄
目錄:
第一部分 概 述
第一章 導論
1. 1 作業系統是什麼
1. 1. 1 用戶觀點
1. 1. 2 系統觀點
1. 1. 3 系統目標
1. 2 大型機系統
1. 2. 1 批處理系統
1. 2. 2 多道程式系統
1. 2. 3 分時系統
1. 3 桌面系統
1. 4 多處理器系統
1. 5 分散式系統
1. 5. 1 客戶機一伺服器系統
1. 5. 2 對等系統
1. 6 集群系統
1. 7 實時系統
1. 8 手持系統
1. 9 功能遷移
1. 10 計算環境
1. 10. 1 傳統計算
1. 10. 2 基於Web的計算
1. 10. 3 嵌入式計算
1. 11 小結
習題一
推薦讀物
第二章 計算機系統結構
2. 1 計算機系統操作
2. 2 I/O結構
2. 2. 1 I/O中斷
2. 2. 2 DMA結構
2. 3 存儲結構
2. 3. 1 記憶體
2. 3. 2 磁碟(早期帶有軟碟)
2. 3. 3 磁帶
2. 4 存儲層次
2. 4. 1 高速快取技術
2. 4. 2 一致性與連貫性
2. 5 硬體保護
2. 5. 1 雙重模式操作
2. 5. 2 I/O保護
2. 5. 3 記憶體保護
2. 5. 4 CPU保護
2. 6 網路結構
2. 6. 1 區域網路
2. 6. 2 廣域網
2. 7 小結
習題二
推薦讀物
第三章 作業系統結構
3. 1 系統組成
3. 1. 1 進程管理
3. 1. 2 記憶體管理
3. 1. 3 檔案管理
3. 1. 4 輸入/輸出系統管理
3. 1. 5 二級存儲管理
3. 1. 6 聯網
3. 1. 7 保護系統
3. 1. 8 命令解釋系統
3. 2 作業系統服務
3. 3 系統調用
3. 3. 1 進程控制
3. 3. 2 檔案管理
3. 3. 3 設備管理
3. 3. 4 信息維護
3. 3. 5 通信
3. 4 系統程式
3. 5 系統結構
3. 5. 1 簡單結構
3. 5. 2 分層方法
3. 5. 3 微核心
3. 6 虛擬機
3. 6. 1 實現
3. 6. 2 優點
3. 6. 3 Java
3. 7 系統設計與實現
3. 7. 1 設計目標
3. 7. 2 機制與策略
3. 7. 3 實現
3. 8 系統生成
3. 9 小結
習題三
推薦讀物
第二部分 進程管理
第四章 進程
4. 1 進程概念
4. 1. 1 進程
4. 1. 2 進程狀態
4. 1. 3 進程控制塊
4. 1. 4 執行緒
4. 2 進程調度
4. 2. 1 調度佇列
4. 2. 2 調度程式
4. 2. 3 關聯切換
4. 3 進程操作
4. 3. 1 進程創建
4. 3. 2 進程終止
4. 4 進程協作
4. 5 進程間通信
4. 5. 1 訊息傳遞系統
4. 5. 2 命名
4. 5. 3 同步
4. 5. 4 緩衝
4. 5. 5 例子:Mach
4. 5. 6 例子:Windows 2000
4. 6 客戶機-伺服器系統通信
4. 6. 1 套接字
4. 6. 2 遠程過程調用
4. 6. 3 遠程方法調用
4. 7 小結
習題四
推薦讀物
第五章 執行緒
5. 1 概述
5. 1. 1 動機
5. 1. 2 優點
5. 1. 3 用戶執行緒與核心執行緒
5. 2 多執行緒模型
5. 2. 1 多對一模型
5. 2. 2 一對一模型
5. 2. 3 多對多模型
5. 3 若干多執行緒問題
5. 3. 1 系統調用fork和
5. 3. 2 取消
5. 3. 3 信號處理
