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通濟橋

佛山通濟橋

通濟橋在佛山有著悠久的歷史意義,是佛山最早興建的第一座大木橋。據專家考證,該橋早期由鄉民集資修建的木質人行橋。通濟橋橫跨洛水河,北連金魚街,始建於明代,分別於嘉靖38年、隆慶2年、萬曆9年三次重修。天啟六年戶部尚書李侍問再次發起募捐重修,取名“通濟橋”取其“必通而後有濟也”之意。民國初年,通濟橋附近河道淤塞,已極少往來。解放後,佛山馬路多次擴建,通濟橋下的河涌被改為暗溝,橋面被改為大馬路,這一帶再也找不到“橋”的痕跡了。

基本信息

簡介

歲月變遷,昔日通濟橋已蹤跡難覓,使年年“行通濟”徒有其名,實為憾事。為保護歷史文化遺產,弘揚傳統文 化,佛山市政府斥資1700萬元於2001年1月18日復原通濟橋。修復後的通濟橋建築優美,文化底蘊深厚。

建築特色

通濟橋長32米,寬9.9米。橋兩端的抱鼓石,以祥雲和蝙蝠襯托風車,體現出通濟橋民俗的象徵物——風車。橋身上雕刻著相傳八仙過海時所執的神器,寓意市民過橋時祈求消災、尋求平安的美好祝願。橋柱的上部,用大象的頭“拱”出一個果籃,裡面有南瓜、仙桃,取意“象抱太平”。古代的通濟橋,橋頭石級共9級,橋尾13級,反映出“九出十三歸”的意念。如今也在新橋上得到體現:以防滑條取代台階,在橋的北端安置9條,在橋的南端安置13條。不僅提高了過橋人的安全係數,同時體現了過橋祈福的意念。通濟橋下面的水體面積2000平方米,並設立了親水台階、知魚軒、樂魚亭,取意於古詩“魚樂人亦樂,泉清心共清”。

通濟橋的牌坊上高高掛著“通濟”的木碑額,稍下一點有一對對聯:

左聯是“濟萬人之來往曲橋跨水艷稱村尾垂虹”

右聯是“通七堡之遊行逸客尋春任得渡頭飲馬”

對聯概括了原通濟橋的風貌特色,但重建後的通濟橋遠遠遜色於原橋,沒有了舟舫如織,沒有斜陽映橋如虹,最重要的是,這只不過是紀念原橋的一個景點,沒有了原橋的那種真摯、親切的感情。惜星移景易,古橋斷跡,然“行通濟”之風長盛。

通濟橋廣場以通濟橋、閘門樓及南北兩個廣場為主軸線,再配以橋下水體、周邊綠化,形成一個面積7300平方米的公園。閘門樓的主體用青磚砌成,兩邊配拱形門洞。閘門的屋脊採用石灣公仔圖案,表現佛山美術陶瓷的魅力,畫面中勾畫出古代通濟橋興旺發達的情景,裡面有財神、舞獅、賣風車等。而公仔圖兩邊分別有一條龍和鳳,寓意是龍鳳呈祥。閘門樓公仔屋下面,是灰雕圖“蝙蝠踩雙錢”,用“福”“錢”寓意富貴。

行通濟,無閉翳

正月15晚行通濟的盛況 正月15晚行通濟的盛況

“行通濟,無閉翳”的諺語在佛山盡人皆知,意思是走走“通濟”,就沒有煩惱、憂愁,事事順利,“行通濟”這一民間活動寄託著佛山人的美好祝願。每年的農曆正月15日夜晚11點起(既16日子時始),到16日11點前(既17日子時前),沒有任何人出面組織,佛山萬人空巷,為了一個共同的希冀,同走一條橋,附近南海、三水、高明、順德的一些村鎮的民眾也趕來參與“通濟行”。這一習俗從明末清初就已開始,家家戶戶都會扶老帶幼,自清晨到夜幕,舉著風車、搖著風鈴、提著生菜浩浩蕩蕩地由北到南走過通濟橋,至今已延續400多年。

風俗

行通濟是廣東佛山的一個傳統習俗,至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行通濟,無閉翳(即無煩惱)”這句俗語早已聞名佛山,它的意思是說,在正月十六到通濟橋上走走,就能消除疾病、煩惱,得到幸福、安康。行通濟的習俗據傳與神話傳說神仙留金建橋時曾有“通吾困,濟吾貧”之言有關。 通濟橋是佛山最早修建的橋樑之一,至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它位於佛山普瀾公路北端的同濟路口。最初修建的通濟橋,是一座木橋,建於何時已無從考究。木橋年久失修,明天啟六年(公元1626年)重修,建成木石拱橋,取名為“通濟橋”。後人又在橋頭增建一座小石碑,上刻“通濟橋”,旁邊刻有對聯一副“通七堡之遊行,逸客尋春,任得渡頭飲馬”;“濟萬人之來往,曲橋跨水,艷稱村尾垂虹”,這副對聯道出了通濟橋為民造福的作用。

“行通濟”的習俗大概始於明末清初,乾隆年間最為鼎盛。據民國十二年(公元1923年)出版的《佛山忠義鄉志》(冼志)載:“上元(元宵節),開燈宴,普君圩為燈市……自元旦(春節)為始,他鄉皆來買燈,挈燈者魚貫於道,通濟橋邊,勝門(現城門頭)溪畔彌望,(皆)率燈客矣。”人們趁著元宵餘興未盡,於正月十六到通濟橋上來遊玩。開始人們行走通濟橋,只是為了觀賞花燈,遊覽夜市而已。“行通濟,無閉翳”這種帶有一定迷信色彩的民俗心理則是後來逐漸形成的。

通濟橋建成之後若干年,人們在其兩岸各建了一座南濟觀音廟和通運社壇,每逢農曆正月十六早晨,佛山本地及四鄉八里的村民,成群結隊步行至通濟橋,購買“香燭紙品”、“行運風車”等,遊行於通濟橋上。凡行通濟橋者,不論何人,都要一次從橋頭(北岸)行至橋尾(南岸),不能折回返復。由橋尾而下,焚燒香燭參神求福,燃放鞭炮後返回佛山鎮家中。禁忌在橋面返回,如此則不吉利。當時橋頭、尾路的兩旁,除小商販擺賣香燭、爆竹、生菜(取其生財之意)、“行運風車”等小攤檔之外,還有擲鵝、鯉魚色等遊戲,遊客為了“撞手神博彩,無不趨之若鶩”。此舉漸盛,終成佛山鎮及附近村民的一種民間習俗。

新中國成立後,因開闢普瀾公路,通濟橋及橋旁的觀音廟被拆掉,行通濟習俗曾一度停止。為保護歷史文化遺產,弘揚傳統文化,佛山市政府斥資1700萬元於2001年1月18日開工修復通濟橋。修復後的通濟橋吸引了更多的人,據說許多外地遊客、華僑和國外友人不遠千里來到佛山參與這項民俗活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