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歷

原先在第一版中,有說過何足道是後來崑崙派的創派祖師。但與神鵰俠侶中出場的崑崙掌門青靈子產生衝突,因此金庸在第三版把何足道歸為崑崙派何太沖等弟子的前輩;其師傅是神鵰俠侶中出場的青靈子,師兄是後來當上崑崙掌門的靈寶道長,何太沖、班淑嫻等均是靈寶道長一脈的弟子。
![何足道[金庸小說《倚天屠龍記》中人物]](/img/2/c84/wZwpmL2YDN4MTM5QDM0EDN0UTMyITNykTO0EDMwAjMwUzL0AzL3g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何足道在西域闖出了名頭。當地的朋友說何足道在琴、棋、劍三方面均有他人無法與其比肩的絕藝在身,可以說得上是琴聖、棋聖、劍聖;又因何足道常年住於西域的崑崙山中,是以給了何足道一個外號叫作“崑崙三聖”。但何足道想這個“聖”字,豈是自己輕易稱得的?雖然別人給何足道臉上貼金,也不能自居不疑;因此何足道改了自己原來的名字,新名字就叫作‘足道’。聯起來便是“崑崙三聖何足道”,即使給人家聽到了也不會說何足道狂妄自大。
“小東邪”郭襄與他初見,他便是獨自撫琴;在空山之中撫琴惟有招來百鳥相伴,空有絕高棋藝卻只能劃地為局自己跟自己對弈。而何足道由於對郭襄一見鍾情,更助她擊退西域少林的潘天耕、方天勞和衛天望。
何足道頗有書呆子味道,也有令人尊敬的情操和道義感。偷走少林寺《九陽真經》的尹克西,臨死前良心發現,曾向何足道轉達少林派覺遠襌師的話“經在猴中”。但因方言口音講不清楚,何足道聽成“經在油中”而轉達錯誤。他遠自西域來嵩山少林寺,不過是受一個素不相識的人所託。來傳一句十分莫名其妙的話,那便是什麼“經在油中”。然後糊裡糊塗地跟覺遠打了一場,在落敗於張君寶後便立誓終身不履中土。因此《九陽真經》一直在猿腹中,直到百年後碰巧為張無忌在崑崙山仙境所得。
人物武功
![何足道[金庸小說《倚天屠龍記》中人物]](/img/4/0f8/wZwpmL0YTNzkTOxczNzEDN0UTMyITNykTO0EDMwAjMwUzL3czL1E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迅雷劍法:先聚內力,然後蓄勁彈出,出招之快真乃為任何劍法所不及,長劍顫處,前後左右,瞬息之間攻 出了四四一十六招。
相關詩詞
《蘇幕遮-何足道》
按長劍,撫瑤琴。空山獨吟,翎羽繞繽紛。清水白石何離離?劍點溝壑,獨弈求知音。奏考槃,訴蒹葭。伊碩白衣,痴向曲中音。古剎鐘聲撼山應,崑崙情斷,何足道虛名?——睡在墳頭上的狐