5. 3. 4 執行緒池
5. 3. 5 執行緒特定數據
5. 4 Pthread執行緒
5. 5 Solaris 2執行緒
5. 6 Windows 2000執行緒
5. 7 Linux執行緒
5. 8 Java執行緒
5. 8. 1 執行緒創建
5. 8. 2 JVM與主機作業系統
5. 9 小結
習題五
推薦讀物
第六章 CPU調度
6. 1 基本概念
6. 1. 1 CPU-I/O xE間周期
6. 1. 2 CPU調度程式
6. 1. 3 可搶占式調度
6. 1. 4 分派程式
6. 2 調度準則
6. 3 調度算法
6. 3. 1 先到先服務調度
6. 3. 2 最短作業優先調度
6. 3. 3 優先權調度
6. 3. 4 輪轉法調度
6. 3. 5 多級佇列調度
6. 3. 6 多級反饋佇列調度
6. 4 多處理器調度
6. 5 實時調度
6. 6 算法評估
6. 6. 1 確定性建模
6. 6. 2 排隊模型
6. 6. 3 模擬
6. 6. 4 實現
6. 7 進程調度模型
6. 7. 1 例子:Solaris 2
6. 7. 2 例子:Windows 2000
6. 7. 3 例子:Linux
6. 8 小結
習題六
推薦讀物
第七章 進程同步
7. 1 背景
7. 2 臨界區域問題
7. 2. 1 兩進程解法
7. 2. 2 多進程解法
7. 3 同步硬體
7. 4 信號量
7. 4. 1 用法
7. 4. 2 實現
7. 4. 3 死鎖與飢餓
7. 4. 4 二進制信號量
7. 5 經典同步問題
7. 5. 1 有限緩衝問題
7. 5. 2 讀者一作者問題
7. 5. 3 哲學家進餐問題
7. 6 臨界區域
7. 7 管程
7. 8 作業系統同步
7. 8. 1 Solaris 2中的同步
7. 8. 2 Windows 2000中的同步
7. 9 原子事務
7. 9. 1 系統模型
7. 9. 2 基於日誌的恢復
7. 9. 3 檢查點
7. 9. 4 並發原子事務
7. 10 小結
習題七
推薦讀物
第八章 死鎖
8. 1 系統模型
8. 2 死鎖特點
8. 2. 1 必要條件
8. 2. 2 資源分配圖
8. 3 死鎖處理方法
8. 4 死鎖預防
8. 4. 1 互斥
8. 4. 2 占有並等待
8. 4. 3 非搶占
8. 4. 4 循環等待
8. 5 死鎖避免
8. 5. 1 安全狀態
8. 5. 2 資源分配圖算法
8. 5. 3 銀行家算法
8. 6 死鎖檢測
8. 6. 1 每種資源類型只有單個實例
8. 6. 2 每種資源類型的多個實例
8. 6. 3 套用檢測算法
8. 7 死鎖恢復
8. 7. 1 進程終止
8. 7. 2 資源搶占
8. 8 小結
習題八
推薦讀物
第三部分 存儲管理
第九章 記憶體管理
9. 1 背景
9. 1. 1 地址捆綁
9. 1. 2 邏輯地址空間與物理地址空間
9. 1. 3 動態載入
9. 1. 4 動態連結與共享庫
9. 1. 5 復蓋
9. 2 交換
9. 3 連續記憶體分配
9. 3. 1 記憶體保護
9. 3. 2 記憶體分配
9. 3. 3 碎片
9. 4 分頁
9. 4. 1 基本方法
9. 4. 2 硬體支持
9. 4. 3 保護
9. 4. 4 頁表結構
9. 4. 5 共享頁表
9. 5 分段
9. 5. 1 基本方法
9. 5. 2 硬體
9. 5. 3 保護與共享
9. 5. 4 碎片
9. 6 帶有分頁的分段
9.
