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麗兒

何麗兒

何麗兒(1939.7-),社會科學工作者。祖籍中山小欖鎮,1939年出生於香港。後回家鄉念書。1956年在中山紀念中學高中部,畢業後,考入中山大學歷史系,1960年畢業後,再入上海復旦大學歷史系深造,1964年獲民族解放運動史專業研究生畢業文憑。同年分配到北京中國科學院學部西亞非洲研究所,後任該所研究室主任。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西亞非洲研究所副研究員。

基本信息

主要成就

何麗兒長期從事南部非洲問題研究,特別是對辛巴威(即羅得西亞)的政治、經濟的研究有較深造詣,發表了數十篇論文,重要論著有《辛巴威民族問題》、《非洲國家解決土地問題的一種嘗試——關於辛巴威全新安全計畫的調查》等。其中《辛巴威土地問題》一文獲1983年中國社會科學院中、青年科學研究成果優秀獎。1983年以後,她參加了《非洲國家經濟發展戰略》、《南部非洲形勢及我國可能採取的抉擇》、《世界歷史大事集))3項國家重點科研的撰寫工作,現已全部完成並出版。

個人生活

何麗兒出身於小欖書香門第,家學淵源甚深,教養很好。其祖輩、父輩、姑姑、和二位姊姊都是小欖鎮很有名氣的中、國小校長和教師。何麗兒自小勤奮好學。中學時代就寫得一手好文章,為師友稱許。在中山大學學習期間,她任團委軍體部長兼學生會副主席,積極參與社會活動。繁忙的社會活動工作並沒有影響她對學業上的進取,從研究生時代起,她就研究十九世紀末辛巴威人民反英鬥爭,對南部非洲特別對辛巴威的情況了解得較為透徹,積極從事這方面的寫作。1964牽,她分配到社科院後的20多年,就一直從事這方面的研究,其間曾於1983—1984年和1987年兩度出國考察,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撰寫了關於南部非洲(其中八成以上是關於辛巴威的)的文章四十多篇。其中一些已譯成英文與國外學者進行交流。為我國外事工作提出了精闢的見解,對外事工作的開展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何麗兒治學態度嚴謹,在科學研究中,總是通過閱讀大量外文資料,並儘可能採用當地第一手材料(如對象國學者所提供的第一手材料及對象國報刊資料)為依據進行,從不望文生義或人云亦云。

何麗兒並不是一個學院式的研究學者,她所走過的道路也是相當坎坷的。“文革”期間,她受到株連迫害。她的丈夫楊仲池(中山沙溪人)因反對“四人幫”王洪文一夥,成為轟動一時“上柴”事件的“首要分子”,被捕入獄,身陷囹圄8年。她因而被隔離審查,子然一身下放勞動,先在東北後到河南,歷盡艱苦。丈夫出獄後,又被定為反革命。在艱虞而又漫長的歲月中,她始終相信黨,相信人民,相信丈夫是對的,相信黑暗終將過去。“四人幫”倒台後,她丈夫受到英雄式的平反,作為妻子,她引以為豪。她一生以“正直、清白”為座右銘,一生以黨的事業為重,故無論處於什麼逆境,都無損於其作為一個人的價值而存在,因而,敢於面對人生,逆流而上,她為人直率,與人交往坦誠相向。她把一生貢獻於學術事業上,她說:“我生活上清白如洗,一心向學,因而我的心思在工作上,就不會往亂七八糟方面想了”。這正是一個正直知識分子的崇高形象,也是中華女性的楷模。

人物評價

由於何麗兒對社會科學研究取得了卓越的成果,《中國婦女名人錄》記載了她的事跡,成為中國古往今來三千著名中華女傑之一,對她給予了很高的評價。這也是她的家鄉——中山市人民的榮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