小結
習題九
推薦讀物
第十章 虛擬記憶體
10. 1 背景
10. 2 請求頁面調度
10. 2. 1 基本概念
10. 2. 2 請求頁面調度的性能
10. 3 進程創建
10. 3. 1 寫時拷貝
10. 3. 2 記憶體映射檔案
10. 4 頁面置換
10. 4. 1 基本方法
10. 4. 2 FIFO頁置換
10. 4. 3 最優頁置換
10. 4. 4 LRU頁置換
10. 4. 5 LRU近似頁置換
10. 4. 6 基於計數的頁置換
10. 4. 7 頁緩衝算法
10. 5 幀分配
10. 5. 1 幀的最小數量
10. 5. 2 分配算法
10. 5. 3 全局分配與局部分配
10. 6 系統顛簸
10. 6. 1 系統顛簸的原因
10. 6. 2 工作集合模型
10. 6. 3 頁錯誤頻率
10. 7 作業系統樣例
10. 7. 1 Windows NT
10. 7. 2 Solaris 2
10. 8 其他考慮
10. 8. 1 預約式頁面調度
10. 8. 2 頁大小
10. 8. 3 TLB範圍
10. 8. 4 反向頁表
10. 8. 5 程式結構
10. 8. 6 I/O互鎖
10. 8. 7 實時處理
10. 9 小結
習題十
推薦讀物
第十一章 檔案系統接口
11. 1 檔案概念
11. 1. 1 檔案屬性
11. 1. 2 檔案操作
11. 1. 3 檔案類型
11. 1. 4 檔案結構
11. 1. 5 內部檔案結構
11. 2 訪問方法
11. 2. 1 順序訪問
11. 2. 2 直接訪問
11. 2. 3 其他訪問方法
11. 3 目錄結構
11. 3. 1 單層目錄
11. 3. 2 雙層目錄
11. 3. 3 樹形結構目錄
11. 3. 4 無環圖目錄
11. 3. 5 通用圖目錄
11. 4 檔案系統安裝
11. 5 檔案共享
11. 5. 1 多用戶
11. 5. 2 遠程檔案系統
11. 5. 3 一致性語義
11. 5. 4 UNIX語義
11. 5. 5 會話語義
11. 5. 6 永久已分享檔案語義
11. 6 保護
11. 6. 1 訪問類型
11. 6. 2 訪問控制
11. 6. 3 其他保護方法
11. 6. 4 例子:UNIX
11. 7 小結
習題十一
推薦讀物
第十二章 檔案系統實現
12. 1 檔案系統結構
12. 2 檔案系統實現
12. 2. 1 概述
12. 2. 2 分區與安裝
12. 2. 3 虛擬檔案系統
12. 3 目錄實現
12. 3. 1 線性列表
12. 3. 2 哈希表
12. 4 分配方法
12. 4. 1 連續分配
12. 4. 2 連結分配
12. 4. 3 索引分配
12. 4. 4 性能
12. 5 空閒空間管理
12. 5. 1 位向量
12. 5. 2 鍊表
12. 5. 3 組
12. 5. 4 計數
12. 6 效率與性能
12. 6. 1 效率
12. 6. 2 性能
12. 7 恢復
12. 7. 1 一致性檢查
12. 7. 2 備份與恢復
12. 8 基於日誌結構的檔案系統
12. 9 NFS
12. 9. 1 概述
12. 9. 2 安裝協定
12. 9. 3 NFS協定
12. 9. 4 路徑名轉換
12. 9. 5 遠程操作
12. 10 小結
習題十二
推薦讀物
第四部分 I/O系統
第十三章 I/O系統
13. 1 概述
13. 2 I/O硬體
13. 2. 1 輪詢 polling
13. 2. 2 中斷
13. 2. 3 直接記憶體訪問
13. 3 I/O套用接口
13. 3. 1 塊與字元設備
13. 3. 2 網路設備
13. 3. 3 時鐘與定時器
13. 3. 4 阻塞與非阻塞I/O
13. 4 I/O核心子系統
13. 4. 1 I/O調度
13. 4. 2 緩衝
13. 4. 3 高速快取
13. 4. 4 假脫機與設備預留
13. 4. 5 錯誤處理
13. 4. 6 核心數據結構
13. 5 把I/O操作轉換成硬體操作
13. 6 流
13. 7 性能
13. 8 小結
習題十三
推薦讀物
第十四章 大容量存儲器結構
14. 1 磁碟結構
14. 2 磁碟調度
14. 2. 1 FCFS調度
14. 2. 2 SSTF調度
14. 2. 3 SCAN調度
14. 2. 4 C-SCAN調度
14. 2. 5 LOOK調度
14. 2. 6 磁碟調度算法的選擇
14. 3 磁碟管理
14. 3. 1 磁碟格式化
14. 3. 2 引導塊
14. 3. 3 壞塊
14. 4 交換空間管理
14. 4. 1 交換空間的使用
14. 4. 2 交換空間位置
14. 4. 3 交換空間管理:例子
14. 5 RAID結構
14. 5. 1 通過冗餘改善可靠性
14. 5. 2 通過並行處理改善性能
14. 5. 3 RAID級別
14. 5. 4 RAID級別的選擇
14. 5. 5 擴展
14. 6 磁碟附屬
14. 6. 1 主機附屬存儲
14. 6. 2 網路附屬存儲
14. 6. 3 存儲區域網路
14. 7 穩定存儲實現
14. 8 第三級存儲結構
14. 8. 1 第三級存儲設備
14. 8. 2 作業系統作業
14. 8. 3 性能
14. 9 小結
習題十四
推薦讀物
第五部分 分散式系統
第十五章 分散式系統結構
15. 1 背景
15. 1. 1 分散式系統的優點
15. 1. 2 分散式作業系統的類型
15. 1. 3 階段性小結
15. 2 拓撲結構
15. 3 網路類型
15. 3. 1 區域網路
15. 3. 2 廣域網
15. 4 通信
15. 4. 1 命名和名字解析
15. 4. 2 路由策略
15. 4. 3 分組策略
15. 4. 4 連線策略
15. 4. 5 競爭
15. 5 通信協定
15. 6 健壯性
15. 6. 1 故障檢測
15. 6. 2 重構
15. 6. 3 故障恢復
15. 7 設計事項
15. 8 實例:連網
15. 9 小結
習題十五
推薦讀物
第十六章 分散式檔案系統
16. 1 背景
16. 2 命名和透明性
16. 2. 1 命名結構
16. 2. 2 命名方案
16. 2. 3 實現技術
16. 3 遠程檔案訪問
16. 3. 1 基本的快取設計
16. 3. 2 快取位置
16. 3. 3 快取更新策略
16. 3. 4 一致性
16. 3. 5 高速快取和遠程服務的對比
16. 4 有狀態服務和無狀態服務
16. 5 檔案複製
16. 6 一個實例:AFS
16. 6. 1 概述
16. 6. 2 共享名字空間
16. 6. 3 檔案操作和一致性語義
16. 6. 4 實現
16. 7 小結
習題十六
推薦讀物
第十七章 分散式協調
17. 1 事件排序
17. 1. 1 事前關係
17. 1. 2 實現
17. 2 互斥
17. 2. 1 集中式算法
17. 2. 2 完全分散式的算法
17. 2. 3 令牌傳遞算法
17. 3 原子性
17. 3. 1 兩階段提交協定
17. 3. 2 IPC中的錯誤處理
17. 4 並發控制
17. 4. 1 加鎖協定
17. 4. 2 時間戳
17. 5 死鎖處理
17. 5. 1 死鎖預防
17. 5. 2 死鎖檢測
17. 6 選舉算法
17. 6. 1 Bully算法
17. 6. 2 環算法
17. 7 達成一致
17. 7. 1 不可靠通信
17. 7. 2 故障處理
17. 8 小結
習題十七
推薦讀物
第六部分 保護與安全
第十八章 保護
18. 1 保護目標
18. 2 保護域
18. 2. 1 域結構
18. 2. 2 舉例:UNIX
18. 2. 3 舉例:MULTICS
18. 3 訪問矩陣
18. 4 訪問矩陣的實現
18. 4. 1 全局表
18. 4. 2 對象的訪問列表
18. 4. 3 域的許可權列表
18. 4. 4 鎖一鑰匙機制
18. 4. 5 比較
18. 5 訪問許可權的撤回
18. 6 基於許可權的系統
18. 6. 1 舉例:Hydra
18. 6. 2 舉例:劍橋CAP系統
18. 7 基於語言的保護
18. 7. 1 基於編譯程式的強制
18. 7. 2 Java 2的保護
18. 8 小結
習題十八
推薦讀物
第十九章 安全
19. 1 安全問題
19. 2 用戶驗證
19. 2. 1 密碼
19. 2. 2 密碼脆弱的一面
19. 2. 3 密碼加密
19. 2. 4 一次性密碼
19. 2. 5 生物測定學
19. 3 程式威脅
19. 3. 1 特洛伊木馬
19. 3. 2 後門
19. 3. 3 棧和緩衝區溢出
19. 4 系統威脅
19. 4. 1 蠕蟲
19. 4. 2 病毒
19. 4. 3 拒絕服務
19. 5 保證系統與設備的安全
19. 6 入侵檢測
19. 6. 1 入侵的組成
19. 6. 2 審計和記錄
19. 6. 3 Tripwire
19. 6. 4 系統調用監控
19. 7 密碼系統
19. 7. 1 驗證
19. 7. 2 加密
19. 7. 3 舉例:SSL
19. 7. 4 密碼術的使用
19. 8 計算機安全分類
19. 9 例子:Windows NT
19. 10 小結
習題十九
推薦讀物
第七部分 案例研究
第二十章 Linux系統
20. 1 發展歷程
20. 1. 1 Linux核心
20. 1. 2 Linux系統
20. 1. 3 Linux版本
20. 1. 4 Linux許可
20. 2 設計原理
20. 2. 1 Linux系統的組件
20. 3 核心模組
20. 3. 1 模組管理
20. 3. 2 驅動程式註冊
20. 3. 3 衝突解決方案
20. 4 進程管理
20. 4. 1 Fork/進程模型
20. 4. 2 進程與執行緒
20. 5 調度
20. 5. 1 核心同步
20. 5. 2 進程調度
20. 5. 3 對稱多處理技術
20. 6 記憶體管理
20. 6. 1 物理記憶體管理
20. 6. 2 虛擬記憶體
20. 6. 3 用戶程式的執行與裝載
20. 7 檔案系統
20. 7. 1 虛擬檔案系統
20. 7. 2 Linux ext2fs檔案系統
20. 7. 3 Linux Proc檔案系統
20. 8 輸入與輸出
20. 8. 1 塊設備
20. 8. 2 字元設備
20. 9 進程間通信
20. 9. 1 同步與信號
20. 9. 2 進程間數據傳輸
20. 10 網路結構
20. 11 安全
20. 11. 1 認證
20. 11. 2 訪問控制
20. 12 小結
習題二十
推薦讀物
第二十一章 Windows 2000
21. 1 歷史
21. 2 設計原則
21. 3 系統組成
21. 3. 1 硬體抽象層
21. 3. 2 核心
21. 3. 3 執行體
21. 4 環境子系統
21. 4. 1 MS-DOS環境
21. 4. 2 16位Windows環境
21. 4. 3 Win32環境
21. 4. 4 POSIX子系統
21. 4. 5 OS/2子系統
21. 4. 6 登錄和安全子系統
21. 5 檔案系統
21. 5. 1 內部布局
21. 5. 2 恢復
21. 5. 3 安全
21. 5. 4 卷管理及容錯
21. 5. 5 壓縮技術
21. 5. 6 再解析點
21. 6 網路
21. 6. 1 協定
21. 6. 2 分散式處理機制
21. 6. 3 重定向器與伺服器
21. 6. 4 域
21. 6. 5 TCP/IP網路中的名稱解析
21. 7 程式接口
21. 7. 1 訪問核心對象
21. 7. 2 進程管理
21. 7. 3 進程間通信
21. 7. 4 記憶體管理
21. 8 小結
習題二十一
推薦讀物
第二十二章 WindowsXP
22. 1 歷史
22. 2 設計原則
22. 2. 1 安全性
22. 2. 2 可靠性
22. 2. 3 Windows和POSIX套用的兼容性
22. 2. 4 高性能
22. 2. 5 可擴展性
22. 2. 6 可移植性
22. 2. 7 國際支持
22. 3 系統組成
22. 3. 1 硬體抽象層
22. 3. 2 核心
22. 3. 3 執行體
22. 4 環境子系統
22. 4. 1 MS-DOS環境
22. 4. 2 16位Windows環境
22. 4. 3 1A64的32位Windows環境
22. 4. 4 Win32環境
22. 4. 5 POSIX子系統
22. 4. 6 登錄與安全子系統
22. 5 檔案系統
22. 5. 1 NTFS內部布局
22. 5. 2 恢復
22. 5. 3 安全
22. 5. 4 卷管理和容錯
22. 5. 5 壓縮與加密
22. 5. 6 安裝點
22. 5. 7 改變日誌
22. 5. 8 卷影子拷貝
22. 6 網路
22. 6. 1 網路接口
22. 6. 2 協定
22. 6. 3 分散式處理機制
22. 6. 4 重定向器與伺服器
22. 6. 5 域
22. 6. 6 活動目錄
22. 6. 7 TCP/IP網路的名稱解析
22. 7 程式接口
22. 7. 1 核心對象訪問
22. 7. 2 進程間的對象共享
22. 7. 3 進程管理
22. 7. 4 進程間通信
22. 7. 5 記憶體管理
22. 8 小結
習題二十二
推薦讀物
第二十三章 歷史縱覽
23. 1 早期系統
23. 2 Atlas
23. 3 XDS-940
23. 4 THE
23. 5 RC4000
23. 6 CTSS
23. 7 MULTICS
23. 8 OS/360
23. 9 Mach
23. 10 其他系統
參考文獻
原版相關內容引用表
英漢對照表
序言
20世紀末,以計算機和通信技術為代表的信息科學和技術對世界經濟、科技,軍事、教育和文化等產生了深刻影響。信息科學技術的迅速普及和套用,帶動了世界範圍信息產業的蓬勃發展,為許多國家帶來了豐厚的回報。
進入21世紀,尤其隨著我國加入WTO,信息產業的國際競爭將更加激烈。我國信息產業雖然在20世紀末取得了迅猛發展,但與已開發國家相比,甚至與印度、愛爾蘭等國家相比,還有很大差距。國家信息化的發展速度和信息產業的國際競爭能力,最終都將取決於信息科學技術人才的質量和數量。引進國外信息科學和技術優秀教材,在有條件的學校推動開展英語授課或雙語教學,是教育部為加快培養大批高質量的信息技術人才採取的一項重要舉措。
為此,教育部要求由高等教育出版社首先開展信息科學和技術教材的引進試點工作。同時提出了兩點要求,一是要高水平,二是要低價格。在高等教育出版社和信息科學技術引進教材專家組的努力下,經過比較短的時間,第一批引進的20多種教材已經陸續出版。這套教材出版後受到了廣泛的好評,其中有不少是世界信息科學技術領域著名專家、教授的經典之作和反映信息科學技術最新進展的優秀作品,代表了目前世界信息科學技術教育的一流水平,而且價格也是最優惠的,與國內同類自編教材相當。
這項教材引進工作是在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和高教社的共同組織下,由國內信息科學技術領域的專家、教授廣泛參與,在對大量國外教材進行多次遴選的基礎上,參考了國內和國外著名大學相關專業的課程設定進行系統引進的。其中,John Wiley公司出版的貝爾實驗室信息科學研究中心副總裁Silberschatz教授的經典著作《作業系統概念》,是我們經過反覆談判,做了很多努力才得以引進的。William Stallings先生曾編寫了在美國深受歡迎的信息科學技術系列教材,其中有多種教材獲得過美國教材和學術著作者協會頒發的計算機科學與工程教材獎,這批引進教材中就有他的兩本著作。留美中國學者Jiawei Han先生的《數據挖掘》是該領域中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著作。由達特茅斯學院Thomas Cormen和麻省理工學院、哥倫比亞大學的幾位學者共同編著的經典著作《算法導論》,在經歷了11年的錘鍊之後於2001年出版了第二版。目前任教於美國Massachusetts大學的JamesKurose教授,曾在美國三所高校先後10次獲得傑出教師或傑出教學獎,由他主編的《計算機網路》出版後,以其體系新穎、內容先進而倍受歡迎。在努力降低引進教材售價方面,高等教育出版社做了大量和細緻的工作。這套引進的教材體現了權威性、系統性、先進性和經濟性等特點。
教育部也希望國內和國外的出版商積極參與此項工作,共同促進中國信息技術教育和信息產業的發展。我們在與外商的談判工作中,不僅要堅定不移地引進國外最優秀的教材,而且還要千方百計地將著作權轉讓費降下來,要讓引進教材的價格與國內自編教材相當,讓廣大教師和學生負擔得起。中國的教育市場巨大,外國出版公司和國內出版社要通過擴大發行數量取得效益。
在引進教材的同時,我們還應做好消化吸收,注意學習國外先進的教學思想和教學方法,提高自編教材的水平,使我們的教學和教材在內容體系上,在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上,在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上能有較大的突破和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